中國歷史教育被視為塑造國民身份認同重要一環,以鼓勵中學生研習中國歷史為宗旨的「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及「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劃已分別來到第10及12年,周六(12月18日)假香港大學黃麗松講堂舉辦頒獎禮,嘉許一眾求真、求實地研習國史的年輕人。
今屆共誕生3名青年史學家,獲支持修讀與文史相關大學學位,包括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一年級生陳詠琛、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類專業一年級生梁俊軒,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一年級生王鑫淼。他們不約而同地認為「歷史多胡謅」,因此致力復原真相、普及國史、借古鑒今。
楊潤雄:青年須實事求是 探求歷史真相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致詞時表示,近年有人借學術及言論自由之名,發表充滿歷史偏見的言論。教育界需要向年青人灌輸正確歷史知識及觀念,擔當把關者的角色,令年青人實事求是、探求歷史真相,免被誤導。「價值觀教育課程必須包涵愛國教育,年青人從小學會欣賞中華傳統文化與價值觀,才能成為尊重法治、對社會有承擔,有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國際視野的人。」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也認為,歷史是現代文明的基石,也是一個國家的根本。現今社會重視創新科技,其實正是融合自己過往的經驗、知識和觀察所產生的新事物,與歷史息息相關。「創新不止STEM教育,正視文化,從中汲取寶貴的經驗,並且通過反省來拓寬眼界、提升洞察力,對年青人的人文素養與發展都十分重要。」
何漢權:以人文精神連繫兩都會區
「史學家」評選參加者需要在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考獲5級或以上成績,並預先撰寫學史心得,經專家學者審批及面試;而研習計劃則要求同學自定題目研究,並撰寫一篇有根有據的論文。
主辦機構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同學會會長何漢權指出,政府提到的「南金融、北創科」要靠人文精神來連繫,而國家歷史、國家學問及國情演變三位一體,對於培養人文精神十分重要,否則整個社會「索然無味」。
他又指出,坊間對中國誤解誤判依然,還需要理順中史脈絡、是非道理。「香港與內地休戚與共、同氣連枝,鼓勵在學年青放情用理,敢於接棒擔當,持守對民族搏成與融洽的溫情與敬意,說真並講好中國歷史故事。」
丁新豹: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香港大學名譽院士、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名譽教授丁新豹則指出應試學生表現大方得體、對答如流,「小小年紀,對歷史有如此深刻的認識,令人大感意外。」他認為,21世紀的年青人並非一如外界印象,自我、不擅溝通、不愛唸中國歷史。
他引用荀子《勸學篇》呼籲繼續鼓勵中學生學習國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假以時日,個別青年史學家可能搖身一變,成為「通古今之變,成一定之言」的歷史學家。
丁新豹又以「香港大學為中國而立」為題,向一眾學生講述港大如何吸引內地莘莘學子來港求學、華商與內地官員如何資助港大成立,以及港大培養劉仙洲等一眾人才為中國多方面貢獻,以印證香港與中國的關係有多麼緊密。
得獎者籲普及中史 探求安身立世之道
這兩項計劃除了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統籌,亦獲得多所傳媒機構、中華歷史文化獎勵基金及香港中資銀行業協會襄助才得以完滿完成。各家代表分別向得獎同學及老師頒發紀念品。
青年史學家得主分別發表得獎感言。陳詠琛指出,文獻和實物在復原歷史真相上同樣重要,文本經過多番抄寫和傳頌,又礙於忌諱,難免出現錯漏,尤其是史前文化。因此,她寄語同輩在研習歷史上,必須抱持科學精神,以王國維先生的二種證據法,當一個嚴謹的研究者。「我們必須深造所學,加多與客人我對這和文港,弘揚中華精粹,人類珍貴的資產。」
梁俊軒則引用史學泰斗呂思勉寄語史學、教育界承擔中史普及化的角色,編修更多通俗史書,減少大眾對中史的偏見與無知:「知其本質,方能有應對之術;知其所以然,才能知其質,這就是歷史的意義。」而自己則選擇了「愛國青年之家」──清華大學,「進一步發展文史基礎,做愛國奮鬥的新時代青年,希望成為引領時代的學者」。
王鑫淼認為,身處香港這個多變的社會,我們不妨借鑒古代的變,來探求安身立世之道。「讀歷史,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我們今天社會的基礎,便是那歷史的那巨人。」他又表示,歷史演變的根本在於人,而中國歷代人亦專注於思想層面的改良。讀史小則可以修身,大則以治國,學子可以從古人的言論舉措中學習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