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23條立法躊躇不前 北京容忍林鄭到幾時?

23條立法躊躇不前 北京容忍林鄭到幾時?

王志民和林鄭月娥的強硬措詞,會不會是復活第23條的前奏?沒有人可以肯定,因為大陸的領導人經常用模稜兩可的措詞讓人們猜測。

褚簡寧 作者: 褚簡寧
2019-04-26
褚簡寧專欄

翻譯:曾紹樑

標籤: 23條立法北京林鄭月娥王志民華為香港民族黨
林鄭公開發表了一份應北京要求的報告,詳細說明了特區政府為何禁止提倡港獨的香港民族黨。(林鄭月娥、香港民族黨Facebook)
林鄭公開發表了一份應北京要求的報告,詳細說明了特區政府為何禁止提倡港獨的香港民族黨。(林鄭月娥、香港民族黨Facebook)
0
SHARES
978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在我們的政治中,高度意見分歧的第23條國家安全立法問題再次浮出水面。2003年經過反對《國安法》草案的大遊行之後,這問題沉寂了好一段時間。人們普遍擔心,這條影響深遠的法例,會侵蝕市民的自由,當時有50萬人上街抗議。

儘管特區政府有見市民反對聲音很大,最後擱置草案的立法程序,第23條立法的問題卻從未消失。隨後的幾年,香港親北京的遊說團體在大陸和本地官員的支持下,定期重申根據《基本法》,特區有責任為國家安全立法。

王志民斥政客赴美「唱衰香港」

就算經常有人提醒,恢復第23條立法從未獲得較大的動力。2003年的示威遊行過去近16年後,公眾對重啟國家安全立法的辯論,興趣仍然不大。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認識到情緒的問題可能引發社會兩極分化,一再表示當前的政治氣候仍未適合討論23條立法。

但從林鄭月娥與北京駐港最高代表、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最近的談話來看,林鄭對第23條立法的一貫立場,可能已有所轉變。在上周發表措辭嚴厲的演說中,王志民指摘,一些本地政界人士與反華勢力勾結,「唱衰香港」,是「賣港求榮」。他甚至說,自冷戰結束以來,中國正面臨着最嚴重的國家安全威脅,暗示香港是時候為《基本法》第23條立法。

儘管王志民並未點名,人人都知道他指的是政務司前司長陳方安生、反對派立法會議員郭榮鏗和莫乃光,三人最近訪美,並與白宮高級官員會談。

陳方安生獲安排與美國副總統彭斯短暫交談,此舉激怒了北京和特區政府。美國和香港反對派長期以來一直指摘北京在一國兩制下侵蝕香港的高度自治,林鄭月娥和大陸官員則強烈否認這一指控。

在王志民這番令人震驚的講話三天後,林鄭公開發表了一份應北京要求的報告,詳細說明了特區政府為何禁止提倡獨立的香港民族黨。北京方面完全支持林鄭的決定,但要求提交報告的做法卻是前所未有。林鄭的措詞像王志民一樣強硬,表明她不會容忍任何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的行為,包括提倡香港獨立。

王志民和林鄭月娥的強硬措詞,會不會是復活第23條的前奏?沒有人可以肯定,因為大陸的領導人經常用模稜兩可的措詞讓人們猜測。不過,人們愈來愈傾向相信,除非林鄭在第一任特首任內為第23條立法,否則北京不會讓林鄭連任。同樣,由於北京允許香港特首的自治程度不透明,沒有人可以肯定地說這是否屬實。

我的看法是,每個國家都有權立法保護國家安全。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擁有非常嚴厲的《國家安全法》,有關法律是在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生效的。香港或遲或早也會為23條立法,不會像現在這樣猶豫不決。

林鄭任內欲立法 須兩面討好

這不等於說我相信香港小小的獨立運動,是對國家安全的嚴重威脅。我相信的是,由於我們的社會存在巨大的意識形態分歧,短期內政治氣候很難改善到林鄭足以就第23條立法或政改重啟公開討論。鑑於這個原因,如果林鄭想在任內通過第23條立法,她需要走走鋼線,制定一項既保護我們的自由權利,又能滿足北京領導人的建議。

這是一項艱難的任務。任何新的國家安全立法,都必然會比2003年擱置的立法更加困難,因為當年沒有獨立運動、本土主義、社交媒體和公眾情緒,令北京要加強對香港的控制。但是我相信應該一次過完成立法,好讓這個問題不會像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懸在我們頭上。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林鄭的政治識見,是否足以完成這項艱鉅任務?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一套國家安全定義,這就是為什麼林鄭或認為必須保護國家的原因,可能被我們社會的一部分人視為侵犯公民自由。2001年911恐怖襲擊之後,美國國會在沒有進行任何辯論的情況下。通過了影響深遠的《愛國者法案》,遭到人權組織狠批侵犯公民自由。

國際社會還抨擊美國未經審訊,在古巴關塔那摩灣監禁數十名涉嫌恐怖分子。公眾輿論最終逼使政府承諾關閉關塔那摩灣監獄,並在《國家安全法》中加入公民自由保障條款。

中國對國家安全的定義要寬泛得多。據報道,新疆有100萬名維吾爾族穆斯林未經審訊被拘禁。它甚至讓特區政府禁止一個提倡港獨,卻只有極少數公眾支持,並且沒有能力發動恐怖襲擊、威脅國家安全的小黨活動。

美禁華為產品 反被告上法庭

美國發起一場針對華為的全球行動,理由是它與中國共產黨的關係,對允許電訊網絡應用華設備的國家構成國安威脅。中國稱這次全球行動是美國企圖阻止中國崛起的一次嘗試。華為利用美國的民主制度,將美國政府告上法庭,指其禁止美國軍方和政府部門應用華為產品。

然而,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中國政府亦禁止外國公司進入其網絡基建設施。當然,根據中國的司法制度,美國和其他國家無法像華為將美國政府告上法庭那樣,將中國政府告上法庭。

如果香港在北京的要求下,可以出於安全理由禁止無足輕重的香港民族黨活動,為什麼美國不能以同樣理由禁止龐然大物的華為?合乎邏輯的答案是不可能,因為所有國家都以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式,定義自己的國家安全和別人的國家安全。

原刊於《信報》EJ Insight,本社獲作者授權翻譯刊登。

更多精采文章

  • 袁彌昌:2020年治港從強硬趨向務實袁彌昌:2020年治港從強硬趨向務實
  • 政改和23條立法的雙刃劍政改和23條立法的雙刃劍
  • 香港是否從半民主滑向於半獨裁?香港是否從半民主滑向於半獨裁?
  • 北京的下一板北京的下一板
  • 我們熟知的香港完蛋了我們熟知的香港完蛋了

0

褚簡寧

香港土生印度裔美國人,資深傳媒人,無綫電視時事節目《清心直説》(Straight Talk)前節目主持,亦是《頭條日報》專欄作家。任職記者多年,曾駐倫敦為《南華早報》報道中英香港前途談判。其後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工作七年,為《南華早報》及《信報財經新聞》報道政治新聞,亦曾駐西雅圖五年。90年代中,任英文《虎報》編輯,及後出任《東快訊》(Eastern Express)總編輯,之後任職亞視英語新聞部總編輯,曾為亞視英語新聞節目Newsline及香港電台英語頻道清談節目Backchat主持。著有《不中不英》、《又中又英》系列、《香港玩完?》、《政識中英》,以及兒童讀本《惡犬城》。
View all posts
標籤: 23條立法北京林鄭月娥王志民華為香港民族黨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李家超新政府的司長、副司長和行政會議成員的陣容,顯示了幾個突出的特點。(亞新社)
大中華視野

淺析李家超的司局長和行政會議成員

作者: 盧兆興
2022-06-27
曾鈺成認為,新班子必須具備堅定愛國愛港政治立場。
灼見專訪

李家超班子出爐 曾鈺成:新班子具備堅定愛國愛港政治立場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6-25
灼見名家傳媒社長及行政總裁文灼非(右)詢問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左),如何考慮美國這個因素。(灼見名家圖片)
名家觀點

陳茂波:港人要有「底線思維」迎接不同挑戰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6-24
陸恭蕙博士表示,可持續發展不止幫助企業前進,亦在幫助香港前行。(陸恭蕙博士錄像截圖)
2022財經峰會

陸恭蕙:ESG促進企業發展 助力香港繼續前行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6-24
維園的燭光晚會(1990—2019),曾是香港的「城市地標」。燭光帶出點燃者的戚戚然,也寄以和平、自由的期望。(賀名慧攝,2019)
今天與時光隧道

八九請願未了情 燭光仍在記憶裏

作者: 丁望
2022-06-24

影片

  • 文相濡:從李家超得1416票反對8票起卦剖析運程 任內困難重重如何險中求勝?
  • 林翠華教授:老爸老媽為何不快樂?
  • 曾鈺成:李家超新問責班子有什麼特點?如何達至中央與港人期望?
  • 嚴浩:減肥為什麼不能衝動?晚餐應該怎樣吃才有效果?多吃健康的油才可以減肥?
  • 雷鼎鳴: 美國軍事、工業、傳媒複合體如何影響國策?世界一哥為什麼愈來愈不受各國歡迎?
  • 何毓贄校長x彭智華:學會品賞紅酒有什麼好處?香港可成為葡萄酒中心嗎?
  • 文相濡:用梅花心易為李家超起卦 占卜馬航客機失蹤及英國脫歐均應驗
  • 曾鈺成:智庫有助施政,打手破壞和諧,特首應予區別
  • 陳妙霞博士:耳鳴是怎樣形成的?中醫哪些食療及穴位按摩可以醫治?
  • 林翠華教授:認知障礙是正常衰老嗎?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珍寶一別成永訣?狂瀾欲挽或未遲珍寶一別成永訣?狂瀾欲挽或未遲 關品方
  • 文相濡:用梅花心易為李家超起卦 占卜馬航客機失蹤及英國脫歐均應驗文相濡:用梅花心易為李家超起卦 占卜馬航客機失蹤及英國脫歐均應驗 本社編輯部
  • 我不算熱愛攝影我不算熱愛攝影 常霖法師
  • 陶傑:移民英國,其實沒有離開過香港?陶傑:移民英國,其實沒有離開過香港? 編輯精選
  • 不用忙歸去,字旅樂相逢不用忙歸去,字旅樂相逢 馮珍今
  • 供應鏈會大幅撤出中國?供應鏈會大幅撤出中國? 謝祖墀
  • 香港人才流失比失業更令人擔心香港人才流失比失業更令人擔心 施永青
  • 千年老二的遺害 日本仍未醒千年老二的遺害 日本仍未醒 張建雄
  • 教育界撥亂反正 要大刀闊斧先從整頓教材做起教育界撥亂反正 要大刀闊斧先從整頓教材做起 關品方
  • 削弱俄羅斯談何容易削弱俄羅斯談何容易 張建雄
  • 50年一起走過的日子 期許香港重新出發50年一起走過的日子 期許香港重新出發 張量童
  • 《南沙方案》證明了霍英東的遠見卓識《南沙方案》證明了霍英東的遠見卓識 盧兆興
  • 齊白石等大師名作  將於天際100展出  慶祝回歸25周年齊白石等大師名作 將於天際100展出 慶祝回歸25周年 本社編輯部
  • 獲授日本旭日雙光章 名廚尹達剛:日本食材中式烹飪 港人有口福獲授日本旭日雙光章 名廚尹達剛:日本食材中式烹飪 港人有口福 本社編輯部
  • 文相濡:從李家超得1416票反對8票起卦剖析運程 任內困難重重如何險中求勝?文相濡:從李家超得1416票反對8票起卦剖析運程 任內困難重重如何險中求勝? 本社編輯部
  • 八九請願未了情 燭光仍在記憶裏八九請願未了情 燭光仍在記憶裏 丁望
  • 華中師範大學香港分校開學  冀促進兩岸三地文化學術交流華中師範大學香港分校開學 冀促進兩岸三地文化學術交流 編輯精選
  • 看《聲生不息》有感看《聲生不息》有感 蔡世鴻
  • 天籟敦煌樂團、香港故宮合辦音樂會暨文化講座  慶祝回歸25周年暨香港故宮開幕天籟敦煌樂團、香港故宮合辦音樂會暨文化講座 慶祝回歸25周年暨香港故宮開幕 編輯精選
  • 教城與Microsoft合辦編程大賽 鼓勵學生智用AI教城與Microsoft合辦編程大賽 鼓勵學生智用AI 本社編輯部

推薦作家

  • 舒非
  • 羅乃萱
  • 丁望
  • 鄭明仁
  • 周頴進
  • 郭一鳴
  • 施永青
  • 項明生
  • 洪 蘭
  • 林嘉良
  • 黃顯華
  • 莊太量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