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財經 石禮謙:房屋問題源於政府保守思維

石禮謙:房屋問題源於政府保守思維

石禮謙指出,房屋問題不是居住環境的問題,而是社會問題。問題不是香港土地缺乏,而是政府要用心地關心市民,令社會分享更公平。

本社編輯部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18-09-19
灼見經濟

採訪:張港欣 圖片:健靈慈善基金提供

標籤: 你我的香港健靈慈善基金公屋土地不足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王于漸石禮謙諮詢
石禮謙認為,林鄭月娥的房屋政策,只着重年輕人能夠買樓,忽視沒有房屋居住的人。
石禮謙認為,林鄭月娥的房屋政策,只着重年輕人能夠買樓,忽視沒有房屋居住的人。
0
SHARES
1.6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編按:健靈慈善基金舉辦「你我的香港 Our Hong Kong Forum」講座早前邀請教育學者陳美齡博士主持講座主題為「增房闢地 專家獻策」,邀請鄉議局當然執委林國昌律師、土地研究員葉文祺先生、工程師學會前會長陸宏廣博士、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博士,以及立法會地產及建造界石禮謙議員進行討論,一同為香港土地問題,發表意見及提出建議。以下為石禮謙議員所發表的內容摘要:

諮詢市民對香港有利?

我今天來不是代表地產界,是代表普通市民出席。我在地產界工作已30年。我覺得香港過去的成功,源於開放的市場。在開放的市場下,政府所作的行為最少,但是政府有政策令市場配合人民需要,因此一國兩制能如常發揮。

我覺得過去10年,市場受到愈來愈多衝擊。政策和市民需要,哪個比較重要?我覺得需求不能凌駕於原則上。《基本法》賦予我們政府行為做多一點,但是政府往往用民意歪曲市場。我覺得土地專責小組做了很多工夫,但是這些工夫重要嗎?特首會重視這些工夫嗎?在行政主導的政府下,所有政策都是經過官員的考察、了解民情得來的,但現在政府卻說要重視民意。特首是1,200選委選出來的,立法會議員是市民選出來的。有哪一個民意代表比立法會更好?政府要一個小組去負責。這個政府將來所有政策都要出外諮詢呢?23條是否需要向外諮詢呢?《國歌法》是否需要出外諮詢呢?教育法是否需要出外諮詢呢?市民喜歡的就實行,市民不喜歡就不考慮了?諮詢是否對香港是好事?為什麼我們要分化社會?

當政府推動諮詢,開窗只吸收無害空氣,不可能的,會吸收有害的空氣。所以香港今時今日能夠成功,因為我們有和諧的社會。

土地不足非香港獨有

土地問題因為土地不足?全世界任何城市都土地不足。長遠房屋計劃將會興建48萬單位,但突然減至46萬,沒有解釋。2030年香港發展很清晰,香港是一個現代的城市,在法治地位,是亞洲最有秩序的都市。忽然林鄭月娥說要聽市民的聲音。700萬人聲音,她能聽得清楚某人的意見嗎?她聽得最多的是自己望向傳媒鏡頭的聲音。

土地是不足夠的,但你看戰後至今。每次人口增長,就填一些土地。土地小組的18個選擇就代表民意,有什麼民意比立法會更好?立法會就是民意代表。此外,如果政府聽取民意,但最終做不到任何成效,社會就會動盪,影響經濟,情況難以想像。

我們現在面對房屋的問題。目前最短缺是公屋。有28萬戶輪候公屋,輪候時間由3年變5年。很多年輕人為了置業,需要得到公屋單位,然後再申請「綠置居」、「白居二」?這剝削真正需要良好居住環境的市民。

政府需要解決公屋的問題,照顧有住屋需要的人。香港貧富懸殊全世界第一。貧困家庭輪候公屋5年,小孩在惡劣的居住環境成長,但政府坐視不理,不願解決問題,而是將問題交給土地小組。

石禮謙認為,如果政府聽取民意,但最終做不到任何成效,社會就會動盪。(土地供應專責小組 Facebook)

政府應檢視土地問題源頭

問題不是土地短缺,問題在於政府。政府向地產商徵收空置稅,是否如政府描述,有大量數字?政府正如Bee Gees名曲Started a joke一句“the joke was on her”。上年有9,000個單位落成了,有6,000個賣出,餘下未賣出或出租用。但政府如常徵收空置稅。每一個政策都要有公平原則,不能只懲罰一群人。為何只要地產商交稅。要交空置稅的話,所有人都要交稅。

政府已壞到入心,如果不改革,小組只留意哪裏有土地,但不留意土地問題怎樣來。當問題愈揭愈多,事實就會出來。香港的問題不止是土地問題,政府需要改變思維。

為什麼出現空置單位?如果單位已取得入伙紙(Occupation Permit、俗稱OP),賣樓就要交空置稅,怎樣賣出?還有如果沒有滿意紙(Certificate of Compliance,俗稱CC),也不能賣出。單位空置時間可長達一年,款項多達100億。羊毛出自羊身上,是市民付款的。

現今社會最大的敵人是地產商。政府推出辣招就能解決房屋問題?2010年至2017年的四個辣招,影響市道甚大。上年單是辣招費已多達61萬億元,這筆款項如果興建老人單位,絕對是好事。但是我可以告訴給你們,政府是多麼無能!老人家對香港貢獻不少,但5,000個老人去療養院時,死了都走不進去。政府還幫助年輕人「綠置居」、「白居二」。為什麼要幫助年輕人,不幫助長者,因為長者沒有選票?房屋問題不是居住環境的問題,而是社會問題。問題不是香港土地缺乏,而是政府要用心地關心市民,令社會分享更公平。

地產商只是權力遊戲的核心。政府的高地價政策才是真兇。麵粉很昂貴,做了麵包後,但要等候一年才可以賣。地產商合法地做生意,為何矛頭指向地產商?從公平角度去看,如果政府不檢討政策,就要小心。2010年地產商售出1,4000個一手樓單位,11萬個二手樓單位。辣招推出後,數量不斷下跌,2017年地產商只售出4萬個二手樓單位。二手樓供應是房屋最大供應者,數量減少,影響銀行,影響經濟,影響社會階梯。政府的居者有其屋政策放在私人市場上,社會階梯會斷開。

石禮謙認為,土地專責小組只留意香港哪裏有土地,但不留意土地問題怎樣來。(亞新社)

興建公屋 維持社會和諧

王于漸教授提議要公屋居民將單位讓給其他有需要的人,為何建議公屋分租?居屋單位不算大。香港社會是開放和公平的,市民應該有更多選擇。公屋分租,一個細小單位,還要住多一位素未謀面的老婆婆,出現很多社會問題。

建立公屋就是令社會和諧,因為高地價政策,無法得到應得的資源。

領匯有責任配合公屋,但政府把公屋街市賣給領匯。平價街市消失,剝削市民選擇。

政府每一項政策都是用金錢來衡量,這是錯誤。為何2003年政府推出勾地政策?因為當時市道很差,樓價大跌70%,有樓都不願意去賣,否則影響銀行和經濟。為大局着想,出勾地政策,政府保存土地。市道好轉時,立法會建議曾蔭權政府賣地,否則不夠地用。

曾蔭權最大的問題是停止興建公屋,帶出今時今日的社會問題。林鄭月娥也有這個問題,不是着重興建公屋和居屋,只是着重年輕人能夠買樓,但是買樓不是政府的責任。政府的責任是怎樣安置沒有房屋居住的人。香港有9萬戶板間房,有28萬人輪候公屋。我們的責任是怎樣令輪候公屋人士盡快上樓。

專家說話就天下無敵,建議沒有經濟利益,只有經濟矛盾。政策要公平公正,還要合情合理。

過往社會一個單位分租給多戶人。從前大家在貧苦的環境生活,自己不會覺得貧苦。現今社會進步不少,但政策倒退是剝削政府的資助。我相信社會有公義。

香港還有很多土地選項

有人提議在郊野公園建屋。我不是環保人士,但了解他們的反對建屋的理據。郊野公園是將來的財富。今天有很多方法,例如市區重建、改善政府架構,將來的財富需要今天用嗎?香港並不會消失,每年都有人口增長,總有辦法解決。

林鄭月娥利用高爾夫球場,掀起土地問題,製造社會矛盾。然後政府說填海、公私營合作能解決問題。高爾夫球場只有45公頃,可以做什麼?內裏也有很多祖墳等需要留下來的土地。

高爾夫球場會員反對,非高爾夫球場使用者則贊成興建。這些分化心理過去甚少出現,今次實在太可怕了,不值得鼓勵。

香港有5萬幢舊樓可以重建,有1,200公頃農地可以用。為什麼業主不願重建?最大問題是政府貪心價值。政府有300多間空置學校,部分更空置超過20年。如果政府有心去解決房屋問題,300多間空置學校所得的土地可以興建很多單位。

我做過市區重建。為何市區重建做不成?因為業權分散,沒人對舊樓有興趣。發展商收購舊樓都會計算收入。發展商收購舊樓八成業主,就可以向政府申請強拍。香港是法治之區,不可被他人所逼。

政府真正需要解決問題,而是純粹聽取市民的聲音?我的願望只是希望政府為香港市民好好地做自己的工作。

「增房闢地 專家獻策」三之二

本系列文章:

與曾鈺成對話 鄉議局執委:香港土地規劃一塌糊塗 

專家獻策:填海之外,還有什麼方法解決土地問題?

更多精采文章

  • 專家獻策:填海之外,還有什麼方法解決土地問題?專家獻策:填海之外,還有什麼方法解決土地問題?
  • 與曾鈺成對話 鄉議局執委:香港土地規劃一塌糊塗與曾鈺成對話 鄉議局執委:香港土地規劃一塌糊塗
  • 團結香港基金倡公屋可租可買 鎖定補價首置免息貸款團結香港基金倡公屋可租可買 鎖定補價首置免息貸款
  • 王于漸:香港今天的問題不是房屋問題,而是貧富懸殊的問題王于漸:香港今天的問題不是房屋問題,而是貧富懸殊的問題
  • 認清增闢土地建議的虛實抉擇認清增闢土地建議的虛實抉擇

0

本社編輯部

View all posts
標籤: 你我的香港健靈慈善基金公屋土地不足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王于漸石禮謙諮詢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8月2日晚,佩洛西抵達台北松山機場。(佩洛西Facebook圖片)
今天與時光隧道

圍而不戰困台島 懲罰佩洛西訪台

作者: 丁望
2022-08-12
白皮書指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Shutterstock)
國際觀

國台辦發表台灣問題白皮書   重申一國兩制 和平統一仍是首選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11
陳家亮教授(左)與中大醫科六年級生沈思彤(右)、 鄧童(中)一同分享新作。
2022書展檢閱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感謝失敗經驗,讓我擁有成功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11
8月4日起,解放軍東部戰區在台灣島周邊海空域進行重要軍事演訓行動。(亞新社)
大中華視野

佩洛西訪問台灣後,兩岸關係的風險評估

作者: 盧兆興
2022-08-10
政府公布最新「3+4」的檢疫安排。(李家超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周五起實施「3+4」檢疫安排 李家超:精準抗疫不躺平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08

影片

  • 雷鼎鳴:美國如何塑造中國是挑釁者角色?佩洛西訪台中了疑兵之計?解放軍可隨時封鎖台灣
  • 霍詠強:中國軍演五大軍種亮劍如何震驚世界?中美軍事信任機制遭破壞將有什麼後果?
  • 許永權X李偉民:香港有多少洗黑錢的方法?風險無處不在 小市民如何自保?
  • 曾鈺成:講科學、講規劃,郊野公園界線怎麼不能重劃?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
  • 雷鼎鳴:外匯基金為什麼虧損嚴重?大量儲備如何改善居住環境 藏富於民?
  • 曾鈺成:粉嶺高球場部分土地發展 政府已宣布決定 反對者未罷休 計劃仍有變數?
  • 黃錦輝教授:明知山有虎 為何偏向虎山行?佩洛西訪台有何盤算?
  • 霍詠強:佩洛西為何敢冒解放軍攔截風險訪台?美國軍方動作頻頻壓迫中國
  • 朱劍虹:種好蘭花的竅門 如何處理好通風、灑水、溫度及遮光?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腹有詩書」準決賽及復活賽完成  啟基學校、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及聖彼得小學晉級總決賽「腹有詩書」準決賽及復活賽完成 啟基學校、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及聖彼得小學晉級總決賽 本社編輯部
  • 傷不了人反自傷傷不了人反自傷 劉銳紹
  • 我只是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去分享自己的創作……──專訪王菀之Ivana我只是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去分享自己的創作……──專訪王菀之Ivana 馮珍今
  • 內地印製新一代國民身份證:年輕人教育和文化的改進內地印製新一代國民身份證:年輕人教育和文化的改進 李偉民
  • 看內地經濟 不看美國加息看內地經濟 不看美國加息 陳景祥
  • 浮生若夢浮生若夢 常霖法師
  • 術數看佩洛西竄台後的變化術數看佩洛西竄台後的變化 文相濡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 本社編輯部
  • 誰是佩洛西訪台的大輸家?誰是佩洛西訪台的大輸家? 馮應標
  • 盲扭精神盲扭精神 陳家偉
  • 舞台禁忌舞台禁忌 蔣匡文
  • 歐洲制裁俄羅斯  輪輪皆漏氣歐洲制裁俄羅斯 輪輪皆漏氣 張建雄
  • 除越過台島,中國導彈飛向有何特別?中國反制後,為何歐美反應較預期少?除越過台島,中國導彈飛向有何特別?中國反制後,為何歐美反應較預期少? 霍詠強
  • 國防大學教授:解放軍台島以東設靶場 迫退美航母國防大學教授:解放軍台島以東設靶場 迫退美航母 本社編輯部
  • 由隋文帝平陳  看佩洛西竄台破局由隋文帝平陳 看佩洛西竄台破局 張建雄
  •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感謝失敗經驗,讓我擁有成功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感謝失敗經驗,讓我擁有成功 本社編輯部
  • 因緣生:祭淨公導師因緣生:祭淨公導師 編輯精選
  • 米和米漿米和米漿 林綸詩
  • 問世間情是何物問世間情是何物 楊興安
  • 大學三寶飯大學三寶飯 李志強

推薦作家

  • 盧兆興
  • 黃冬柏
  • 艾雲豪
  • 廖書蘭
  • 邵志堯
  • 孫明揚
  • 張灼祥
  • 陳妙霞
  • 張建雄
  • 梁賀琪
  • 鄧兆鴻
  • 胡孟青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