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60年來,華懋集團和香港一起成長,並肩同行。由早年的化工原料生意,到1960年開展的地產業務,華懋集團和香港一起經歷了高低起跌。該集團的工業大廈伴隨了本地工業的興衰;遍布全港的多個住宅項目,經歷了戰後嬰兒潮的人口膨脹,以及對房屋的殷切需求;寫字樓、商場和酒店,亦見證了香港經濟騰飛、百業興旺帶來的機遇。藉華懋60周年誌慶,與社會各界人士回顧過去,展望將來。
華懋集團早年從事化工生意,其後於1960年代轉而投身地產發展行業。該集團由王德輝和龔如心夫婦領導,一直是香港其中一間具領導地位和雄厚實力的地產發展商。
化工生意南遷香港
華懋集團源自王德輝的父親王廷歆於1940年代在上海創立的華懋企業公司,英文名稱China United Chemical Corporation 。該公司主要從事工業化學原料、藥物及染料等進口生意,辦公室設在上海沙遜大廈二樓。窺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對化工原料的巨大需求,華懋公司於1947年在香港設立分部,辦公室位於德輔道中。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對中國内地實施禁運,華懋公司的生意亦受到打擊,王廷歆於是決定將生意基地遷至香港。
1952年12月,王廷歆與王德輝正式在香港成立公司,英文名稱為 China United Chemical Corporation Limited,中文一般稱為香港華懋公司,仍然以化工原料生意為主要業務。 至1958年前後,華懋公司開始發展塑膠原材料買賣生意 ,王德輝更會親自運送原材料到各區工廠 。事實上,戰後世界各地對能源需求大增,石油業固然發展蓬勃,而石油的副產品──塑膠,在當時更是新興的化學原料。塑膠日常用品在香港日漸流行,來自美國最新的塑膠產品,雖然售價高昂,但依然被搶購一空,可見這種化學產品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華懋公司憑藉與美國良好的生意網絡開拓塑料供應業務,單單在1960年度塑膠生意利潤已達100萬元,獲利甚豐。
進軍地產市場
戰後大量內地人口湧進香港,至1960年香港人口已超過300萬,較1947年增加了約120萬人。 人口急速膨脹引致房屋短缺問題日益嚴重,雖然政府於1953年石硤尾大火後已積極興建公共房屋,但仍遠遠不能解決當前龐大的住屋需求。1950年代起,一些擁有資金的商人紛紛涉足地產發展,並推出分層出售和分期付款的樓宇買賣方式,將香港的私人地產市場帶進新里程。分層出售是按照分層單位業主所擁有的份額瓜分原有的土地業權;而分期付款則是先收取買家訂金,然後將餘款分期付清。兩者的概念早於1940年代末已經出現,並於1950年代起日漸流行。 在此期間,王德輝也躍躍欲試,曾經與個別地產商合作投資項目。
1960年9月,王德輝聯同父親王廷歆等創立華懋置業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為Chinachem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正式進軍地產發展市場。 其中Chinachem是取自原有化工公司的名字組合而成 ,並一直沿用至今,成為整個集團的名字。1963年,龔如心獲委任為華懋置業董事,華懋置業首個註冊辦公地址位於中環雪廠街九號(俗稱荷蘭行) ,後於1975年7月遷至德輔道中廣東銀行大廈 。成立之初,華懋置業已購入地皮大展拳腳,其中一幅位於新蒲崗彩虹道,並於1964年建成華懋工業大廈 。
早年售樓模式
早年華懋置業在香港不同地區大量購買地皮,以興建住宅為主要業務。初期落成的樓宇大多是樓高6至12層的單幢式分層大廈,部分在地下設有商舖。單位設計偏重實用,採用兩房一廳或三房兩廳間隔,甚至預設大廳提供充足空間讓住戶按需要分隔間房。大部分單位以中產階級為主要銷售對象,強調用料認真、地基工程可靠和附設獨立水裱等配置作招徠。 踏入1970年代,華懋置業繼續大量興建單幢式大廈,大多樓高約20層並設有電梯,一至二樓附有商舖,遍布慈雲山、太子、荃灣、葵涌等地 ;同時亦建設獨立式花園住宅如環鳳園 ,以及開拓高尚住宅市場,如畢架山道的碧華閣、半山的大學閣及寶馬山的富豪閣 。
從首個發展項目開始,華懋置業已採用當時流行的分層出售和分期付款的銷售方法 ,並印製精美的售樓説明書吸引顧客 。以1969年入伙的觀塘瑞寧樓二期爲例,當時樓價介乎17,800至23,060元不等,買家可先付1,000元訂金,餘下款項由香港建屋貸款有限公司借出,分12年攤還。其後首期比例與分期方式日漸變得多樣化。1977年入伙的蒲崗村道慈華大廈一個約500呎單位,當時售價在110,000至150,000元之間,提供四種付款方法:其一,成交時一次過清付;其二,先付首期10,000元再分期付款;其三,首期付樓價的三成再分期付款;其四,免首期,分三期清付。另外,一般分層單位除了公開出售外,部分還提供租賃選擇。1974年入伙的葵涌葵和大廈一個668呎單位,當時售價是91,800元,首期需付10,000元,餘款可分期15年供付;而租金則為每月820元。
拓展相關業務
隨着華懋置業的發展日益蓬勃,物業租售成績理想,相關業務如物業管理及財務借貸等生意也應運而生。1970年代中期,為應付因樓宇買賣或租賃而衍生的各類生意,華懋集團旗下開設了不同的子公司,例如合安管理有限公司及華新財務有限公司等。管理公司負責提供大廈管理的服務,並收取住宅、工廠及商舖等物業的差餉、地租、管理費等。財務機構則負責向購買華懋物業的顧客作出貸款,然後分期收回款項及利息;雖然貸款利率一般較銀行高約2厘,但由於所需支付首期相對較少,仍然深受買家歡迎。
延伸閱讀:
共建家園:華懋集團與新市鎮發展同步前行(系列六之二)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p=178402
與經濟騰飛:華懋集團的工商物業發展(系列六之三)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p=1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