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名評論員表示,在疫情下,各國放水救市,令到市場上資金非常充裕,除了中國以及香港之外,各國主要城市的樓價都大升,香港雖然未至於斯人獨憔悴,但與其他城市比較,只得5%升幅相比,實在是相形見絀,如果一定遵守住房不炒,香港死定了。
一般人認為評論是在發表意見之後,一定會有很大迴響,甚至要求政府撤銷辣招,任由市民炒樓,只有炒樓才可以救香港,但原來不是,市場反應平靜如水,正因為住房不炒,令到不少香港業主不用面對加息壓力。
當樓價下跌 炒樓損失慘重
我認為評論員這番說話並不是對香港政府說,而是對世界所有樓市大升的地方政府說,放水救市是迫不得已的事,但放水放到市民去炒樓,而令到樓價大升,好似接濟一個人去大家樂,但所畀的錢多到可以去福臨門,這是本末倒置的事。
放水的確令到大家手上資金多了,但如果用作炒樓,無形中令到大家手上債務更多,樓價可升可跌,但債務只升不跌,當樓價下跌,炒樓的人就會損失慘重,當中最傷的就是連自己所住的單位都用作炒樓,隨時連自己的住所都沒有,變成冇殼蝸牛,這就是住房不炒的道理。
江湖兒女知道,出得嚟行,預咗要還,今日樓價大升,總有一日樓價會下跌,如果唔係借錢買樓就沒有問題,否則就要面對一個沉重開支,就是利息,現在利息幾乎接近零,大家都感覺不到利息殺傷力,本來以美國有28萬億美元債務做底,美聯儲局是不敢加息,但通脹猛於虎,美聯儲局想唔加息都唔得,耶倫、鮑威爾已經盡了人事,通知了大家,如果仍然借錢炒樓,以後就冇人可憐。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