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黎巴嫩大爆炸:一場漫長悲劇的小插曲

黎巴嫩大爆炸:一場漫長悲劇的小插曲

目前來看,種種猜測沒有多少根據,爆炸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它的發生是在長達6年裏對各種危險警告視而不見所導致的一場悲劇。

趙靈敏 作者: 趙靈敏
2020-08-10
世界靈敏度

標籤: 債務內戰宗教族群巴勒斯坦收入不平等敘利亞硝酸銨穆斯林貝魯特貝魯特大屠殺難民黎巴嫩黎巴嫩大爆炸
此次大爆炸所造成的巨大生命和財產損失,對黎巴嫩本已孱弱不堪的經濟來說是雪上加霜。(Wikimedia Commons)
此次大爆炸所造成的巨大生命和財產損失,對黎巴嫩本已孱弱不堪的經濟來說是雪上加霜。(Wikimedia Commons)

當地時間8月5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港口發生了大爆炸,死亡人數目前已經上升至137人,另有至少5000人受傷。據貝魯特省長的說法,該市約有一半的建築物受損。

從爆炸的嚴重程度看,相當於發生了一次3.3級烈度的地震,爆炸的TNT當量大概在150噸左右。而當年切爾諾貝爾核事故測到的地震等級是3.5級,爆炸當量是180噸。此次爆炸的威力由此可見一斑。

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引發事故的是儲放在港口倉庫長達6年的2750噸硝酸銨。

事故根由

據《紐約時報》報道,7年前,一艘名為「羅茲號」(Rhosus)的船懸掛着摩爾多瓦國旗,帶着一船硝酸銨離開了格魯吉亞的海港城市巴統,前往莫桑比克。船主據稱是居住在塞浦路斯的俄羅斯商人伊格爾‧格里丘什金。船長普羅科謝夫現年70歲,已經退休。

他說,格里丘什金曾告訴他,他無法支付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費用,所以要把船開到貝魯特,裝載更多的貨物,包括重型機械。

於是,2013年11月,這艘船繞道前往貝魯特,隨後因嚴重違反船隻運行規則和未支付工資被扣。船主選擇了棄貨,於是這批2750噸硝酸銨就一直存放在貝魯特港12號碼頭。

從爆炸的嚴重程度看,相當於發生了一次3.3級烈度的地震,爆炸的TNT當量大概在150噸左右。(Wikimedia Commons)

硝酸銨的危險已有前車之鑒

硝酸銨(NH4NO3)由於含氮量高,主要被用在農業中,當高氮肥料用。另外,由於硝酸銨遇熱會分解,且溫度愈高反應愈迅速,在溫度達400攝氏度時反應會極為猛烈,且能與任何易燃液體、大部分粉狀金屬混合,形成衝擊力極強的爆炸混合物,因而也被用來製造炸藥。但硝酸銨在常溫下並不會自行燃燒,在耐撞擊方面也極其鈍感,只有在遇到高溫時,才會發生劇烈爆炸。

硝酸銨的危險已經有過前車之鑒。1947年4月16日,美國德克薩斯城的貨輪Grand Camp號起火,引爆了船上的2300噸硝酸銨,令大約600人死亡、3500多人受傷。這是美國史上最嚴重的工業爆炸。

而最近,貝魯特港有人為了防盜,想要填補倉庫牆壁上的洞,工人在華氏溫度105度(約攝氏40.5度)的高溫之下進行焊接工作,火花引爆了那批硝酸銨,從而引發了驚天爆炸。

相關部門處理不善

黎巴嫩海關總署署長巴德里‧達爾(Badri Daher)在爆炸發生後對當地廣播公司表示,海關已向司法機構遞交了六份檔,警告這些材料會構成危險。

路透社看到的兩份文件顯示,為確保港口安全,黎巴嫩海關曾在2016年和2017年要求司法機構讓「相關海事機構」將硝酸銨再出口或批准銷售。此外,2014年和2015年的檔也提出了類似請求。貝魯特港口的總經理哈桑•科拉伊特姆(Hassan Koraytem)在5日接受採訪時證實了這一點。

他說,儘管海關和安全官員一再要求,但「什麼都沒有發生」。

由此看來,此次爆炸是因為黎巴嫩相關部門不負責任和治理不善引發的責任事故。

由於荷蘭國際法庭將在8月7日對黎巴嫩總理哈里里2005年2月遇刺案的四名主謀進行宣判,大爆炸的時機格外敏感,此前一度引發了陰謀論。不過,目前來看,種種猜測沒有多少根據,爆炸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它的發生是在長達6年裏對各種危險警告視而不見所導致的一場悲劇。

歷史、宗教、政治複雜的悲劇國家

而對黎巴嫩來說,這可能只是它不幸歷史的一個小插曲。在中東,人們只知道巴勒斯坦人處境不幸,卻很少有人知道,黎巴嫩同樣是一個非常悲劇的國家,而這種悲劇性和它錯綜複雜的教派結構有莫大關係。

黎巴嫩歷史上曾經是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一戰後淪為法國的委任統治地,直到1943年11月22日才獨立。

歷史上各種勢力來了又去,使得黎巴嫩雖然是一個阿拉伯國家,但內部的宗教構成非常多元。目前,黎巴嫩官方正式承認全國有18個宗教族群,包括4個穆斯林教派、12個基督教教派,還有一個德魯茲教派和一個猶太教派。

根據1943年獨立時由法國主導簽訂的《國民公約》,黎巴嫩實行分權制,總統和軍隊總司令必須由基督教馬龍派人士擔任,議長和總理分別由伊斯蘭教什葉派和遜尼派人士擔任,議員和部長的席位按各教派的人口比例分配。

然而,這種基於人口結構進行的權力劃分很快遇到了挑戰。黎巴嫩剛剛獨立的時候,馬龍派基督徒佔全國總人口的近60%,而現在的人口結構究竟如何,各教派所佔的比例有何變化,一直以來並沒有明確的官方數據。

因為自從1932年那次由法國人主導的官方人口普查之後,黎巴嫩就再也沒有做過人口普查。但普遍估計,馬龍派基督徒可能已縮減到只有40%左右。其中的原因除了穆斯林出生率高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大量巴勒斯坦難民的湧入。

人口結構變了,權力分配結構卻延續着70多年前的格局,馬龍派基督徒要維持原有的優勢地位,穆斯林則要求提高自身在國家權力機構中的代表性,同時穆斯林內部的遜尼派和什葉派也互不買帳,周邊國家則紛紛插手尋找代理人。

就這樣,黎巴嫩在1975年爆發了持續15年的內戰,造成十多萬人死亡、數十萬人受傷、近百萬人流離失所,昔日中東最為繁華的城市貝魯特成為一片廢墟。

內戰結束後,闖進黎巴嫩的外部勢力卻不肯撤出。

首先,什葉派真主黨民兵以抵抗以色列為由,拒絕解散,最後政府只好令其就地合法。敘利亞既然已駐軍成功,自然也不肯走了。再加上伊朗、沙特等地區大國的插手,黎巴嫩的宗派主義至此便與地緣下的大國政治糾纏在一起,政治僵局與內亂成了常態。

1982年,又爆發了黎巴嫩戰爭,即第五次中東戰爭。沙龍率以色列軍隊攻入貝魯特,清剿阿拉法特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釀成了震驚世界的「貝魯特大屠殺」。然後就是以色列和信奉伊斯蘭什葉派、得到伊朗支援的真主黨幾十年的纏鬥,不是真主黨向以色列村莊發射了炮彈,就是以軍越界痛打真主黨。

政局混亂 內部勢力難以統合

近些年,黎巴嫩的政治困局愈發嚴重,林林總總的危機成了家常便飯。原定的大選在2013至2018年間被推遲了三次,而2019年度的預算直到當年7月才獲得議會批准。由於各派爭執不下,黎巴嫩一度有兩年多時間沒有選出總統。

2019年10月17日,黎巴嫩政府宣布自2020年起,對使用者每日使用社交應用程式WhatsApp進行的首次通話徵收20美分的稅費。由於黎巴嫩的移動通信收費很高,許多黎巴嫩人為了省錢,都極其依賴WhatsApp及其他免費的應用程式來互相聯繫,因此政府措施一出,立即有成千上萬民眾走上街頭,舉行大規模抗議活動,封鎖道路,與警方發生衝突,造成至少2人死亡、多人受傷。此事導致時任總理薩阿德‧哈里里辭職。

重重危機之下,黎巴嫩的治理難度可想而知。有一種說法是,在黎巴嫩,除了有統一的國旗、國歌和國徽外,其餘一切都是各行其是。

黎巴嫩前總統薩爾基斯曾感慨:

一個人怎麼能治理一個有260多個政黨和武裝組織的國家?

此外,依據教派劃分的權力結構,公務員的任用和晉升往往不取決於能力,而視個人的宗派歸屬來定,遜尼派、什葉派、基督教馬龍派,各有各的規矩。政客為了獲取支持,不斷利用權力往公共機構塞人,導致相關機構臃腫,服務水準卻每況愈下。

經濟脆弱 大爆炸造成損失再雪上加霜

政治上的混亂反應在經濟上,導致黎巴嫩目前擁有世界第三高的債務水平,相當於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50%。

2019年,評價機構惠譽將黎巴嫩的主權信用評級下調至CCC的垃圾級。而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8年黎巴嫩財政狀況急劇惡化,GDP增長率僅為0.2%,通貨膨脹率則飆升到6.1%。

與此同時,黎巴嫩的收入不平等尤為嚴重,在2017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的一份報告中,黎巴嫩在141個國家中排名第129位。

自2011年3月敘利亞爆發內戰以來,多達150萬敘利亞人來到黎巴嫩避難,約佔其人口的四分之一。最近幾個月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導致黎巴嫩的經濟近乎停擺。

而此次大爆炸所造成的巨大生命和財產損失,對黎巴嫩本已孱弱不堪的經濟來說是雪上加霜。

黎巴嫩長槍黨總書記納扎里揚在此次爆炸中傷重不治,這使得大爆炸的後果不可避免會和錯綜複雜的國內政治掛鈎,後續的追責和善後工作,也會再次考驗黎巴嫩各黨派的政治智慧。

原刊於世界靈敏度微信平台,本社獲作者授權發表。

更多精采文章

  • 慎防香港變成另一個貝魯特慎防香港變成另一個貝魯特
  • 翻譯服務社企NaTakallam 助敘利亞中產難民重拾生計翻譯服務社企NaTakallam 助敘利亞中產難民重拾生計
  • 給小艾藍的信──中東難民悲歌給小艾藍的信──中東難民悲歌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敘利亞歷經天災、內戰如何重建? 美國制裁下的文明古國新面貌資深傳媒人張圭陽:敘利亞歷經天災、內戰如何重建? 美國制裁下的文明古國新面貌
  • 信口雌黃?特朗普指黎巴嫩發生「可怕襲擊」 美國防部官員:不知總統在說什麼信口雌黃?特朗普指黎巴嫩發生「可怕襲擊」 美國防部官員:不知總統在說什麼

  • 特朗普如何綁架了共和黨?
  • 馬哈蒂爾突然辭職,他為何不願讓安華接班?
  • 比朴槿惠更可憐的韓國總統──文在寅
  • 花多少錢才能成為美國總統?
  • 特金會背後的新加坡:小國的大野心

趙靈敏

《世界靈敏度》創始人,專欄作家,資深傳媒人。曾任《南風窗》執行主編,並在美國、新加坡等地擔任訪問學者,對國際問題有長期深入的觀察,多年來為《聯合早報》、《南方人物周刊》、《新京報》等知名媒體撰寫國際問題評論。
View all posts
標籤: 債務內戰宗教族群巴勒斯坦收入不平等敘利亞硝酸銨穆斯林貝魯特貝魯特大屠殺難民黎巴嫩黎巴嫩大爆炸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團結香港基金創會主席董建華(左)出任榮譽主席,陳智思(右)出任基金會主席,新任命即時生效。(團結基金圖片;灼見名家圖片)
灼見報道

陳智思任團結香港基金主席 董建華改任榮譽主席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8
林毅夫教授指出,中國的快速發展帶來世界經濟格局、政治格局的變化。(城大提供圖片)
名家演講錄

林毅夫教授: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 可超越「修昔底德陷阱」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8
行政長官李家超(中)、紫荊文化集團董事長許正中(右)和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徐威(左)在論壇上合照。
灼見經濟

鳳凰灣區財經論壇2023開幕 李家超:本港有條件在大灣區金融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9-28
陳茂波表示,本地樓市整體穩定,是否「撤辣」須務實檢視。(政府新聞處視頻截圖)
灼見報道

陳茂波:現時樓市與引入「辣招」時不同 政府密切注視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8
股評人David Webb認為,不應為高風險的投機活動提供合法性。(David Webb 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David Webb籲港府 勿透過證監會監管加密貨幣交易 指徒為投機活動提供合法性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7

影片

  • 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
  • 黃錦輝教授:共和黨為何反對美國陷入俄烏戰爭太深?中國逐漸偏離歐美 不依靠西方經濟?
  • 陳鳳翔:美國向中國提出「四不一無意」是真情還是假意?為什麼中俄愈走愈近,中美愈走愈遠?
  • 陳文鴻教授: 中俄朝等陣營如何反抗西方霸權?印度怎樣與美國聯手東拒中國?
  • 陳文鴻教授:中國怎樣部署全球戰略 抗衡美國霸權?一帶一路倡議 香港為何仍未發揮作用?
  • 陳鳳翔:拜登四處樹敵令全球投入去美國化? 新興國家紛紛走上去美元化不歸路?
  • 張五常教授:對迷茫的年輕人有什麼忠告?學好中文為何一定要背誦經典詩文?有哪些推薦?
  • 香港中學生如何親炙詩人風采?川鄂詩詞之旅 以詩會友感受文人足跡
  • 鄭國漢教授:10年校長任內經歷佔中與黑暴有什麼體會? 大學在社會運動中如何自處?
  • 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賞月賞月 常霖法師
  • 專訪張五常:經濟學、生命、傳世之作專訪張五常:經濟學、生命、傳世之作 本社編輯部
  • 歷史視野看疫情──美化歌頌還是正視反思?歷史視野看疫情──美化歌頌還是正視反思? 施林海
  • 夜經濟之外 還有大把世界夜經濟之外 還有大把世界 陳景祥
  • 學習:一個過程學習:一個過程 程介明
  • 中美角力進入新格局中美角力進入新格局 施永青
  • 專訪張五常:學術環境、青年前途、學習態度專訪張五常:學術環境、青年前途、學習態度 本社編輯部
  • 高教界辦國慶晚宴 施俊輝:共同培養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才高教界辦國慶晚宴 施俊輝:共同培養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才 編輯精選
  • 樂樂國樂團「樂無疆」音樂會 謝家齊中秋節分享新作樂樂國樂團「樂無疆」音樂會 謝家齊中秋節分享新作 本社編輯部
  • 不良習慣 ──甘筍番茄炆牛腩不良習慣 ──甘筍番茄炆牛腩 李文基
  • 大衛營峰會是盛事還是魔咒大衛營峰會是盛事還是魔咒 張建雄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譚寶碩
  • 新聞聯舉行27周年會員大會暨換屆選舉大會  李大宏榮膺第11屆理事會主席新聞聯舉行27周年會員大會暨換屆選舉大會 李大宏榮膺第11屆理事會主席 編輯精選
  • 小記者與大教授──訪問張五常教授後記小記者與大教授──訪問張五常教授後記 本社編輯部
  • 全民皆兵全民皆兵 孫明揚
  • 載灃為何不殺袁世凱?載灃為何不殺袁世凱? 編輯精選
  • 香港政府的反擊香港政府的反擊 湯文亮
  • 教大開學日升旗禮 是大學生第一門課教大開學日升旗禮 是大學生第一門課 梁振威
  • 我們在期許些什麼?我們在期許些什麼? 潘銘基
  • 創科工業局長孫東 微軟港澳總經理陳珊珊 齊撐母校中大創業日創科工業局長孫東 微軟港澳總經理陳珊珊 齊撐母校中大創業日 本社編輯部

推薦作家

  • 潘銘基
  • 陳嵐
  • 梁天卓
  • 蔣匡文
  • 陳景祥
  • 沈言
  • 程介明
  • 崔少明
  • 李立中
  • 陳文鴻
  • 吳文軒
  • 吳家豪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