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教育 黃飛鴻師徒的抗爭模式

黃飛鴻師徒的抗爭模式

粵語黃飛鴻電影頗能反映儒家道統滲入技藝行業的事實,亦體現與傳統武學相關的俠義精神,雖為虛擬人物的故事,對抗爭運動的反思或有所啟發。

許志榮 作者: 許志榮
2018-10-13
教育眼

標籤: 師徒抗爭獅王爭霸黃飛鴻黃飛鴻獅王爭霸
本文以粵語電影《黃飛鴻獅王爭霸》(1957)為例,探討他與徒弟一起面對惡勢力的抗爭模式。(YouTube截圖)
本文以粵語電影《黃飛鴻獅王爭霸》(1957)為例,探討他與徒弟一起面對惡勢力的抗爭模式。(YouTube截圖)

小醫治其身,大醫治其國,黃飛鴻這個經過藝術加工的人物,能醫刀傷跌打,不攀附政教風雲,開拓了憑個人技藝整治風俗的領域。他以一介俠醫,守護鄉曲小鎮,不沾惹官場的是是非非,偶遇欺凌弱小、傷風敗俗之徒,以扎實的武功挫而敗之,令其改邪歸正,讓升斗小民回復桃花源的和平生活。在傳統社會裏,這可算是儒生以外,能躬行實事、維繫綱紀的君子。

若論黃飛鴻(電影人物,下同)的貢獻,對淳樸的社會風俗而言,是維繫;對高高在上的當權者來說,是維穩。不過,以當時的社會格局而論,在和平的生活環境受到惡勢力入侵之時,敢於維護鄉親庶民的福祉,以智謀面對危機,以技藝克敵制勝,其性質與今人所謂的「抗爭」實在相去不遠。粵語黃飛鴻電影頗能反映儒家道統滲入技藝行業的事實,亦體現與傳統武學相關的俠義精神,雖為虛擬人物的故事,對抗爭運動的反思或有所啟發。

本文以粵語電影《黃飛鴻獅王爭霸》(1957)(註1)為例,探討他與徒弟一起面對惡勢力的抗爭模式。至於李連杰主演的同名電影,屬於後起之作,加入了政治和民族主義元素,而且較重娛樂性,是以不取。

故事情節

惡霸爛頭蟀闖入黃飛鴻設館授徒的小鎮,縱容徒弟欺負艇戶兄妹,被黃飛鴻的徒弟梁寬等擊退後,再在娥姐的粉粿店打架生事,想找機會與黃飛鴻較量。適逢金花娘娘誕辰,梁寬等未得師父同意,以黃飛鴻的名義報名參加舞獅大會。黃飛鴻得悉後訓斥一眾徒弟任性妄為,但為履行報名承諾,毅然參賽。比賽前爛頭蟀使詐,在採青的設備上鋸斷部分支架,意圖令黃飛鴻失手。結果黃飛鴻憑高強的武藝和應變能力,在徒弟的協助下,舞動獅頭,成功採青,奪得獅王美譽。爛頭蟀不服氣,聚眾挑釁,結果為黃飛鴻師徒所敗。最後黃飛鴻為爛頭蟀療傷,令他羞愧不已,改過自新。

黃飛鴻的多重身份

故事呈現的抗爭模式與黃飛鴻角色的原型直接相關──道統與技藝融合一體,他在故事裏有以下六個身份:

  1. 宗:他承傳父親的武術流派,成為一代宗師,有獨當一面的名望和使命感。
  2. 師:他以武術家的身份向徒弟傳授武術,而武術與個人生死安危直接相關,在治安不穩的民間社會,是大眾渴求的本領,這確立了他的權威地位。
  3. 父:他對待徒弟儼如傳統父親,對他們的素質參差頗能包容接納,不過一旦言談舉止稍有疏失,定必嚴厲訓斥。對外方面,黃飛鴻會為徒弟的冒失行為承擔後果。
  4. 藝:在鄉鎮裏每逢節慶,舞獅舞龍是各門派大顯身手的機會,藉此顯示實力,務求技壓群雄。整體而言,提昇節慶氣氛令民間生活增添活力和藝術趣味,造就了武術家的親和感,黃飛鴻因此得到民眾的信任和支持。
  5. 俠:漢代的《說文解字》引《左傳》:「止戈為武」之說,確立了以武力除暴安良的俠義傳統。在這個傳統下,強者保護弱者是天經地義的事,武術家既有過人的本領,在帝力有所不及的民間社會,理應承擔這份天職。
  6. 醫:黃飛鴻既是武林高手,亦是跌打醫生。中國許多地方的武館同時也是醫館。「醫」的精神就是治療、矯正、復原,由血肉之軀、行為舉止,乃至民間風俗,這是貫通上述各個身份的脊樑──武林高手的使命,進,是「止戈為武」;退,是救死扶傷,絕非任性妄為、報復洩憤或者濫開殺戒。醫、武同源,最終的使命是制止野蠻暴戾,儘量減少傷亡破壞,彌補社會的失誤。

黃飛鴻的成功模式

《獅王爭霸》的情節固然是黃飛鴻角色原型的投映,除了平素融入社區生活得到民眾的信任、立場正義、謀略得當、技藝精純等致勝原因外,還有兩個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方向。

首先,在抗爭的隊伍裏,誰指揮誰?我們必須明白,任何抗爭都是講究成敗的較量,付出多少、成效如何絕不能馬虎。如果辦公室裏有政治,商場上用得着兵法,抗爭行動面對水深火熱的危機,如果沒有核心組織統領大局,根本不可能有勝算。黃飛鴻師徒與惡霸交鋒,一切聽命於黃飛鴻。至於現代的抗爭如何建立權威性的調度機制,正是新生代費思量的所在。

其次,在抗爭的隊伍裏,誰在最前線,誰在大後方?如果沒有核心組織運籌帷幄,一切會變成無政府狀態的隨機反應,反應最快的當然是哭訴無門的受害者,或者青春熱血的急先鋒。前者情有可原,但須在「黃巢」與「黃興」之間作出明智的抉擇;後者入世未深,焉知政途險惡?問題不單在於衝鋒陷陣之後是否怨悔終生,更在於「血沃中原肥勁草」,你的犧牲可能成為禮崩樂壞的祭獻,為滄桑世道留下青春的斷層。

在《獅王爭霸》裏,黃飛鴻對付爛頭蟀一馬當先,徒弟只在後面支援──如果我們說抗爭為的是下一代,更沒有理由讓他們陷入險境。記得〈左忠毅公軼事〉(註3)寫左光斗被奸臣所害,在獄中備受折磨,弟子史可法冒死探望他。他激動地把史可法趕離監獄,為的就是不想後輩作無謂的犧牲。這段軼事對於那些慫恿青少年上陣的人來說,應是當頭棒喝吧。

小結

二千多年前韓非子斬釘截鐵地說:「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註4)視之為社稷蠹蟲,必須予以整治。他萬料不到,漢武帝陽儒陰法,將讀書人納入建制陣營;儒家道統又以關雲長的義氣滲入黑白兩道,連孫中山也要借助幫會之力,推翻滿清,建立民國。上述兩種發展同樣令孔孟之徒感到尷尬──為民請命的路該如何走下去?這問題實在有點無奈蒼涼。

太平盛世的教育以學童為本,尊重個性、解除束縛、循循善誘、滿足所需、鼓勵參與,但行為結果由家庭和社會承擔。這對於新生代的成長來說,當然理想不過,然而抗爭論成敗,一子錯,滿盤皆落索。棋局只是個虛擬的比喻,歷史車輪下的斑斑血跡,卻是千真萬確的本體!

面對頑固的高牆,我們真的要站在大後方鼓動鮮嫩的雞蛋撞過去嗎?

註釋:

註1:《黃飛鴻獅王爭霸》(1957)

註2 :魯迅〈無題〉:「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英雄多故謀夫病,淚灑崇陵噪暮鴉。」

註3:方苞〈左忠毅公軼事〉

註4:《韓非子‧五蠹》:「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更多精采文章

  • 香港書展2023開幕 陳國基:突顯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定位香港書展2023開幕 陳國基:突顯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定位
  • 歷史轉捩點上的香港歷史轉捩點上的香港
  • 我的「新三民主義」我的「新三民主義」
  • 少壯激情與生涯規劃──抗爭倫理不容忽視的議題少壯激情與生涯規劃──抗爭倫理不容忽視的議題
  • 盧子健:抗爭為民,紮根社群;不動如山,靈活如水盧子健:抗爭為民,紮根社群;不動如山,靈活如水


許志榮

資深語文教師,《信報》前「教育眼」專欄作者,致力於反芻成長經歷及總結個人教學得失,化作春泥更護花;並以教育工作者的心眼、文化傳承的觸覺和視野評論時事,期望化民成俗,回饋社會於萬一。主要著述:《教育三重奏》。與教育相關的研習興趣:語文教學、語文考評、經典教學、文化傳承、啟蒙教育、全人教育、道德教育、國民教育及公民教育。
View all posts
標籤: 師徒抗爭獅王爭霸黃飛鴻黃飛鴻獅王爭霸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李白一出場,便是一個少年游俠的模樣。(《長安三萬里》預告截圖)
灼見文化

發跡地亦是傷心地──李白的長安情意結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1
何教授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亦曾任建築學院院長,培育了不少建築專才。(照片由何培斌教授提供)
字旅相逢

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

作者: 馮珍今
2023-09-21
林毅夫教授指出,中國有「後來者優勢」,不會陷入《廣場協議》後日本的困境。(灼見名家圖片)
名家演講錄

林毅夫教授:中國不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0
早在2012年,他就發表了《國民教育與藝術文化》,認爲最爲理想的國民教育,就是學習中國文化,愛中國文化就是愛國。(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專訪張五常:文化修養和語文學習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0
對於風波未息的中大校董會事件,郭少棠教授想問:大學教職員對於大學教育的承擔,對文化的影響做了多少事?立法會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又掌握了幾多?
灼見專訪

專訪郭少棠:從自傳式民族學角度 看中大校董會事件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0

影片

  • 陳文鴻教授:中國怎樣部署全球戰略 抗衡美國霸權?一帶一路倡議 香港為何仍未發揮作用?
  • 陳鳳翔:拜登四處樹敵令全球投入去美國化? 新興國家紛紛走上去美元化不歸路?
  • 鄭國漢教授:10年校長任內經歷佔中與黑暴有什麼體會? 大學在社會運動中如何自處?
  • 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
  • 陳文鴻教授:習近平不去印度見拜登有何考慮? 金正恩與普京會面密謀哪些合作?
  • 陳鳳翔:日、法科技巨企為何無法抗衡美國壓迫? 華為面對無理打壓 怎樣浴火重生?
  • 陳文鴻教授:美強中弱 中國如何合縱連橫對抗霸權?北京怎樣防範政商學精英叛變?
  • 黃錦輝教授: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訪華為何無功而返?華為新手機技術無懼美科技禁制?
  • 張建雄:年輕人早熟 何時開始培養為學與做人之道?從《中庸》、《大學》吸收什麼教子智慧?
  • 張仁良教授:擔任教大校長10年 教師培訓制度有何革新? 怎樣總結香港教育的偏差與改進?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專訪張五常:人的能力與選擇──發問、人腦、選科專訪張五常:人的能力與選擇──發問、人腦、選科 本社編輯部
  • 500年一遇暴雨與氣候變化500年一遇暴雨與氣候變化 余遠騁
  • 專訪郭少棠:從自傳式民族學角度 看中大校董會事件專訪郭少棠:從自傳式民族學角度 看中大校董會事件 本社編輯部
  • 本港劉國松的大弟子──陳成球本港劉國松的大弟子──陳成球 益行
  • 林毅夫教授:中國不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林毅夫教授:中國不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 本社編輯部
  • 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 馮珍今
  • 梁錦松深圳設首家港資大型私院 憑三不賺原則嶄新醫療體驗惠民梁錦松深圳設首家港資大型私院 憑三不賺原則嶄新醫療體驗惠民 本社編輯部
  • 香港能否成為亞洲人中外融合電影的基地?謝嘉怡和Lyman有否機會做主角?香港能否成為亞洲人中外融合電影的基地?謝嘉怡和Lyman有否機會做主角? 李偉民
  • 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 本社編輯部
  • 陶傑:如果當年彼得大帝和康熙結盟陶傑:如果當年彼得大帝和康熙結盟 編輯精選
  • 虛幣平台JPEX風波愈演愈烈   逾千四苦主報案 涉款10億虛幣平台JPEX風波愈演愈烈 逾千四苦主報案 涉款10億 本社編輯部
  • 刷牙與洗牙刷牙與洗牙 常霖法師
  • 李白的劍與高適的槍──乘風三萬里,夢回盛唐去李白的劍與高適的槍──乘風三萬里,夢回盛唐去 本社編輯部
  • 專訪張五常:文化修養和語文學習專訪張五常:文化修養和語文學習 本社編輯部
  • 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 本社編輯部
  • 香港專上學府校長大換班香港專上學府校長大換班 文灼非
  • 談帶着魅力的女性談帶着魅力的女性 楊興安
  • 《逃出大英博物館》的家國情懷《逃出大英博物館》的家國情懷 彭泓基
  • 二維碼點餐生意更少?二維碼點餐生意更少? 車品覺
  • 由進出口數字看世界由進出口數字看世界 張建雄

推薦作家

  • 曾國平
  • 譚新強
  • 劉銳紹
  • 艾雲豪
  • 車品覺
  • 余錦明
  • 周光蓁
  • 張宗永
  • 潘文慧
  • 李大齊
  • 林嘉良
  • 黃錦輝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