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前路系列文章】
7月中旬,香港大學畢業生議會舉行「香港的前路」研討會,探討後政改香港何去何從。曾鈺成議員、王于漸教授、黃友嘉博士及羅致光博士,先後發表了他們對香港未來的看法。本社派員採訪了是次論壇,並將每名講者演說內容,整理為一系列四篇文章,本文為系列第二篇,由強制性公積金管理局主席黃友嘉分析香港後政改的管治形勢。
整理:朱淑滎
政改否決至今,剛好一個月。過去三星期我只有一天在港,所以與香港的最新情況,可能有一點脫節。這三星期,我先去美國紐約與華盛頓,再去青島港考察整個港口設施,最後兩天則到深圳參觀了五家高科技企業。
內地發展 一日千里
雖然如此,我所參觀的地方,均與香港前途息息相關。我跟很多美國政府官員、政團及專門研究中美關係的智庫會面,交流意見。十年前,青島港這個港口完全不入流,今天已名列全球第七,設施非常完備;既是集裝箱碼頭,又是全國最大的鐵礦裝卸基地,處理的貨物包括進口農作物和液化天然氣。
在深圳,我參觀了五家高科技企業,包括為人熟悉的騰訊、華為。這與香港也有密切關係。過去20年,雖然香港發展高科技的自身條件比深圳優勝,但上述這些企業,卻都是在深圳發展起來,乃至於舉世聞名。目前巿值最高的科技公司,第一是Google,第二是Facebook,第三是阿里巴巴,第四就是騰訊。它就位於深圳河對面。所以我剛才說,即使我這段時間不在香港,所考察的地方,卻與香港前途息息相關。
政改:長遠發展與短期衝擊
說回政改。我同意如果政改方案通過,長遠而言對香港更好,不過此刻方案已經否決,而20個月來的政治爭議暫停,亦非壞事。尤其是如果政改通過,社會氣氛就會更為緊張。大家都了解,最差的結果是低票通過。若然如此,社會有沒有能力討論2020年立法會普選、功能組別如何處理呢?此外,行政長官以百幾萬票當選,是否就代表認受性高呢?任何民主選舉選出的行政長官,都不理會當選時有多少選票支持,而只關心當下的民望。我相信香港短期內依然會有抗爭。
或者打個比喻。今天你問所有專家,他們都會說希臘長遠來說最好是脫離歐盟,當初就不應加入。然而,沒有人真的想她脫離,因為大家受不起短期衝擊。政改的問題正與此相似,雖然長遠有利於香港,但短期衝擊亦不能忽視。
其實,這次在美國見過這麼多團體,大家都很少提及香港、佔中或後政改,不多過問香港如何發展,焦點在於更宏觀的中美關係,尤其是美國正面臨總統大選。香港好像忽然由國際舞台上消失了。
務實處理行政立法關係
香港之後應該如何發展呢?大家都會關心行政、立法的關係。首先,很多人說行政、立法關係一定不會好。某程度上我同意,特別意識形態上的分歧,是結構層面的問題,無法解決,長遠亦難以大幅改善。
然而,我們想要的、正常的行政立法關係,並不一定指兩者完全沒有分歧,焦點可以在於雙方會否更務實地處理兩者關係,這是有可能的。其實你不能說20多個泛民議員一直都激進,一直都只談政改、拉布等,這不可能,他們一定要找議題。除政治外,還有經濟,甚至更重要的民生議題。
經濟發展是為了民生,而民生亦需要良好的經濟發展支援。泛民議員不可能永遠激進,始終都需要務實行事。政改有理念上的問題,不像水質一類問題具體。民生問題一旦討論,自然會將議員帶回更務實的層面,泛民亦會花更多時間在務實的議題上。
我認為,他們在選票方面亦有務實行事的空間。不少傳統選民在意識形態上認同泛民,而同時覺得香港有必要改善民生經濟,所以泛民能夠在這兩方面都做更多工作。尤其是,這批選民出於意識形態與價值觀不同,又或覺得建制派與政府關係太緊密,必會保皇護航,未必持平中立,因此未必會投票給建制派。他們很可能會選擇理念相近而又可以處理經濟民生工作的候選人。
香港需要loyal opposition,意即與政府意見相反,但在建制下有合作空間的反對派。從這方面來看,泛民有可能兵分兩路:一派繼續對中央有意見、政治主導,另一派以改善民生經濟為焦點。我認為,只要雙方態度務實,行政、立法之間還是有空間處理一些議題的。
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牢固
最後,我想談談經濟方面。未來五至十年,以目前政局的膠着狀態,經濟發展不會有大作為,但亦不會轉差,因為外部條件依然非常好,主要是國家的發展。老實說,過去十多年香港無所作為,然而經濟不算差,這個情況將會持續。
香港並不如曾主席剛才所言般繁榮。我們是成熟的經濟體,可是相比新加坡,我們依然遠遠落後。雖然如此,香港作為國家最自由開放的經濟體系,其實機會永遠不少。以書展為例,數年前我已估計只會愈做愈大、愈做愈好,而且能夠帶動整個產業好好發展。
在香港,金融業將來仍會一枝獨秀,沒有其他產業比得上。從這次A股巿場波動與行政干預救巿,大家可以看到,香港作為國家重要金融中心的地位,至少仍可維持十多年。國家金融發展的宗旨,是要服務實體經濟,維持社會穩定,因此,內地不可能發展國際金融中心,讓熱錢大量進出,干擾金融巿場,影響社會穩定。
住屋不足 人口老化
說到底,香港最迫切的民生問題,就是特首說的土地。衣食住行,加上醫療教育,香港唯一未能解決的,就是住屋問題。相較於其他地區,香港不需要經濟增長很快,巿民才能好好生活。刺激經濟增長幾多倍,或發展多元化產業,這些都是長遠的事。只要搞好住屋,香港人一般就可以安居樂業。
長遠而言,香港要處理人口老化帶來的安老服務問題。由現在至2041年,75歲以上的人口會逐步增長至100萬以上。假設三個老人中有一人需要全面照顧,香港就額外需要30多萬勞工。然而,香港勞動人口增長極慢。2018年,勞動人口就會見頂,隨後更會滑落。如果人口結構不變,就只能靠輸入勞動人口來解決安老需求。
此外,香港也需要處理好醫療改革。若社會決心改善,應非難事。
【香港的前路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