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麻疹來勢汹汹,疫情攻勢猛烈而迅速,本港確診麻疹個案不斷上升,導致人心惶惶,全城戒備。避免「中招」的第一步是先放下我們的恐懼,正確認識此病,才能有效預防疫情。
為什麼接種疫苗未必有效預防麻疹?因為麻疹的潛伏期可長達21天,一般為7至18天,由麻疹病毒所引起,傳染性極高,不分男女或老少皆有機會發病,尤其多發於免疫系統較差的兒童。麻疹可透過空氣中的飛沫或直接接觸病人的鼻喉分泌物而傳播,病人從出疹前4天至出疹後4天內可把病傳染給別人。
麻疹有什麼病徵
病情初起會發燒、咳嗽、流鼻水、雙目流淚及畏光,口腔黏膜出現白點。3至7天後皮膚會出現污斑紅疹,通常會由頭面部擴散至全身,維持4至7天,亦可能長達3個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現脫皮。若不及時治療可累及呼吸系統、消化道及腦部,引致嚴重後果,甚至死亡。
中醫學認為麻疹乃由感受麻毒時邪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麻疹拾遺》指出:「麻疹之發,多為天行癘氣傳染,沿門履巷相傳。」麻疹四季可發生,但多流行於冬春季,好發於兒童。臨床以發熱、咳嗽、鼻塞流涕、淚水汪汪、滿身布發紅疹為特徵。因疹點如麻粒大,故名「麻疹」。因其傳染性強,曾稱「兒科四大症」之一。
《小兒藥證直訣·瘡疹候》明確記載了瘡疹的症狀和治療,指出有傳染性。
《醫宗金鑒·痘疹心法·疹門》謂:「凡麻疹出,貴透徹,宜先用發表,使毒盡達於肌表。若過用寒涼,冰伏毒熱,則必不能出透,多致毒氣內攻,喘滿而斃。至若已出透者,又當用清利之品,使內無餘熱,以免疹後諸症。且麻疹屬陽熱,甚則陰分受傷,血為所耗,故沒後須以養血為主,可保萬全。」綜合而清楚地概括了麻疹的病因病機和治療原則。
麻疹以外透為順,內傳為逆。古人有「麻宜發表透為先」、「形出毒解便無憂」、「麻不厭透」之說。若體質強壯,及時治療,邪盡從機表而向外發越,則為順症,即上焦肺經所感麻邪內傳中焦脾胃,與自口而入脾胃的麻邪相合,從肌膚而發。邪正相爭,疹毒外發,直至正勝邪卻,熱退疹收。由於麻毒屬陽熱之性,在麻疹末期表現出一片津傷氣耗之相。若感邪過重,治療不當,調護失宜,則為逆症。治療方面,順症宜宣透、清解和養陰;逆症宜清熱、涼血和回陽。
麻疹「順症」可分三期
1. 初熱期(疹前期):自開始至發熱,皮疹初現,3-4天。
症狀:發熱,微惡風寒,鼻塞流涕,噴嚏,咳嗽,眼瞼紅赤,淚水汪汪,倦怠思睡,發熱第2-3天,口腔兩頰粘膜紅赤,貼近臼齒處可見麻疹粘膜斑白(細小白色疹點,周圍紅暈,磊磊如麻,由少增多),小便短黃,或大便稀溏,舌苔薄白或微黃。
治法:辛涼透表。
方藥:升麻葛根湯合銀翹散加減。(升麻、葛根、荊芥、防風、薄荷、連翹、前胡、牛蒡、甘草、桔梗等)
2. 見形期(出疹期):從皮疹初現到出齊,3-4天。
症狀:持續高熱,起伏如潮,謂之「潮熱」,每潮一次,疹隨外出。此時口渴引飲,目赤眵多,咳嗽加重,煩躁或嗜睡,舌紅,苔黃,脉數,疹點先從耳後發際,繼而頭面、頸、胸、四肢,最後手心、足底、鼻准部都出疹。疹點初起細小而稀少,漸次加密;疹色先紅後暗紅,稍覺凸起,觸之碍手。本期從疹點開始出現至透發完畢,為期三天。
治法:解毒透疹。
方藥:清解透疹湯加減。(桑葉、菊花、銀花、連翹、牛蒡子、蟬衣、西河柳、葛根、升麻、紫草等)
3. 恢復期(疹回期):自皮疹出齊至消退,3-4天。
症狀:疹點出齊後,發熱漸退,咳嗽漸減,聲音稍啞,疹點依次漸回,皮膚糠麩狀脫屑,並有色素沉着,胃納增加,精神好轉,舌苔薄淨,質紅少津。
治法:養陰清熱。
方藥:沙參麥冬湯或竹葉石膏湯加減。(太子参、淡竹葉、沙參、麥冬、淮山藥、扁豆衣、生石膏、甘草等)
麻疹「逆症」也可分三類
1. 麻毒閉肺
症狀:疹點不多,或疹見早回,或疹點密集色紫,高熱不退,咳嗽氣促,鼻翼煽動,口渴煩躁,舌苔黃、質紅而干。
治法:宣肺開閉,清熱解毒。
方藥:麻杏石甘湯加減。(麻黃、石膏、杏仁、甘草、枳殼、絲瓜絡、杏仁、甘草、前胡、連翹、生石膏、金銀花、魚腥草等)
2. 熱毒攻喉
症狀:咽喉腫痛,聲音嘶啞,或咳嗽聲重,有如犬吠,舌質紅、苔黃膩。
治法:清熱解毒,利咽消腫。
方藥:清咽下痰湯。(玄參、射干、甘草、桔梗、牛蒡,銀花、板藍、葶藶子、全瓜蒌、貝母等)
3. 毒攻心肝
症狀:高熱,煩躁,譫語,皮膚疹點密集成片,遍及周身,色紫紅,或有鼻煽,其至神昏、抽搐,舌紅降。
治法:平肝息風,清營解毒。
方藥:羚角鈎藤湯或清營湯加減。(羚羊角或水牛角、玄參、金銀花、連翹、麥冬、鈎藤、丹參、茯神、川貝、黃連、竹葉、白芍、甘草、竹茹等)。
綜觀「麻為陽毒」、「麻喜清涼」、「熱者清之」,筆者臨床治療時建議醫者必須把握不同發病階段和體質而採用透發、解毒、養陰三個治療大法。中醫在抗麻方面累積了豐富經驗,臨床使用內服和外洗的特色方法,能有效而安全地治癒麻疹。
麻毒外透才能痊癒
發熱為透發麻疹的必有過程,《麻科活人全書·不熱第十三》謂:「麻疹出現全憑熱,身不熱時疹不出,潮熱和平方為福,證逢不熱非大吉」。麻疹現形於外,為麻毒外透之象。但很多麻疹病人初見出疹時,誤服西藥抗過敏藥而阻止麻疹的透發。筆者個人認為這是與中醫治療麻疹的理論相違背的,閉門留寇,往往阻止了麻疹的透發而使治療更加困難!
關於麻疹的預防首見於《本草綱目》,指出用初生嬰兒臍帶煆製後,以乳汁調服,以預防麻疹。現今除注射疫苗外,平常可適當調節飲食和休息,增強身體抵抗力,少去人多地方,與患者避免接觸,或可試試筆者以下建議的食療方,也可預防和減輕麻疹症狀,無須聞麻疹而色變!
麻疹的預防食療
1. 涼血紫草三豆湯
紅條紫草10克、炒扁豆30克、綠豆45克、赤小豆45克。
全部材料清水沖洗,放入煲內,大火滾起轉文火煲1 小時,即可飲用。
2. 防麻解毒五花茶
金銀花10克、杭菊花10克、扁豆花5克、雞蛋花10克、槐花10克、羅漢果適量。
全部材料清水沖洗,放入煲內,大火滾起轉文火煲約15- 20分鐘,即可飲用。
(*注:以上食療建議純粹屬於個人經驗,最好徵詢醫師後服用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