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學生的社經地位與升就選擇是有關聯的。(Pixabay)
自2000年開始,香港的高等教育體系急速發展。特區政府在2000年定下計劃「在十年內,讓香港高等教育的普及率達到百分之六十」,並早於2005/06學年便已達成目標(教育局,2008)(註一)。表面看來,年青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大幅增加,可供選擇的升學途徑似乎也相當多元化。但年青人選擇不同升學就業途徑,箇中有何過程及原因?他們的升就抉擇與其家庭背景又有何關係?這些問題仍有待進一步探討。
為深入了解現時香港年青人的升就歷程,筆者的研究團隊於2014年11月進行了「香港青少年之追蹤研究(HKLSA)」第三期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來自超過120間學校的1552名學生,他們均曾參加 PISA 2012。這批學生在受訪期間已於中學畢業,並循不同途徑升學或就業。我們亦在之後一年(即2015年)的11月,根據升學就業的九個主要途徑(見圖一),以隨機抽樣方式邀請其中53名青年人進行深入訪談,從青年人自身的角度來闡釋他們的升就抉擇。以下我們會初步分析這批青年人在升就上所呈現的不同特質。
選擇不同升就途徑的學生,在社經地位上有否差別?
圖一顯示在HKLSA第三期問卷調查中,受訪中六畢業生的社經地位指數(註二)及升學就業情況。圖表顯示他們的社經地位與升就選擇之間是有關聯的:在整體受訪學生中,社經地位最高為選擇非本地升學的學生,其次為政府資助學士學位、自資學士學位;選擇這三個升學途徑的學生,其家庭社經地位的平均值均在全港平均值之上。其餘依次為:副學士、重讀中六/重考文憑試、高級文憑、基礎文憑、新毅進文憑,最低為工作。若進一步以變異數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簡稱ANOVA)驗證,非本地升學學生的平均社經地位,除與政府資助學士學位學生相若外,顯著地高於選擇其餘七個途徑的學生。而政府資助學士學位學生的社經地位,除與非本地升學學生、及自資學士學位學生相若外,顯著地高於選擇其餘六個途徑的學生。由此看來,學生選擇升就途徑,尤其是選擇升讀大學學位(本地或非本地),與社會分層(social stratification)有一定關係。
學生選擇不同的升就途徑,有否受經濟因素所限制?
HKLSA第三期問卷調查亦有問及學生選擇大學或專上教育課程,有否受各種因素所限制,當中包括「高昂的學費支出」及「現正需負擔家庭經濟開支」兩項經濟因素。圖二顯示,中六畢業後即投身工作的青年人,較多受制於高昂的學費支出而沒有升學,約有七成,而升讀政府資助學士學位的學生則較少受學費因素影響,約有28%,兩者差距為42.9%。值得留意的是,除了政府資助學士學位學生、重讀/重考生和非本地升學學生外,躋身於其餘六個升就途徑的學生均有超過一半(約54%至71%)表示學費高昂是其升學上的桎梏。圖三同樣地顯示,較多選擇工作的中學畢業生表示現正需負擔家庭經濟開支,約有五成半,而升讀政府資助學士學位的學生所受影響則較小,約有一成,兩者差距為43.5%。
小結
中學畢業後選擇升學與否、抑或選擇哪一類課程,固然與學生的學業表現有關。事實上,本調查亦發現約八成受訪學生表示「公開試成績未達到課程的收生要求」是其選擇心儀大學或專上課程的限制之一。然而,從入讀學位課程及出國升學學生的家庭背景來看,經濟條件對青年人的升就抉擇,影響力是不容小覷的。
註一:教育局(2008)。《專上教育界別檢討第二階段檢討報告》。香港:教育局專上教育界別檢討督導委員會。
註二:社經地位指數以家長的教育程度、職業類別及家庭所擁有的資源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