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兩周談到家長何時讓孩子有自己的零用錢。這是孩子成長兩個階段的交接點:一、不能讓孩子擁有自己的零用錢;二、讓孩子學會處理自己的零用錢。筆者不會認為有一個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公式,就一定要讓孩子有自由運用零用錢,或者就不能讓孩子有自己使用錢的空間。一切都由複雜的因素決定──父母與孩子的性格、家庭中兩代的關係格局、父母用什麼姿態去處理這個交接點…… 等等。不過,任何家庭,總有一天,需要讓「孩子」獨立處理自己的錢,那卻是肯定的。
其實,錢只不過是容易看到的一個方面。孩子需要我們的哺育,不在話下,除非是非常特殊的情況,沒有其他人可以代替。中國過去的「奶媽」,是一種極不尋常的現象。中國人常說「感謝父母養育之恩」,父母的恩典,由「育」開始。
子女:附屬品?
父母的養育,並不止於哺育。跟着是「教養」。教養的最基本原理,是讓孩子學會生存。在動物界,學會生存就是覓食、避凶,養活自己、保護自己。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有這種天性,即使是那些生存技能是可以自然習得的,也會由母獸陪伴、扶持,以至驅趕。其中母獸的基本任務,是讓「孩子」學會獨立。最終目標,是「放手」。
「放手」,其實不太簡單。孩子與父母的關係,骨肉情深,難免對子女呵護備至,但也容易把子女看成是自己擁有的。從法理來說,孩子成年之前,父母是子女的監護人。也就是說,子女不能獨立作主,需要由父母代為作主。父母是子女的代理人。這種情形,容易誘發家長把子女看成是自己的附屬品、雕塑品,進一步看成是自己的複製品。
「附屬品」的觀念,是覺得子女彷彿是父母肢體的一部分,父母的腦袋可以代替子女的腦袋。凡事有父母替子女做主。又或者覺得,子女總是幼稚的,父母才是聰明的;因此孩子的主張,總是幼稚的。
這種觀念,也許忽略了,孩子的幼稚是必經的階段,但卻是短暫的。他們的智慧,在不斷增長。而這個增長的過程,父母起着很大的作用。父母的責任之一,就是為子女鋪路、營造過程、設計環境、豐富子女的的經歷、調整他們的進度、等等。
但是,父母的種種努力,其目的恰恰就是,總有一天子女要離開自己而獨立;要靠自己的智慧安排自己的生活,掌握自己的生命。因此,總有一天要「放手」。
子女:雕塑品?
況且,他們將會生活在父母沒有經歷過的社會,經歷着父母沒有遇過的挑戰。父母不放手,就會把子女束縛在舊的經驗裏面。做父母的,不能停留在「教會」子女過日子的觀念,而應該逐步釋放子女的潛能,讓他們的智慧超越自己,比自己更聰明。「後生可畏」,應該是一種盼望,而不是一種驚喜。
「雕塑品」的觀念,是覺得孩子的未來,是父母雕琢的結果。父母就像是雕塑家,從意念、設計、雕刻、加工,都是父母一手一腳努力的結果。這種觀念,會讓父母覺得,子女的生活,甚至生活細節,都應該由父母來安排。嬰幼兒的是其實這樣,少年也是這樣,甚至一直到大學,子女念什麼學校、大學選什麼科、留學住什麼地方、畢業找什麼工作…… 都由父母安排。
這裏有一個階段的問題。進什麼幼兒園?進什麼小學?不會由子女決定。進什麼中學?則不同的家庭,可以有不同的決策模式。進什麼大學?則決策的模式差異更大。畢業後做什麼工作,則父母代為安排不是大多數。
筆者認為,這裏不純粹是父母放不放手的問題,而是子女有沒有機會學習選擇與決策。父母替子女安排,表面看起來是剝奪了他們經歷決策的機會,剝奪了他們重要的學習機會。假如子女成長了仍然是事事由父母安排,他們就不懂得為自己做選擇與決策。看來呵護,其實有點殘酷!
其實,這裏面不只是決策這些大的環節。從小開始,即使是嬰孩時期,朋友子女的自理能力,例如收拾自己的玩具,自己進食;稍為大一點,收拾自己的書包文具;進而要求學會為自己編時間表;都是培養自理的簡單習慣,但是對於子女的自立,卻影響深遠。
還有許多方面的觀念,都會令到父母沒想到要放手、不願放手,甚至不肯放手。這些觀念沒有改變,做父母的,就會自覺不自覺地,遲遲不放手,又或者始終猶豫不決。其結果,就是子女遲遲不能成熟、不能成長。
子女:可有空間?
總的來說,這些觀念的背後,第一是把子女看成是自己的財產,以為子女的生命,應該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裏。第二是把子女看成是被動的個體;他們的未來,都是父母努力的結果。
「放手」的另一個看法,是「空間」。即使相信子女會有自己成長的能力,也需要給子女自己成長的空間。有些家長,出於好意,把孩子的每日每一段時間,塞得滿滿的。
「塞滿」觀念的紓緩,可以如前述,從小讓孩子為自己編一個時間表。空間的前提,是選擇。
經常看到引用韓愈「傳道、授業、解惑」的精句。用現代的話語,可以理解為Instruction、Career Planning、與 problem solving。不加細析,都是教育的傳統,但都是把學生放在被動的位置;把學生的成長,完全寄託於上一代的行為。在現代社會,是否就是這樣?是否起碼可以引起我們一點思索。
筆者最近幾篇文章,都不是意圖傳達一些判斷;而是對於一些慣常觀察到的,提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不一定有一個準確的答案。
對於如何做家長,議論無數,但是不敢說家長的某種行為,就一定會引起某種結果。大家一致贊成的,或者一致反對的,都可以產生或好或壞的結果。
況且,好與壞的判斷,因人而異。父母的行為,不過是影響子女成長的許多因素之一;許多其他因素,我們無法逐一去了解分析。所以,說種瓜得瓜,對與子女的教養,毫不適合。問題是,我們腦子裏,還是認為採取什麼手段,就會出現什麼結果。家長如此想,學校教師也往往如此想。
這裏提出「放手」,並非提倡「放任」。只不過是,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學生自己有一個重要的角色扮演,清醒地讓孩子扮演這個角色,不是我們家長的天職嗎?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