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馮以浤:中小學生應該學些什麼歷史?

馮以浤:中小學生應該學些什麼歷史?

馮以浤先生認為現在到了21世紀,應該放眼世界。他覺得香港中小學生既要有世界歷史的知識,也要有中國歷史的知識。

本社編輯部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18-02-21
名家演講錄

整理:張港欣 圖片: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提供

標籤: 世界歷史中國歷史中學生人類文明簡史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馮以浤
馮以浤先生認為一個國家在世界上佔什麼地位,該國歷史佔世界歷史有相當比例的篇幅,比如5,000年歷史的中國,應佔三分之一至一半。
馮以浤先生認為一個國家在世界上佔什麼地位,該國歷史佔世界歷史有相當比例的篇幅,比如5,000年歷史的中國,應佔三分之一至一半。
0
SHARES
1.2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編按: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於2018年1月26日舉辦研討會「中學生應該學些什麼歷史?」,邀請了資深教育工作者馮以浤先生、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譚家齊博士,以及漢華中學老師梁偉傑先生分享他們對歷史科的見解。此篇為馮以浤先生當天的演講,全文如下:

《人類文明簡史》如何誕生

首先,我要聲明我其實是歷史門外漢,我修讀地理,主要教授中文,因此兼教少許歷史。我教的是中三中國歷史。我教導歷史的時候,回想小時候如何學習歷史。說起來很慚愧,我小時候不知道老師教什麼,每次都打開歷史教科書,看哪一頁讀句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解釋句子。老師會花較多時間說明歷史事件,就已經是一堂課了。

到我教授歷史的時候,覺得這方法不適宜,為什麼不把自己的主修科──地理,應用在歷史上?於是我用地圖去說明歷史的發展。比如說中國民族如何由西向東發展。學生比較接受地圖教學法。於是當年曾想過出一本中國歷史地圖集。後來發現只有地圖但沒有歷史說明,於是直接編寫一本世界歷史簡史,最後中英雙語出版,《人類文明簡史》就此誕生。

制定歷史課程的考慮因素

中小學生究竟要學什麼歷史?我相信制定課程的時候,應該考慮兩個主要因素:第一、學生成長的過程;第二、社會進化到什麼地步。

學生心智發長的過程

根據法國自然哲學家盧梭的說法:12歲前孩子應以感性教育為主;12至15歲應以知性教育為主;15至18歲應以德性教育為主。這裏的感性、知性、德性,不是簡單的知識和道德,而是更深層次的判斷。人到成年後,做任何事都要考慮後果,考慮影響力,考慮對社會的衝擊。這就是德性的教育。

社會的現狀和未來的趨向

19世紀之前,世界沒有正規教育。在外國,富人聘請老師教導子女。在中國,祠堂會捐錢聘請教師教導同姓子弟。有組織的新階段教育,基本上到了20世紀才風行。中國在民國革命之後才有正式教育。民國初年,老師教導歷史的方式,正如我小時候學歷史的做法──只需知道一些知識,不需開發腦筋。當時的世界還是愚昧一點,民族意識非常強。所以當時在中國只教中國歷史,在英國只教英國歷史。

但當時只是20世紀初,現在是21世紀初,今天還能用20世紀初的想法去設計現在的教育?當然不可能。我們要看21世紀初的社會現象,也要看21世紀中社會如何發展。回到過去春秋時代,老子希望每個國家都與鄰國老死不相往來。民國時候,中國被日本侵略,一定說民族主義,當時會讀中國歷史。但到了21世紀,什麼都講世界性。為什麼要限制自己只讀中國歷史?

不可分割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

為什麼歷史要分作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世界歷史裏只有小部分討論中國的。學生讀完世界歷史後,對世界稍有認識,但對中國仍未認識。如果只讀中國歷史,就只對中國有認識,對世界沒認識。其實自西方古羅馬和中國漢朝時代,歐洲和亞洲已經有很多來往,亦互相影響歷史發展。為什麼中國歷史不提及羅馬歷史?同樣地,為什麼西方羅馬歷史不提及中國漢朝歷史?

漢朝和羅馬帝國的聯繫管道。漢朝與羅馬帝國通過陸地和海上絲綢之路進行商業貿易。(Wikipedia Commons)

現在到了21世紀,應該放眼世界。所以我覺得香港中小學生既要有世界歷史的知識,也要有中國歷史的知識。現在香港有一科叫「中國歷史」,有一科叫「歷史」,即是世界歷史。從前的世界歷史的課程,完全沒有提及中國,好像中國不存在於世上。現在西方人寫的世界歷史,關於中國的篇幅只有百分之一。最近在商務買了一本《極簡世界史》,一個英國人(喬治·威爾斯)著作。書裏關於中國的篇幅只有百分之五至十。

教導歷史要迎合世界

其實教導世界歷史應不斷改變。當一個國家在世界上佔什麼地位,它應該佔相當比例的篇幅。我認為在小學階段,因為小學沒有歷史科,所以應該用感性、講故事的方式,將歷史安插在常識和語文科。

初中應該一星期有三至四堂歷史課。這個歷史課是真真正正的世界歷史,包括中國和世界各地的歷史。而中國在世界歷史裏,應該佔三分之一至一半左右。中國歷史部分要討論中國的歷史發展如何受世界其他地方影響,或者其他國家如何互相影響。因為歷史不是自己一個國家關起門就可以成長起來的,一定是受外來影響的,所以不能孤立只讀一個地區。深入研究一個地區的歷史時,也要旁及其他地區。因此我建議歷史作為初中必修科,但只教授世界歷史,中國在世界歷史課程佔三分之一至一半左右篇幅和時間,其餘的是其他國家。課程的改動,要似乎世界的形勢。

至於高中歷史分科,分為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但分科之中,有人只讀其中一科。如果只讀世界歷史,不能少於三分之一討論中國,否則無從真正認識這個世界。

作品簡介

書名:人類文明簡史:從中國看世界(上下兩冊)

作者:馮以浤

翻譯:張曼儀

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7月

「中學生應該學些什麼歷史?」之一

本系列文章:

譚家齊:數位時代的大學歷史系想有怎樣的新生?

梁偉傑:閱讀尋找真歷史

更多精采文章

  • 梁偉傑:閱讀尋找真歷史梁偉傑:閱讀尋找真歷史
  • 譚家齊:數位時代的大學歷史系想有怎樣的新生?譚家齊:數位時代的大學歷史系想有怎樣的新生?
  • 獻給母校拔萃男書院150周年之禮物獻給母校拔萃男書院150周年之禮物
  • 身體力行 承傳使命——專訪余達之孫女余皓媛身體力行 承傳使命——專訪余達之孫女余皓媛
  • 陳明銶:余達之建又一村 開香港風氣之先陳明銶:余達之建又一村 開香港風氣之先

0

本社編輯部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世界歷史中國歷史中學生人類文明簡史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馮以浤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自發生疫情以來,巴西大約有33萬3000人死亡,1300萬宗感染病例和1100萬康復病例。2021年4月初,巴西許多城市的醫療系統據報已瀕臨崩潰。(Shutterstock)
大中華視野

巴西應向東亞學習 遏制新冠病毒蔓延

作者: 盧兆興
2021-04-09
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表示,她將研究規管投白票的行為,但如何規管呢?(灼見名家製圖)
褚簡寧專欄

審查參選人資格抑或獵巫?

作者: 褚簡寧
2021-04-08
每個國家的所謂民主制度都有其弱點,沒有一個民主制度是十全十美的。(灼見名家製圖)
巾幗經綸

好文分享:什麼是民主?

作者: 葉劉淑儀
2021-04-07
自由和法治,是香港成為國際文明大都市的根基;司法的獨立,則是實現法治不可或缺的元素。(Shutterstock)
今天與時光隧道

如無司法獨立 香港文明衰退

作者: 丁望
2021-04-02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香港《基本法》附件一、二的修訂後,特首林鄭月娥(中)率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官員見記者。(亞新社)
灼見政治

人大常委會通過修訂《基本法》附件 譚耀宗:立法會參選人資格須審查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30

影片

  • 羅乃萱:新世代少挫折 不堪一擊 父母正向引導 關愛同行
  • 術數名家文相濡:五個玄機推測拜登今年有血光之災? 美國金融大動盪有分裂之象
  • 嚴浩:防新冠肺炎主動出擊 油拔法有效消除病毒
  • 曾鈺成:政改以往透過「循序漸進」已成絕路 以「愛國者治港」重新出發達至雙普選
  • 雷鼎鳴:拜登要扭轉特朗普對華政策錯誤合縱連橫、軍事力量、普世價值三招已經失效
  • 金耀基教授:中國快速崛起因擅於吸收西方文化 未來願景是建構現代文明強國
  • 譚耀宗:香港官員缺乏管治能力及政治判斷力 新形勢下需要什麼治港人才?
  • 施永青:靠反共與中央對着幹得票已成歷史 新選舉遊戲規則下政界如何自處?
  • 葉劉淑儀:反對派過去靠謊言、恐懼誤導選民 香港選舉制度大有改善空間
  • 術數名家文相濡:辛丑400年中國多災多難 2021美國呈現敗象 大陸剋制西方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中國究竟超越了什麼?中國究竟超越了什麼? 張建雄
  • 反制西方「三絕招」的辦法反制西方「三絕招」的辦法 張建雄
  • 好文分享:什麼是民主?好文分享:什麼是民主? 葉劉淑儀
  • 早並不知有今日  才會如此定當初早並不知有今日 才會如此定當初 施永青
  • 價格與價值價格與價值 譚寶碩
  • 送給老師最珍貴的禮物送給老師最珍貴的禮物 陳家偉
  • 寂寥天地有知音:錢穆與錢鍾書寂寥天地有知音:錢穆與錢鍾書 管仲連
  • 《書劍》的傳奇《書劍》的傳奇 陳家偉
  • 審查參選人資格抑或獵巫?審查參選人資格抑或獵巫? 褚簡寧
  • 談清代小說名著談清代小說名著 楊興安
  • 零議價反令業主傷心零議價反令業主傷心 湯文亮
  • 北京人說氛圍  再議土法煉鋼北京人說氛圍 再議土法煉鋼 丁望
  • 首版的一國兩制 是香港的最佳版本首版的一國兩制 是香港的最佳版本 施永青
  • 選舉制度是完善了?還是倒退了?選舉制度是完善了?還是倒退了? 施永青
  • 核桃芝麻粉 勞心者常食核桃芝麻粉 勞心者常食 朱鶴亭
  • 從會談互嗆看中美關係:拜登上任也回不去了  北京將反守為攻從會談互嗆看中美關係:拜登上任也回不去了 北京將反守為攻 朱雲漢
  • 《大學》一書的由來《大學》一書的由來 陳家偉
  • 世界閱讀日的反思世界閱讀日的反思 吳凱霖
  • 新疆棉事件給予外企的啓示新疆棉事件給予外企的啓示 謝祖墀
  • 中美阿拉斯加會談達成哪些共識?中美阿拉斯加會談達成哪些共識? 中美聚焦編輯部

推薦作家

  • 陳家偉
  • 海星
  • 洪蘭
  • 丁惠芳
  • 李文基
  • 靳杰強
  • 張玉峰
  • 楊興安
  • 許志榮
  • 胡孟青
  • 鄭楚雄
  • 黃錦輝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