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CCCW)主辦的「CCCW爐邊談話」(CCCW Fireside Chat)周三(28 日)假香港大學黃麗松講堂舉行,由CCCW 創始主任、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李成教授與新加坡常駐聯合國前代表、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前院長、現任亞洲研究所特聘院士馬凱碩教授(Prof. Kishore Mahbubani)對談,題為「除了輸贏之外,和平共處還有可能嗎?」(“Beyond Winning and Losing: Is Peaceful Coexistence Possible?”),兩位教授圍繞中美關係和國際形勢進行對話,馬凱碩認為,CIA(中國、印度和東盟)發展潛力巨大,21世紀將是亞洲的世紀。
楊榮文:藉著作和演講 馬凱碩擁有廣泛影響
執筆之時,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正在北京訪問,會晤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長王毅和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等。有分析認為,中方旨在向美方重申「底線」,尤其台灣問題,更是重中之重;美方則希望在11月美國總統選舉前,穩定中美關係,避免這段時間出現新危機,影響民主黨選情。
「爐邊談話」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邱騰華主持。他表示,馬凱碩在香港有很高知名度,他不但是新加坡傑出的外交家,而且一度常駐聯合國,是服務全球社會的國際外交家;馬凱碩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的創始院長,是出版過10本暢銷著作的傑出學者,他的真知灼見,受到全球智庫和意見領袖的重視,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便指馬凱碩「除了李光耀,沒有其他新加坡人透過著作和演講,擁有比他更廣泛的影響力」。
李嘉誠曾捐款1億新元
李成教授發言時,首先提及2007年馬凱碩為籌建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來香港拜會李嘉誠。李嘉誠知道來意後不到30秒,便答應捐款1億新元。然後轉換話題,提到馬凱碩的兩本題目相反的著作Has China Won?和Has the West Lost It?,以切合「除了輸贏之外,和平共處還有可能嗎?」的討論,問題是,中美博弈是一場零和遊戲嗎?
馬凱碩指出,今天全球正面臨百年未有之變局,因此人們要有巨變將臨的心理準備,然而在某些方面,為這些變化做準備變得更加困難,是因為過去200年引領世界的文明,正在以非常極端的方式迷失方向。他解釋,原來強調證據與邏輯的西方文明,現在西方卻在應該更理性地行事的時候,採取了非理性的行動。
他舉例說,過去80億地球人生活在193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如生活在193艘不同的船上,如今世界已經變小了。80億人就像生活在同一艘船上的193個艙房中,因此一個艙房感染新冠病毒,便會傳染所有193個艙房。他指出,最不理性的是,當這艘船因氣候變化要沉沒時,人們不是試圖拯救船,而是爭論誰的艙房更漂亮。
馬凱碩說,英文有個說法:「鐵達尼號要沉沒時,重新安排甲板上的椅子是沒有意義的。」這是非理性的,但這就是西方正在做的事情。
美國不理性發動地緣政治競爭
他直接指出,美國在地球處於危險之時,發動與中國的地緣政治競爭,是非常不負責任和非常不理性的。他說:「令人驚訝的是,西方有頂尖的大學、頂尖的智庫、頂尖的傳媒頻道,卻沒有人指出這是非理性的行為。」
馬凱碩指出,很明顯的是,歷史在本世紀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過去200年的常態,不會是21世紀的常態。例如100年前的1924年,一些歐洲人可以毫不費力地管理世界;10萬英國人便可以統治3億多人的印度。
100年前歐洲可以統治世界,而現在,歐洲的力量已經減弱。他舉出一個統計數字:1980年,歐盟GDP總和是中國的10倍,現在,歐洲的GDP與中國相若;到2050年,歐洲的GDP將只佔中國的一半。
馬凱碩說:「正常來說,發生這些巨大的力量轉移時,肯定應該尋找合理的調整方式和手段,但事實並非如此。這是他們(西方)不理性的另一個跡象。」
「非理性的第三個跡象,」他續說:「世界上任何社會、任何地方,最重要的優先事項都應該是改善本國人民的福祉。」矛盾的是,美國是地球上「最理性」的社會,但在美國底層50%人口的平均生活水準,停滯了30年。當務之急應該是照顧底層50%的人口,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別人身上,但美國說「一哥」的地位比人民更重要。他指出,「任何視『一哥』地位比本國人民福祉重要的國家,都是在作出不理性的決定」。
亞洲社會有深層次的文化聯繫
馬凱碩斷言,「亞洲世紀」的到來,是毫無疑問的事。他解釋,CIA(中國、印度和東盟)的人口總量佔到全球約四成,未來數十年,中國、印度和東盟的經濟體量仍有巨大增長潛力。雖然亞洲各國文明各不相同,但亞洲社會之間卻有深層次的文化聯繫。他以自己作例子,出生在新加坡,是印度教信徒。「印度教將我與印度10億人口聯繫在一起」;又如菲律賓,「一個天主教國家」,主辦東亞峰會時,卻上演了印度史詩文化節目《羅摩衍那》;「小時候,我媽媽經常帶我去佛教寺廟。 她說,印度教和(南傳)佛教非常接近。 所以,當我在中國、韓國、日本時,我參觀佛教寺廟,我感到一種聯繫」。他認為,亞洲社會之間存在着這些更深層次的文化聯繫,21世紀就是亞洲的世紀。
《聯合國憲章》為國際行為制定準則
馬凱碩認為,美國和西方列強送給世界的「最大禮物」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起草了《聯合國憲章》。《聯合國憲章》為國際行為制定了新的準則。在《聯合國憲章》之前,大國「接管」小國,某程度上是「合法」的,即使是美國也會這樣做,所以,美國向西班牙宣戰並征服菲律賓,那是舊的常態。現在,在《聯合國憲章》下,更多的小國沒有被侵略,因此,各國應該努力維護《聯合國憲章》精神及《聯合國憲章》的原則。
至於新加坡和香港的對比及其他問題,下篇再述,敬請留意。
CCCW爐邊談話系列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