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灼見名家 -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 -

香港野外六月賞蘭札記

香港野外六月賞蘭札記
5月開花的蘭科植物數量開始進入高峰期,但6月開花的蘭花種類卻減少1/4,似乎要回一回氣,待7月才進入全年的最高峰。
 
根據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KFBG)出版的 Hong Kong Orchids,1980及 A Guide To Orchids Of Hong Kong 2014 兩書的花期記錄,本港在6月份共有33種本地原生種蘭花正值開花期(附表一),由於其中有21種已在之前賞蘭札記介紹,恕不贅述。
 
 
短距苞葉蘭(Brachycroythis galeandra)又名短盔蘭(圖一),屬落葉性地生蘭,植株細小,花為蘋果綠及黃綠色,生長於草地、灌木叢林及山坡,一般生長在海拔200米至700米,但近年在海拔100米亦有發現其芳蹤。現時全港估計只有10個地方能發現短距苞葉蘭,估計在野外總數不多於250株。
 
短距苞葉蘭 (Brachycroythis galeandra)(圖一)
 
顧名思義,廣東石豆蘭(Bulbophylum kwangtungense)(圖二)在廣東一帶較為普遍,在本港原生豆蘭中植株最小,加上全花白色,在野外十分容易辨認。一般生長在岩石或草坡上,較耐旱。從前分布十分廣泛,曾是本港較易在野外可以發現的品種,但近年不少地方已經絕跡,要發現它們,可能要到較高海拔的山區或溪澗的較上游。
 
廣東石豆蘭 (Bulbophylum kwangtungense) (圖二)
 
建蘭 (Cymbidium ensifolium)又名四季蘭(圖三),花期由6月可延伸至12月,是國蘭的一種,屬地生蘭,一般生於於疏水的斜坡,縱使土地貧瘠,仍能生長。建蘭的花一般黃色,花瓣及捧心帶紅色,帶清香。建蘭以往在野外十分普遍,但隨着生境的改變及被濫採,數量已驟降,但由於其生命力頑強,相信在野外仍有超過一千株。
 
建蘭 (Cymbidium ensifolium)(圖三)
 
雲葉蘭 (Nephelaphyllum tenuiflorum)又名雞冠蘭(圖四),屬地生蘭,一般生長於叢林底或澗邊的岩石或泥土上,未開花時較難察覺。花淡白黃色,葉身綠色帶有淡紅大理石斑紋。在港島、新界及大嶼山海拔200至500米的地區均有發現,在人跡罕至的地方,更可同時在一個地點長有數十至近百的數量。
 
雲葉蘭(Nephelaphyllum tenuiflorum)(圖四)
 
苞舌蘭 (Spathoglottis pubescens)(圖五)是分布十分廣泛的落葉性地生蘭,植株成群散佈於空曠地方的草叢中,在郊野徑十分常見,故屬野外觀蘭的入門植物。花黃色,似溶化的牛油,故又名牛油杯蘭,在野外十分顯眼。苞舌蘭適應性高,生命力強,同一地點有百株絕不為奇,但近年由於城市發展,每多因維修斜坡而被沒頂,或是在人們清理雜草時遭割草機腰斬,十分可惜。
 
苞舌蘭(Spathoglottis pubescens)(圖五)
 
白點蘭(Thrixspermum centipeda)(圖六)屬氣生蘭,一般生長於海岸地區較高位置的岩石或灌木叢,全港只有五處地方曾發現其蹤跡,估計數量不多於250。該蘭跟曇花一樣,花期極短,只有3—4小時,故又名四小時蘭,但要欣賞白點蘭的花姿難度更高,因為曇花一年開三、四次花,但白點蘭一年只開一次;曇花一般在傍晚開花,白點蘭卻在清晨開花,至早上九時已經開到荼靡。
 
白點蘭(Thrixspermum centipeda)(圖六)
 
短穗竹莖蘭(Tropidia curiculigoides)(圖七)被列入瀕臨絕滅級別,全港只有五處地方曾發現其蹤跡,估計數量不多於50株,主要集中在港島。短穗竹莖蘭一般生長在海拔400—600米的斜坡林地,泥土帶有黏土、沙及有機物,未開花時,植株跟竹及棕櫚幼苗十分相似,故有可能低估了它的數量。
 
短穗竹莖蘭(Tropidia curiculigoides)(圖七)
 
白花蝦脊蘭 (Calanthe triplicata)、大序隔距蘭 (Cleisostoma paniculatum)、小小斑葉蘭 (Goodyera pusilla)、圓距闊蕊蘭 (Peristylus goodyeroides)被評為瀕危及極危的級別,野外較難見到,全唇盂蘭 (Lecanorchis nigricans)更屬傳聞中的植物,在野外發現更機會渺茫。
 
筆者撰寫本文時,正懸掛一號風球,是近10年來首次5月颱風襲港,根據香港港天文台的資料,2006年5月中已受颱風「珍珠」吹襲,2008年4月底颱風「浣熊」更偷步到來。今年颱風季節提早到臨,6月踏入颱風季節,大家到野外觀蘭時,謹記時刻關注天氣的預報,更需要小心警惕山泥傾瀉及山洪爆發的危險,欺山及欺水,同樣不可取。
 
(蒙 Michael Chan 借出照片,作者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