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台節目上和主持人討論香港的公共財政,提及特區政府的兩項主要收入──賣地和印花稅──都在萎縮中。導致這些困境的成因有些是外圍,有些是內在。舉例說,商業地產不景氣是全球現象,新冠疫情後, 新的上班模式導致寫字樓需求疲弱。我有朋友剛從紐約回來告訴我:縱使美股興旺,曼克頓的寫字樓空置率,仍然持續上升。
香港人影響不了中美關係,影響不了美國聯儲局減息,也影響不了中國內地的經濟。香港能夠做的,選項不出那幾個:投資高新科技,減少對金融和地產業的依賴;引入高才,補充人口老化和移民;發債以填補經濟轉型期的赤字;擴闊稅基,甚至有節制地加稅。上面這些選項,不少專家都曾經提出過,大家亦不會覺得陌生。
我個人特別支持引入高才,縱使很多人質疑新移民的歸屬感,但我覺得只要大家有合理的期望:10個新移民中,有兩個留下來投入香港的制度,為香港作出貢獻,已經很不錯了。
減依賴地產金融 港行業選擇不多
另一個經常被人提及的選項是投資高新科技,香港身處大灣區的對外窗口,背對深圳這個中國的創業之都,有好處亦有壞處。香港金融業的底蘊深厚,只要港元仍是硬貨幣,香港作為融資中心的角色,是不會輕易被替代的。但香港如果要培育自身的獨角獸企業,人才和本土市場,都比不上深圳。但要減少對地產和金融兩大龍頭企業的依賴,如果不是科技,又是什麼呢?醫藥?物流?文化?選擇實在不多。
轉型有代價 應誠實解說
我相信大家都接受香港需要求變,但香港的問題不是短期服一兩劑藥可以解決得到,更不是等9月聯儲局減息便天下太平。這求變的過程,會是漫長而且痛苦的。
特區官員背負「說好香港故事」這政治重任,往往未能或未敢誠實地向市民解說轉型要付出的代價,但市民這邊廂聽政府說香港有那麼美好,那邊廂謀生卻碰到很多困難,政府的公信力只會愈來愈弱。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