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在香港人緣很好,有「民間特首」之稱。近期他被許多網友罵,原因是他支持香港的填海造陸計劃。團結香港基金做了宣傳短片,呼籲市民支持政府的填海計劃,請劉德華擔任旁白。
劉德華欣然應允,這是他極少見的參與政治議題。儘管沒有露面,只有聲音演出,還是激起極大爭議。
對香港人而言,填海造陸並不是陌生事。1841年香港開埠,次年英國人就開始填海。起初並非缺地,而是建設的附產品。英國人在維多利亞灣建港口,挖出大量土石,就近傾瀉入海,既免運輸之艱辛,又能拓展土地,一舉兩利。
此後填海成為有意識的行動。政府修建港口、鋪築道路,各種公共設施的建設,經常需要填海。香港最早繁榮的街道,正是維多利亞灣南岸的西環和中環。政府在填海,商業組織和農民也填海,在那時代,當然不會有反對的聲音。
香港填海造陸達到高潮,是在1960年代。那時香港人口劇增,經濟繁榮,工業園區勃勃而興,房地產業也興起。填海伴隨着香港經濟發展。香港歷史上一共填海約7000公頃,佔已開發面積的26%,容納了70%的寫字樓和27%人口。
沒有填海,不會有國際金融中心、會展中心、紅磡體育館、港澳碼頭、啟德機場等標識性建築,很多人熟悉的葵涌、荃灣、屯門、尖沙咀等地點,也不會存在。不誇張地說,沒有填海,就沒有香港的繁榮。
環保思潮興起 主張保護海港
1997年回歸以後,香港填海造陸的步伐大大放緩。原因是1990年代起,香港環保思潮興盛起來,反映在填海領域,是1995年保護海港協會的成立。該協會成立之宗旨,正是對抗填海對維港的威脅。
環保主義者四面出擊,廣加宣傳,獲得市民廣泛同情。其中最重要之役,是他們在1996年徵集到17萬公眾簽名,阻擊了一項政府支持的填海計劃,並將一份法律草案遞交到港督彭定康手裏。
1997年6月,最後一次香港立法局會議通過《保護海港條例》,使之成為日後填海的主要障礙。一旦有填海,環保主義者可依法起訴,漫長的訴訟程序,足以將一般項目拖死。即便有府支持的填海項目,他們也有勝訴機會。
2004年,香港終審法院推翻灣仔北填海計劃,從法例上確認「填海三原則」:須有逼切及淩駕性的當前需求,沒有其他可行辦法,並對海港損害減至最少。嚴格來說,幾乎所有的商業填海都可以用「三原則」否決。政府想填海,須取得環保團體同意。環保主義者大獲全勝。
2004年是香港填海史的轉折年。1995年至2005年,香港每5年造陸面積尚有500至700公頃,2005年至2009年,5年間造陸總面積銳減至不足100公頃,跌幅超過80%。2010年後,香港造陸面積減至每年不足1公頃,聊勝於無。香港填海造陸幾乎完全停滯。
也許並非巧合,2004年起香港樓市從谷底反彈,開啟新一波的牛市。這14年來,香港房價上漲四倍多,漲幅和內地一線相比也許不如,可對於房價原本就很高的香港而言,實在高得嚇人。
重啟填海 紓緩樓價升勢
近兩屆香港政府推出多項政策,徵收空置稅,增加住房供應,希望能緩解房價上漲趨勢。其中最重要政策,正是重啟擱置十多年的填海造陸。這一次,香港政府放棄維多利亞港這個不可能贏的戰場,選擇外海的大嶼山島。
大嶼山島是香港最大的島嶼,面積比香港島足足大一倍多,只不過全島以山地為主,少有平坦的地塊,所以較少開發。大嶼山島離香港島稍遠,和新界很近,目前已有青馬大橋相連。
該島西側是香港國際機場,也是早些年填海造陸的產物;現在政府計劃在大嶼山島東側大規模填海,建立新的市鎮。再通過大橋或隧道,把大嶼山島和香港島連接起來。新界、香港島和大嶼山島三大單元從此連結在一起。政府將此項計劃命名為「明日大嶼」,寓示着大嶼山島將進入全面開發時代。
「明日大嶼」的填海計劃為1700多公頃,目標容納26萬至40多萬住屋單位,供70萬至110萬人居住。(目前香港人口為742萬人)不得不說,這是一項非常宏偉的計劃。
近些年香港房價猛漲,許多產業北上,民眾收入得不到提高。香港政府推出明日大嶼,得到相當多民眾支持。尤其經歷過黃金時期的中年老人,富有遠見的商界,他們都對這一計劃充滿期待。
團結香港基金是前香港特首董建華成立的民間智庫組織,多年來一直在推動重啟填海。他們甚至主張,1700公頃的大嶼填海項目,實在太過小器,還應當擴展至2200公頃。他們請來劉德華擔任節目旁白,也是看中劉德華代表的香港精神。
劉德華代表香港 藉以宣傳填海
劉德華是土生土長的港人,幼年在農村生活,少年進入城市,見證了香港的成長和偉大。劉德華住過籠屋,打過零工,一步一個腳印成為影視巨星,他的事跡是很多年輕人的榜樣。
而最近20年,香港正在失去原來的光環魅力。土地昂貴,房價高企,就業機會也在減少。香港需要注入新鮮血液,最重要的正是土地資源。
劉德華在宣傳片說,香港曾經走得很快,近些年外面世界愈走愈快,香港反而慢下來。「上不到車,租不起樓」,讓人看不到希望。
「如果要長遠紓緩住房問題,東大嶼大規模人工島方案,看起來比較可取,可能有人說填海造地需要很長時間,但我認為,不應該因為時間問題而猶疑,相反只要值得做,就應該抓緊機會,馬上做,縮短等候時間。」這部宣傳片的名字叫《讓下一代看見》,可見推動者之逼切。
環保主義者反對明日大嶼,理由是什麼?正如他們以往的抵制,這一次他們舉出的理由其實也差不多。
反對填海 憂破壞自然環境
首先是環保問題。他們認為填海破壞自然環境,影響海洋生態,令中華白海豚等海洋生物無處棲息。這樣的說法太沒說服力了。不管以往填海造陸,還是政府新開工程,珠港澳大橋建設,環保主義者都拿這套理由反對,這招致很多人反感。
當然,政府也承諾建設生態海岸線,力求將環境影響降至最小。漁農也會得到補償,這減少了一些阻力。以環保之名反對填海,這套說法除了在年輕人那裏流行,其他人已經很難接受。
其次是方案問題。環保人士稱,香港有廢棄工業用地和閒置農地供開發,為什麽非要填海不可?他們所指之土地,在香港被稱棕地,大概4200公頃。面積不大,位置分散,權利狀態還很複雜。
棕地屬於不同規劃,幾乎沒有調整空間,政府一談「開發棕地」,居民要求高價補償,生出無數訴訟,開發進度非常慢。況且大量棕地並非廢地,它們作為貨櫃堆場、停車場、汽車修理場等方式存在,對香港這樣的港口城市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環保人士為保護海洋,還鼓動政府將拓地目標指向農村。新界有大量農村舊宅,法律上稱「丁屋」。丁權和丁屋更複雜,他們的權利清晰明確記載於特區《基本法》的丁屋和地契條款,幾乎不可動搖。
環保人士鼓動政府「動」丁屋,分明是提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旦政府真要實現,恐怕到時他們會第一個跳出來,聲稱要保護郊野風光和農村傳統文化。多少年來,環保人士正是這樣抵制對香港郊野公園的開發。
發展新界北 可連接深圳
香港確實有地可拓,即新界北部。這裏是低緩的平原河谷,所需基礎建設量小,開發難度小。新界和深圳只有一河之隔,很容易承接深圳的產業外溢。倘若港深融為一體,無論對深圳還是對香港,都將起到如虎添翼作用。
環保主義者贊成這個開發方向嗎?很顯然,難度會比填海造陸大幾十倍,現實利益糾葛也非常複雜。選擇到外海造陸,避開產權衝突,這是政府官員更願意看到的選項。在香港拓地,沒有政府高層積極推動,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
選擇在大嶼山有幾個好處:首先避開維多利亞港,避免環保人士全力圍剿,減少對市民的影響刺激。這足以確保未來幾十年填海工程順利進行。其次,跳開內海,到外海造陸,造陸空間將無限放大。最後,大嶼山西有國際機場,東側再建新市鎮,將使香港第一大島得以開發,全港擁有更多經濟單元。
填海造陸的成本很高,不過相比其他選項,考慮到時間成本、成功可能性,填海也許是個好選擇。香港經濟要發展,需要更多土地;香港從來不缺土地,只要制度自由,它的現有土地和潛在土地,還有非常多。香港經濟的未來,完全取決於它的制度。
原刊於人文經濟學會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