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仍是特首參選人的李家超,出席特首選舉電視答問會,有市民詢問:「回歸已25年,為什麼大部分文件,仍以英文書寫,而不改為中文表達?」李家超回答:「根據《基本法》,中文是法定語言,同時也可以用英文。對於香港,使用兩種語言,讓大家都知道內容,也是好事。」
細心思考,這回應並未對準提問核心。市民的潛台詞是英文在回歸後,仍在社會上佔主導地位,契約、公告、專業場合等,依然以英文為主、為依歸。所謂雙語並行,始終未落實處,至少在大眾心目中,英語是上流的,是代表精英的,亦是象徵管治的。其實,隨着國家國力提升,中文作為一種軟實力,在世界上日益重要。如管治階層沒意識先在教育方面,確立「中主英輔」的語言政策,繼而輻射至社會各層面,本港長遠會脫軌於國家發展的步伐。
當今世界局勢促使中文成為主流
今後國家的發展絕對是光明的。經濟上,我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率的貢獻,長期在30%左右,且已連續15年位居世界第一;現時亦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大的貿易伙伴。類似的正面經濟數據俯拾皆是。
同時,我國的國際影響力也愈趨舉足輕重,單論我國參與聯合國事務,已可見一斑:我國是聯合國會費與維和經費的第二大攤分國,長久以來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和改革,以實際行動維護聯合國權威和憲章精神。
伴隨着我國強勁的政、經崛起,與中國人溝通交往或做生意,說中文、用中文定立合同是理所當然的。5月初,美國眾議員萊恩便公開預示,在接下來的10至15年,美國人可能要說中文。雖然他站在敵意我國地位躍升的角度來發議,但依當下勢頭來說,他所擔憂的,並非不無道理。
必須降低英語的地位
我國強勢振興,肯定是不可逆轉。然而,香港教育對中文的重視程度,非但沒有相應提高,反而有「開倒車」的苗頭:即使教育局不鼓勵英文中學以外的中小學,採用中文以外的教學語言,但現時不少中小學卻以各種理由「打擦邊球」,改用英語授課,家長亦樂見其事而爭相報讀。教育局對這現象竟然聽之任之,令中小學的教學語言比前更混亂。
真正有遠見的教學語言政策,必須以降低英語地位為前提,繼而確立中文的主導威信。或者說重視中文,也不一定要採「一升一降」為方針。在其他地區,兩者也許真的沒有必然關係,但在香港,那是毋庸置疑的。因為歷經一個半世紀殖民,港人對英文已是深植骨髓地敬畏。如不先破後立,任何改革都會徒勞,母語教學便是前車之鑑。
具體施行,可參考內地高考。國內教育同樣看重英文科,但學生偏科問題不算嚴重,究其原因:高考是計算各科分數總和,個別科目不以合格與不合格論。就算中英數佔比略高於其他,亦因着3科並列,而不存在單一科目主宰全局的弊病。
為西方融入中國作準備
就當前國際氛圍,淡化英文或者可看到不一樣的世界。近期幾個英語國家處處針對我國,試圖迫使我國繼續卑微屈從,才能融入西方圈子。可是,這對今日的我國來說,絕不可能。
中西無可避免地博弈,香港首當其衝成了磨心,官員被外國制裁,甚至有政治領袖遭蘊釀沒收海外資產。李家超競選辦主席團成員葉劉淑儀,5月初被問及,特首如受制裁不能去美國,對香港的影響。她表示可拓展東盟及阿拉伯世界。這固然高瞻遠矚,配合國家的大戰略,但在社會上未見漣漪,最少在教育上配套有限。
其實,以我國綜合實力,未來趨勢不會只是我國尋求與西方融合,而是世界需要適應與我國相處。適逢其時,港人目光不可一直僅限於英語世界,應對自身語言、文化有自信,捕捉其他正積極尋找契機與我國接軌的市場、國家,開發新機遇、搶先確立新規則。為此,教育自然需要提前部署。
總括而言,教育不是今日種樹,明天收成,必須有前瞻性。現在正值政府換屆,是時候摒棄舊有包袱,以新人事,展現新作風。未來可預示環球發展重心,將向亞洲、非洲轉移,這些新興地域的影響力會一併與日俱增。香港教育應主動跟上國家節奏,為爭奪國際話語權,及早培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