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00餘年,香港人要獲取新聞資訊,其中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到報攤買報。香港和澳門的報攤一般俗稱「報紙檔」,今天的「報紙檔」不僅賣報紙雜誌,還售賣利是封、瓶裝水、原子筆、乾電池、手機增值卡、香煙和打火機,儼然就是小型的「便利店」,而早年的香港,「報紙檔」和「煙仔檔」是分開經營的;煙仔檔也兼賣生切煙絲、捲煙紙,也賣比較講究的「朗臣」(Ronson)打火機。
今天,人人都有部大屏幕的智能手機,瀏覽新聞資息只須動動手指,報紙檔逐漸成為夕陽行業。但百年來,香港的報紙檔售賣紙媒的角色,有其獨特一面,BBC記者蔡曉穎更認為,香港報紙檔的興衰,甚至與「新聞自由度」有關,且聽她娓娓道來。
蔡曉穎引述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副研究員莊玉惜博士所著《街邊有檔報紙檔》一書指出,香港第一個報紙檔誕生於1904年,當時是英文的《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為了擴大讀者群而設立的,香港最早四個報紙檔都由《南華早報》設立。值得注意的是,《南華早報》創辦人之一謝纘泰是「革命黨」,楊衢雲的「輔仁文社」他也是創辦人之一。因此,謝纘泰辦報,目的之一就是要支援革命,而清皇朝也在1911年,即香港出現報紙檔後7年被推翻。
1935年,港府修例容許路旁的屋宇建「騎樓」,不少業主改建住宅,遂令樓下的行人道變得「有瓦遮頭」,繼而在「騎樓底」出現賣報的攤位,這種賣報的攤位從此便被稱為「報紙檔」。
蔡曉穎引述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榮休系主任梁天偉教授所著《數風流人物——香港報人口述歷史》中,有一篇與前《天天日報》社長韋基舜的對談。韋基舜提到,當年茶樓門口的報紙檔有「租報紙」服務,甚至出租「寫真集」。
韋基舜說:「喝茶時八至十個人一桌,大家一起傳閲同一本寫真,看完就還給報販,不帶回家。報販也喜歡這種模式,因為賣一本只能賺一次錢,每一次租完可以『回尾』!」
當年租報紙價錢能買一碗白粥
蔡曉穎引述資料,指1960年代,報紙每份售價1毫,報販拆賬得收入3仙;租報紙每份每次「斗零」(5仙),收回可再出租。按當時物價,租報紙一次價錢,能買一碗白粥或一根油條。
2020年,香港中英文報章售價每份8至12元不等,比粥店的白粥或油條都貴。
香港政府規定,報紙檔除了報章雜誌外,只許售賣紙巾、香煙、打火機、香口膠、糖果、涼果、乾電池、原子筆、瓶裝水、小飾物、利是封和流動電話增值卡共12種商品。
1970年代,香港報攤出現「拍拖報」,每天下午2時過後,兩份報紙搭配出售,以求把報紙快些賣掉。「拍拖報」直至最近十多年才隨着報業萎縮,報紙檔衰落而式微。上茶樓一邊品茶吃點心,一邊讀報,是多年來許多香港市民的習慣。
蔡曉穎指出,二次大戰後,《星島日報》、《華僑日報》和《工商日報》為香港三大中文報章。1960年代,《成報》成為香港銷量第一中文報紙,當時曾有報人以「印銀紙」(印鈔票)來形容《成報》的賺錢能力。但1959年查良鏞創辦的《明報》、同期創辦的《天天日報》和《東方日報》漸漸崛起,挑戰《成報》的地位。
蔡曉穎引述香港報業公會刊物,指出1960年代也是晚報的黃金時期。《星島》、《華僑》、《工商》、《明報》等均創辦晚報,還有《新晚報》。另外,同期「馬經」、「狗經」盛行,既有報章加設相關版面,也有單獨發行。各大報娛樂版以至單獨發行的娛樂報章也在此期間問世。
香港報業發展的黃金時期
1980至1990年代是香港報業發展的黃金時期,隨着中英兩國開始談判1997年以後的香港前途問題,報紙報道的重點也從中國內地政治轉移到港聞和中港新聞上。
蔡曉穎引述統計資料,指1990年代香港共有2500個報紙檔,中文日報18份,英文日報兩份,最繁忙的報紙檔每天可售上千份報紙。
報紙檔不只賣報紙,還出售各種雜誌,本地漫畫,以及很受年輕人歡迎的日本漫畫。上世紀七十至九十年代,《兒童樂園》、《小朋友》曾是很受歡迎的兒童雜誌。
1972年香港紅磡海底隧道通車,1980年地下鐵路(現稱港鐵)尖沙咀至中環段通車,改變九龍半島與港島之間的交通格局,上下班時間縮短,渡海小輪服務萎縮,是導致晚報衰落的原因之一。
1995年,黎智英創辦《蘋果日報》,一開始便用優惠券方式變相將5元一份減價至2元一份,引發《東方日報》、《成報》、《天天日報》等先後加入減價戰。《蘋果日報》全彩色印刷、創新的版面編排,以及新鮮的報道手法,不僅吸引其他報章效法,而且導致多份傳統報章包括《華僑日報》、《星島晚報》、《新晚報》和《香港時報》接連停辦。
《蘋果日報》改變香港報業格局
《蘋果日報》創刊首日售出高達22萬份,被廣泛認為改變了香港報業格局。但此後爭議不斷,被批評報道煽情和濫用「狗仔隊」跟蹤採訪對象。
2000年前後,免費報章陸續在香港出現,到2010年已變得很普遍,直接衝擊報紙檔的盈利。這些免費報紙包括《都市日報》、《頭條日報》、《英文虎報》、《am730》、《晴報》、《爽報》及重新出發的《新晚報》等。
然而好景不常,《爽報》於2013年10月停刊;《新晚報》2014年3月再次結業;《都市日報》自2013年7月起數度轉手,2019年12月紙本停刊,2020年6月恢復網站與社交媒體運作,但只刊登簡訊與專欄。
星島的《地區星報》也被改成《星島日報地區報》,從周報變成月報,2018年8月最後一次出版。
目前香港免費報市場只剩《頭條日報》、《英文虎報》、《am730》、《晴報》和大公文匯傳媒集團2018年起出版的《香港仔》。其中,《am730》是唯一不屬於任何報系的免費報紙。
香港中文大學2020年的一項調查指出,超過70%香港人透過智能手機應用程式來接收新聞資訊。傳統報章經營日見艱難,「網媒」如雨後春筍出現,都壓縮了傳統報紙的生存空間。
諷剌的是,報紙檔的另一個商機卻是銷售所謂在內地被「禁」的書籍。這些書籍談的都是內地官員「貪污腐化」、中共內部「權力鬥爭」,以至「中共領導人私生活」等,然而內容良莠不齊,真假難分,買家也多半是內地遊客,尤其是2003年內地遊客赴港自由行實行之後,有報販說,高峰時每個月能賣1000到2000本左右。
不過,自從銅鑼灣書店負責人林榮基等被內地執法人員扣押,特別是《港區國安法》生效後,這種「商機」似乎已日薄西山了。
香港目前只剩約390個報紙檔
據立法會2019年初會議紀錄,香港目前只剩約390個報紙檔。
2020年8月,警方搜查《蘋果日報》報社後,報紙檔一度出現「小陽春」,一些市民排隊購買《蘋果日報》,但這只是曇花一現,難挽報紙檔的衰落。
有報販坦言,香煙銷售如今佔報紙檔營業額的七成,報紙只佔不到一成。於是有報販向政府請願,要求准許報紙檔售賣手機充電器、纜線,還有飲品等。
正如莊玉惜所言:「要是報紙檔從香港消失,那會是一大憾事」;「報紙檔是香港街頭風景線的一部分,有人覺得報紙檔都很凌亂,但其實亂中有序。這也是讓香港與眾不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