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風暴中的理性

風暴中的理性

「水清石自見,心平世事明」,愈是烽煙四起,愈要維持客觀冷靜,方能看透形勢,分清敵友,把持原則,明辨是非。

管仲連 作者: 管仲連
2019-10-08
火鳥縱橫

標籤: 二次大戰情緒沙漠之狐蒙哥馬利讀書隆美爾
在這個烽煙四起的關頭還慢條斯理地談讀書──真是莫名其妙,不知明天會怎樣,還談什麼讀書!(亞新社)
在這個烽煙四起的關頭還慢條斯理地談讀書──真是莫名其妙,不知明天會怎樣,還談什麼讀書!(亞新社)
0
SHARES
1.3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明 · 董其昌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幽壑內營,立成鄄鄂。」

「不行萬里路,不讀萬卷書,欲作畫祖,其可得乎?」

宋 ·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

還談讀書?

在這個烽煙四起的關頭還慢條斯理地談讀書──真是莫名其妙,不知明天會怎樣,還談什麼讀書!〈筆者寫這句話的時間是2019年9月30日晚上11時11分於香港〉。

更兇險時空的經歷

正是在此不知是「兵荒馬亂」抑是「草木皆兵」之際,不得不談讀書。

為什麼呢?

且讓我敘述另一個人在另一個更兇險時空的經歷(這也是我透過讀書得知的,且是50年前讀的書──回憶錄和傳記。)

傳主是二次大戰的英國名將蒙哥馬利,臨危受命在北非擊退納粹德國的長勝閃擊名將「沙漠之狐」隆美爾。此君雖被稱為「英國雄獅」,但外形及眼神容貌卻更似一隻獵犬,中等身材,冷靜精練,目光銳利,思想清晰周密,表達簡潔有力。(我的商業英文是細讀他的回憶錄學來的。)

二次大戰開戰以來,德國以閃擊戰模式迅速横掃歐洲,法國全軍投降,英國遠征軍差點全軍覆沒。英國一島孤懸,而美國又採取觀望狀態,為私利伺機而動(跟現時美國沒什麼差別)。

及至1942年,德意聯軍已把英軍由北非西岸沿地中海追殺至開羅,若一舉下城,德意聯軍便能夠控制蘇伊士運河,期與迂迴遠襲東南亞的日軍連接。若成功,東南亞及中東油田便盡歸「軸心國家」控制,蘇聯和美國勢必龜縮本土以求自保,天下三分,德日意聯盟之實力地位便等於三國的曹魏了。

當此危急存亡之際,在陸戰前線力阻狂瀾的兩位將軍便是蒙哥馬利和史林姆。前者在開羅城外一舉擊退「沙漠之狐」隆美爾,且乘勝追擊,收復整個北非戰線,更強渡反攻意大利。後者則由印度出兵反攻緬甸,粉碎日軍在熱帶雨林長勝不敗之「傳奇」。能夠成功阻止德日連結以致改變世界局勢的因素雖有其他多個,但這兩位前線指揮的將軍實居功至偉,起關鍵作用。

至於蒙哥馬利指揮的北非阿拉曼之役,更是盟軍節節敗退中,一次很關鍵性取勝,自此形勢逆轉,由節節敗退轉為節節勝利,逐步於歐洲東西線及太平洋戰區反攻,終逼降軸心三國,結束二次大戰。

北非及西西里兩場反攻大捷之後,邱吉爾把蒙帥調回英國主持正面反攻歐洲,後出任諾曼第登陸戰的盟軍陸上部隊統帥,即1944年6月6日的「大統帥戰役」Operation Overlord〈D-Day 「碧血長天」〉。 此戰役乃人類戰爭史上最大規模登陸戰,盟軍調集了36個師於英國南部,渡海強攻法國的諾曼第,盟軍總兵力達288萬人,其中擔當主力作戰的陸軍共153萬人,而守方的德軍兵力為138萬人。除陸軍之外,海軍投入作戰的軍䚀約5300艘,登陸艇4126艘,運輸船5000艘,而空軍派出飛機共13700架。

納粹德國的長勝閃擊名將「沙漠之狐」隆美爾。(Wikimedia Commons)

作為153萬人的總司令,指揮渡海強攻搶灘登陸,肩負責任無比艱巨,而對手更是德國名將隆美爾,非省油之燈。且不管戰略戰術兵法謀略,單是策劃及運籌已是難以想像的繁重。

試想一下,要把數十萬人在一天之內集中運往幾個海灘,迎着巨大砲火登陸建立灘頭陣地,由其事前策劃之周密精確及臨陣指揮之鎮定果斷,可見蒙哥馬利之才具能力和頭腦意志。

然而,在整個二次大戰中,蒙哥馬利卻幾乎做到每晚皆能熟睡,並下了嚴令,若非緊急情況,不要半夜叫醒他。雖然這跟他的周密策劃和組織有關,以致各部皆能依計行事,即使臨陣有變,亦早有後備方案應變,但在數年烽火之中,且置身瞬息萬變的戰陣,亦能一睡到天明,可見其心性素質。

他有此名句──「指揮官必須在戰爭開始之前就決定好仗應該怎麼打,然後再決定如何使用所指揮的軍隊依計而行。他應該自開始就讓敵人依着他的鼓聲跑,而不應讓敵人牽着鼻子走。」

說來容易,但要真的做到,卻絕不容易。據他自述,他之能夠事前審度及推斷形勢,以及酣戰中安心熟睡,全因他能夠「抽離」,他用的是 Detached。

他的「抽離」方法有二:實際的和精神的。他的指揮總部人數不少,但他把總部的日常管理交付參謀長全權負責,他另設一部拖車,作為他的辦公室和睡房,與總部保持距離,為自己留下冷靜思考的空間,這是實際的「抽離」。精神方面,便是透過閱讀來「抽離」,且是一些與當前軍務無關的文史書籍,以維持頭腦心智的平靜和分寸感 Sense of Proportion/Perspective。

蒙哥馬利雖被稱為「英國雄獅」,但外形及眼神容貌卻更似一隻獵犬,中等身材,冷靜精練,目光銳利,思相清晰周密,表達簡潔有力。(Wikimedia Commons)

應理性主導情緒

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 甚至乎關乎成敗生死的部署和修養。寫到這裏,我之所以強調讀書,大概不解自明了。一位置身戰場的將軍尚要保持客觀冷靜,我們更應理性主導情緒。

若能「生平清如鏡」,自能觀照一應人事紛紜,洞明世態人心,也清楚明白自己的心事和真正的需要訴求。

「水清石自見,心平世事明」,愈是烽煙四起,愈要維持客觀冷靜,方能看透形勢,分清敵友,把持原則,明辨是非。尤其置身複雜亂局,更要了解清楚各方的真面目、真企圖、真目的,不能輕信煽情的高言大義,應撥開言語的帷幕,從發言者的動機及利害所在入手了解。若不能「抽離」以求靜觀慎思明辨,而任由情緒主導的話,很容易變成人家手上的棋子,甚至乎「猴子」,任人利用和玩弄。

不是「猶豫不決」、「多謀寡斷」,而是「靜觀天地、截斷中流」,先判後斷 ──「判斷」是行事為人的關鍵元素,而要能作出明辨是非,分清敵友的明智判斷,不妨效法蒙哥馬利的「抽離」,為己為人,保持理性,選擇真正有效的方案。便如蒙哥馬利臨陣作戰,務必很Surgical (如外科醫生做手術)地判斷行動,堅定把持慎思確立的「戰略企圖和目標」Strategic Intent And Objectives 以及長遠全局「總體方略」Master Plan,制定周密而彈性的「戰術計劃」Tactical Plans, 並部署相應而機動的「運籌及後勤組織」Operational Organization。最忌情緒用事,又或戰術得失主導,離棄了戰略意圖和目標。戰術千變萬化,隨機變動,但萬變不離其宗,機動不只求快,亦要維持「戰略性機動」Strategic Maneuvering的原則。

讀書便是戰略性的行動;多讀書,深讀書,便能「清明如許」 ── 這是讀書的第一義。至於董其昌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以求「幽壑內營」,容得下天地,又或自有天地在抱,若莎士比亞的「天地皆我舞台」或約翰‧衛斯理的「天地皆我講台」,則留待下一篇文章探討。

更多精采文章

  • 香港青少年焦慮感高、幸福感低對家長及老師的啟示香港青少年焦慮感高、幸福感低對家長及老師的啟示
  • 戰後初年的香港戰後初年的香港
  • 錢賓四先生:一個中學教員躋身大學講壇錢賓四先生:一個中學教員躋身大學講壇
  • 黃蓉逼人抬轎黃蓉逼人抬轎
  • 司徒華的書房司徒華的書房

0

管仲連

獅子山人,屋邨長大,年過花甲,猶懷赤子之心,滿腦古怪念頭,血氣不減青年時。雖酷愛學海玩潮,惟不作壁上觀。30多年前,以民生改革之心,創業營商,集資數百億創建劃時代之業,却因堅持理想,忠厚待人,兼勢孤力薄,難敵北美大鱷與奸人內外串謀陷害出局,繼遭受洋人「白色暴力」及「種族歧視」之欺凌逼害,唯志氣昂揚依舊,堅持信念,因深信公道自在人心,且向來求為不求有,但開風氣不為師,故失而不惜,敗而不潰。更因多年廣結商緣,多交道義,故能整合陣容,捲土重來,推動生態產業。(幸非英雄,故不為浪花淘盡;一笑)。 此外,際今大時代、大變局,心感腦動,忍不住再次揮筆結緣,推心置腹,笑談古今 ,共振布衣,吟嘯江湖 !
View all posts
標籤: 二次大戰情緒沙漠之狐蒙哥馬利讀書隆美爾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認為,校園多元共融計劃就像一個交響樂團,最終目的很簡單,就是讓每個聽眾聽完之後會為此鼓掌、覺得感動。
灼見教育

段崇智:學生須學習負責承擔 校園戮力多元共融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6
香港今年首次被剔出美國傳統基金會「經濟自由度指數」評級,與澳門一起列入中國評分。(Unsplash)
灼見報道

香港被剔出經濟自由度評級 政府指傳統基金會有政治偏見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5
葛來儀認為拜登政府沒有將中國標籤為「敵人」,為改善對華關係敞開了大門。(灼見名家製圖)
國際觀

美智庫專家爆料:華府將鼓勵兩岸重啟對話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3
林行止指出,本地金融機構明顯很難在中、美之間作出選擇;香港註冊的銀行,已陷入進退失據的兩難困局,而當中以滙豐銀行的處境最艱難。(灼見名家製圖)
名家觀點

林行止:反制美國力度升級!一拍兩散共踐雙贏?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3
夏寶龍指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權要掌握在愛國者手中。這是中國共產黨提出一國兩制方針的初心。(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政治

深圳座談會討論改革香港選舉 夏寶龍重申「愛國者治港」原則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2

影片

  • 白先勇主講:文壇大師與崑曲相遇 回溯牡丹還魂之路
  • 金耀基教授:大學無法與社會分離不涉政治 校長要有堅持不能跟着學生走
  • 鄭赤琰教授:緬甸軍事政變提防美國顏色革命? 中國、新加坡擔當關鍵角色《灼見政治》
  • 黃錦輝教授:預算案百億推動創科成及時雨 河套區發展太慢將被深圳拋離《灼見財經》
  • 曾鈺成:罵共產黨?一般市民可以 治港者不能!《主席開咪》
  • 馮檢基:疫苗究竟打哪一款?選擇副作用低的!
  • 曾鈺成:完善選舉制度由中央主導 等於五步曲變一步曲?《主席開咪》
  • 雷鼎鳴:夏寶龍對香港治港班子劃出紅線 中央對港政策陸續出台 港人不要試底線《灼見政治》
  • 段崇智校長:學生越界須自我負責 大學不會放棄年輕人 重建校園多元共融《灼見教育》
  • 葉劉淑儀:回歸23年處處碰壁欠愛國者治港 選舉制度將有重大轉變《灼見政治》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K11快速應變  要俾個LikeK11快速應變 要俾個Like 胡孟青
  • 林行止:百無一用驚懼槍桿  積極平衡設法開源林行止:百無一用驚懼槍桿 積極平衡設法開源 本社編輯部
  • 第一名第一名 常霖法師
  • 蘭花攻略之賀年蝴蝶蘭復種方法蘭花攻略之賀年蝴蝶蘭復種方法 朱劍虹
  • 美國政府能從在華經營的跨國企業中學到什麼?美國政府能從在華經營的跨國企業中學到什麼? 謝祖墀
  • 公務員這座大山公務員這座大山 林沛理
  • 中美得人驚的變化中美得人驚的變化 張建雄
  • 林行止:反制美國力度升級!一拍兩散共踐雙贏?林行止:反制美國力度升級!一拍兩散共踐雙贏? 本社編輯部
  • 茶道今生之心無罣礙茶道今生之心無罣礙 文相濡
  • 馬雲「落馬」 網紅落井下石馬雲「落馬」 網紅落井下石 黃錦輝
  • 教子之方教子之方 釋證嚴
  • 國防大學劉明福:超越和戰勝美軍,建立國際軍事新秩序國防大學劉明福:超越和戰勝美軍,建立國際軍事新秩序 尹瑞麟
  • 艾利森、胡祖六:對華政策應以利益為重 勿感情用事艾利森、胡祖六:對華政策應以利益為重 勿感情用事 本社編輯部
  • 顏色革命顏色革命 陳文鴻
  • 屈家妍:與小朋友成長屈家妍:與小朋友成長 張灼祥

推薦作家

  • 陳文鴻
  • 王耀宗
  • 湯文亮
  • 譚寶碩
  • 鄭明仁
  • 黃氏
  • 白先勇
  • 呂大樂
  • 盧兆興
  • 彭泓基
  • 楊興安
  • 羅海雷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