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反對軍事接管最初只是和平示威,軍警也十分克制,衝突不多。軍方政策不變,堅持一年後再行選舉,對昂山素姬等的罪名初是輕罪,雙方大有談判餘地。形勢突然惡化,主要出自抗議轉為激烈,一方面到美國大使館求助,更有呼籲美國出兵緬甸;另一方面,示威的手法極似香港的顏色革命,衝擊警察,衝突擴大,形勢轉變為惡性循環,只待軍政府在內外壓力下投降,或引來強烈的武力鎮壓,結果示威抗議和平解決的機會便大大減少。
緬甸示威行動的激烈化,相信不是全國民主聯盟策動,因為領導層被軟禁,組織癱瘓,發動者便只有非政府組織(NGO),特別是由美國為首的歐美駐緬大使館資助、直接指揮的NGO,而不是緬甸本地的NGO。
細看示威近日的演變,令人懷疑是否美國把駐港澳總領事館指揮反修例運動的人員調往緬甸,策動又一場的顏色革命,他們可能駐在大使館內,或NGO,但分散在不同組織卻不會影響他們的指揮系統和效果。緬甸軍方一度禁制社交媒體,或正是針對美國對示威的指揮與發動。
不惜一切為圍堵中國
美國激化緬甸示威的目的很簡單:一是破壞昂山素姬領導的全民盟與軍政府談判妥協的機會。二是迫使軍警鎮壓,造成人命傷亡,使社會與軍方的對立無轉圜餘地,進一步引發更多的衝突。最後會迫使軍政府戒嚴,把軍政府目標的一年監管期演變成為真的軍事統治,取消一年後再度選舉,封殺緬甸民主的機會。
三是軍民衝突傷亡人數眾多,軍政府被迫全面鎮壓,美國便可以聯手盟國,制裁和封鎖緬甸,把緬甸這些年來的改革與開放全部破壞,走回閉關鎖國,把軍方從2003年推行的民主化進程完全破壞,使緬甸再沒法從政治困局中突破出來,也使得緬甸邊界山區的少數民族問題,只會惡化,不會改善,緬甸便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這當然是為了圍堵、封鎖中國!若緬甸的顏色革命成功,功便在NGO,不在被軟禁的昂山素姬等,全民盟的領導權便轉手,美國可掌握緬甸政局。作為美國的盟友,斷絕中緬經濟走廊的發展,中國便沒法從西南出印度洋。若革命失敗,也可封鎖緬甸,斷中國的出海路,也借少數民族的分離主義,搗亂緬甸,威脅中國西南邊境,更可乘機在泰國發動顏色革命,推翻當地軍政府,打擊中南半島與中國的合作。
美國是深謀遠慮,早有部署,而且是國際聯動,可以是全方位的攻擊。緬甸軍方可以怎樣應付呢?
原刊於《東方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