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鄧麗君歌聲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聲,她短暫而輝煌的一生銘刻人們心間。音樂劇《鄧麗君》在屯門大會堂首演,吸引了來自本港、廣州、杭州、四川的觀眾,滿座的屯門大會堂演奏廳。
音樂劇《鄧麗君》是選用內地著名劇作家沙葉新的作品版本,以鄧麗君的歌曲《海韻》開始,浪漫紫色的舞台設計及焦媛演唱,一下子就能令觀眾入戲,整齣音樂劇都深深的強調鄧麗君中國人的情懷。
劇中還揉入了80年代的片段,她的歌聲風靡內地,但改革開放剛剛開始,人們仍怕被懲罰聽靡靡之音,於是就有白天聽老鄧(鄧小平),晚上聽小鄧(鄧麗君)的說法,這種真實的再現令人感慨萬千。
事實上,鄧麗君一生遺憾是沒有能回內地開演唱會,在天安門廣場開一個20萬人的演唱會,1989年一場政治風波,把鄧麗君這個夢寐以求的心願徹底粉碎。而鄧小平也終生未能如願到香港走一走,看一看,名人與偉人都有遺憾,更何況我們這樣的普通人。
音樂劇毫不避諱的顯示,鄧麗君是被兩岸政治拉扯的人,儘管她自己並不想與政治拉上關係,所以音樂劇中有一個高潮就是舞台背面出現一個大大的月亮,鄧麗君在台前表白月亮不代表政權,不代表政府,只代表我對你們的愛,月亮代表我的心。
鄧麗君在生命的後期似乎是活出真我,在法國隱居與法國青年史蒂夫愛情對碰,領悟生命的意義,只可惜天妒紅顏,在泰國度假時客死異鄉,舞台上這一幕最讓人感動與惋惜。
女主角焦媛在整套音樂劇中的表演神似,模仿鄧麗君的講話及歌唱都十分到位,帶領觀眾穿越鄧麗君這位無法替代的歌唱巨星。音樂劇最後一首歌是《再見 我的愛人》,「我把一切給了你,不知哪日再相見。」是啊!何日「君」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