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孫中山致函謝纘泰善後

孫中山致函謝纘泰善後

——《楊衢雲家傳》(二):孕育共和與史堅如就義

尢列所著《楊衢雲略史》贊詞中有句云:「公何易而彼何難,公何優而彼何劣,公何巧而彼何拙」,以見衢雲,勇、仁、智之概,非其他領袖所可及。

楊興安 作者: 楊興安
2018-07-07
意氣揚揚

撰文:楊拔凡 圖片:楊興安提供

標籤: 中華民國孫中山楊衢雲輔仁文社遇害
楊衢雲先生置身革命事業,披荊斬棘,孕育共和,以為國人謀幸福。(香港社團在香港墳場墓地向先烈祭奠。)
楊衢雲先生置身革命事業,披荊斬棘,孕育共和,以為國人謀幸福。(香港社團在香港墳場墓地向先烈祭奠。)
0
SHARES
759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按:《楊衢雲家傳》原著者為楊衢雲堂弟楊拔凡(祖父同為一人1905–1989)於1955年撰寫。後於2010年交由新天出版社出版,並加上有關革命資料文章與舞台劇本《無名碑》。因該書短期內不會再版,今將原著分四章刊載。其中小標及註釋由楊拔凡四子楊興安撰寫。

兇徒乘清砲艇自廣州來,得手後,奔回艇上,急拔碇駛出港外。港當局得訊,知有清砲艇不清關星夜馳去,顯有干連,急遣警輪往追,不獲而返。以上衢雲遇刺情形,皆錦霞在生時口述。錦霞當時在現場,所述當比其他記述詳確。香港當局,以越境殺人,曾與清吏大開交涉。案發後,港紳某與團防局(即四環更練管理處)更練長某,涉有旁助嫌疑,一被停議席,一被遞解出境。

猝然遇害  極備榮哀

衢雲既遇害,同志為營葬於香港墳場。(俗稱紅毛墳)舉殯之日,同志戚友送者3000餘人。懼清吏駐港探報攝影認識,將來入國行動不便,送者不作行列,途上貌為行人,疏落散合,傍趨尾隨相送。既葬,墳地四週長方石壆,墳頭設方碑,碑上置綹形紋削頂石柱,示逝者生有勳勞死難之意(聞西俗如此)。碑上不為刻姓名,碑脚前下僅刻墳號數小字(6348),以俟革命功成,民主政府成立,再為移葬國內,議定其適當稱號,然後與姓名一同泐石。當年情形,其隆重堅信有如此者。

由致群劇社公演舞台劇「無名碑」時劇照。

孫中山時在日本橫濱,得衢雲遇害電訊,即向同志週知。是年(西曆)二月中曆初七夕,邀衆聚集,特為衢雲舉哀。尢列起而演說,將衢雲生平志氣出處大略,表明衆聽,又為之設論紀念,俾諸同志永遠不忘。孫中山除當時即出捐柬請會衆簽助為衢雲善後之用外,更出名為具訃音,發送海內外籌款以恤其遺族(見孫文當年西曆2月13日在橫濱致謝纘泰手札照片)。款數所得,以南非洲方面捐助為最鉅。衢雲旅其地時,曾向南非洲當局力爭,得廢除苛待歧視華僑法例,僑衆甚德之。錦霞隨父偕母與弟妹至其地,知南非洲方面捐款特多之故,其因在此。

衢雲殁年40,殁二年而有謝纘泰、李紀堂、洪全福廣州壬寅之役。又四年而有孫中山、黃興欽廉之役,以至鎮南關、黃花崗、武漢起義諸役,距其殁世,越時十載,而中華民國乃告成立。

披荊斬棘  孕育共和

衢雲置身革命事業,計自「輔仁文社」創立,以至遇害,亦足凡十年,披荊斬棘,孕育共和,以為國人謀幸福。家毁,身危,位讓,名沒,在所不介。信為挽救世之熱誠,乃能壯烈邁往,毫不苟私。使衢雲稍為自顧者,詎不能充官場,作買辦,閙黨派之爭耶。於今距廣州首義當年,適逾一甲子(當年亦歲在乙末),一代哲人,仍尚長眠無名碑下,將成歷史漏洞之奇蹟,能無感繫之。

謝纘泰於其所著英文本《中華民國革命秘史》」中,稱衢雲為諸革命領袖中最高潔之一個,尢列所著《楊衢雲事略》(按:應為《楊衢雲略史》)贊詞中有句云:「公何易而彼何難,公何優而彼何劣,公何巧而彼何拙」,以見衢雲,勇、仁、智之概,非其他領袖所可及。贊詞又有句云:「紀公者赤道之陽光而北極之冰雪也」,熱情豪邁,聰慧高崇,如見其人。

錦霞云,隨父在新加坡時,當地秘密社會,嘗召其父單人前往會所晤談。至則多衆集候,槍刀軍器雜陳,使父說要革命道理,不合,則無許生出。卒為其父說動。且以其父英武,膽識逾常人,足圖大事,乃咸願誠悅相隨,共為革命効力。其父歷險已多,遂忘險之何在。未被剌前,雖頗有風聞,但置不措意,遂卒告遇害云。

衢雲仁俠好義,樂於助人,尤好抱不平。逢外人有欺侮國人者,遇即趕前臂助。得說理者說理,置理於不說者,鬥擊亦所不辭,以是甚能得衆。辯說陳詞,容溫理晰,令人悅服。戚友遇有難題與外人交涉者,得其前往一言,無不迎刃而解。其姊言之,歷年港中大小報及書冊,亦屢常載及。殁後,家人移居香港荷里活道73號3樓,屋主念衢雲生時曾助解困難,廉收租值,迄家人遷寓廣州時,十餘年中,未稍增租(家姊隨接居該樓,即余等幼時常往之處也)。

楊衢雲百年祭時出版之紀念特輯。

衢雲武技,歷隨名師苦練多年,技相當精湛。年少隨伯父讀時,晚習漢文,既畢,即於灣仔寓內後屋,樑懸沙袋多個。人立其中,左右奔走搏擊,習練指臂耳目,深夜不輟。其姊言之。錦霞第四子近對余言,尚記幼時常在家內,取出外祖遺下所着(穿)鐵屐,置地下與其兄弟推弄為戲。謝纘泰亦言,衢雲武技可力敵十餘廿人,但外貌彬彬儒者。兇徒探知其武技湛深,故以衆往,乃敢下手。

衢雲幼小時,香港甚缺漢文教師,母遣使留讀虎門寨,後堅請來港,既至,母詰其故,對云,甚不欲讀「子曰」之書。母問其有何不好,則云:「子曰」而讀作「仔曰」,(東莞漢音)讀音已是不好,母乃不相強。此為其姊所言,惜余當時未(詳)問其姊嗣後衢雲在港讀英文抑漢文。衢雲稍長,知漢文之重要,晚上延專師課讀,師編冊日錄常用要字,註釋其解說與配用之。該冊其姊曾授余研習,後不知放失何處。謝纘泰曾出其當年結盟蘭譜示余,譜上衢雲簽書漢文姓名,字迹亦甚端整。

舅父劉德禎(劉蘇)言,衢雲由日本返港,有人言於香港警察司梅享利──即後任港督之梅享利(註12),謂衢雲為壞人,不應許留港滋事。梅嘗為衢雲少時夜讀教師,認衢雲為彼之好學生,非壞人,置不理,且反許領佩手槍自衛(此事七姊亦常言及),涉嫌旁助刺殺衢雲之某紳,據云是韋某,而探長(即上云之更練長)則吳老三。紳與探長旁助之動機,無非貪圖爵賞。

其姊云:廣州首義事發前,家人絕不知其行事,即輔仁文社之組織,亦托言自身為獨子,社員各人亦為獨子,組織乃在彼此照顧云。事發各乃愕然。衢雲任職招商局多年,頗有所蓄,嘗欲購園置宅九龍永居,手內更持有開平煤礦──(即日後名聞國內之開灤煤礦廠)股份,及後耗用於奔走革命,遂致蕩然(家姊賴以為活之開灤股份,亦是衢雲指導購買)。

記不清今年還是舊年,香港《華僑日報》登載革命當年事,云香港最早發售新文化書籍之荷里活道萃文書局,其東主亦為衢雲由南非帶領回港參加革命數人中之一人。余少時常往購書,識其人,溫顏中帶精警氣。向以為其人乃一基督教徒。今細閱南非洲興中分會會員照片其中一幅,中有一人頗像其人,但不知其姓名,以確定是否即萃文書局東主。謝纘泰子樹民云,手內尚保存各原照片,每照下均有印列所攝各人姓名,余以不便過擾,故尚未往尋看究竟。

史堅如被誘捕

錦霞曾力言,史堅如炸督署不成後,曾來港面其父。彼親眼見史堅如到家內與父細談。詎不見再至,旋聞在廣州被清吏殺害。據云,史堅如遇害經過,以彼當日所聞,並非如黨史所載,而實為史堅如之叔將堅如執送交清吏殺害。其叔為內地大紳,原有田產,炸督署後,清吏暗中查出為堅如所為,責令其叔將侄交出,否則受株連。其叔懼禍,念堅如還有兄古如,犧牲堅如,尚可保存兄嗣,因說詞遣人來港傳語堅如,謂清吏尚未發覺事乃其所為,宜急返鄉,簽立賣契,將田產出售,得款携以外遁。堅如一時不察,輕信其叔,逕返廣州,遂為叔執送清吏殺害。又言堅如有妹史三姑,陳少白與其相戀,反正時,少白在廣州正得勢,故對堅如崇報特厚云。此說有待考。

受命炸兩廣總督府之史堅如烈士。日人宮崎寅藏初見時譽之為美若天使。

錦霞言夔石(即陳少白)文筆甚佳,孫之漢文文件多出其手筆。謝纘泰云,夔石為人頗差。黨不睦事,多為夔石撥弄,甚至孫亦不滿其為人,曾有交囑對夔石之話,彼將之錄入日記中。又說到陳少白與《中國日報》……而未畢其詞。去年或今年之間(記不清何年)香港《華僑日報》載當年事,謂少白當年挪用報館公款,幾陷《中國日報》於倒閉,貽羞革命黨。後得黨人李某(李煜堂或李紀堂,記不清),出款支持,方免倒閉。謝末畢之詞,想指此事。

衢雲與孫中山及日本志士之合照,立孫左手旁之日人,滬一二八戰役後某年,上海澳洲歸僑報人周成貴出版之團結雜誌(UNITED CHINA 英文本),認出其人乃犬養毅(註13),即後任日本首相之犬養毅。既任首相後,其中國友人彭養光貽書,勸以力挽狂瀾,並剖陳兩國煎迫之危害。犬養毅覆書傳載中國報章電訊上,書中有云「老夫亦同此憂懼」,又公開發表意見,「侵華如吞炸彈下肚」。日本少壯軍人惡之,殺犬養毅,同時閣員數人亦被害,為當時日本國內一大事件。照片最後行獨立一人為宮崎寅藏。錦霞云,家寓日本時,宮崎常到訪父與孫伯。余早年曾讀宮崎寅藏所著《三十三年落花夢》譯本,書內首頁印有著者照像,後謝在報上發表該照片,故認識即為宮崎寅藏無訛。該書亦有述及衢雲遇害之事,稱衢雲為熱血男兒。

孫中山問及故友家小

武漢起義,孫文由歐返國經港,家姊(即衢雲胞姊)遺衢雲次女麗霞(時錦霞已出嫁,麗霞未出嫁)訪孫伯於英皇酒店,道候外,略言家況並及父恤葬事。孫向(之)說,上頭(指南京)之事,尚未知如何,且待看如何,再為辦理,並順問起佐芝長大如何。照此,孫當時似尚未盡忘故友者。

衢雲友輩中,余幼時過寡嫂家中,習聞何星儔,溫德之名,此外余育之,周昭岳二人之名,亦記曾聞及。又一人為牙醫李鰲。諸人除何星儔外,余均未識之。


本文由楊興安提供並加註釋及小標。

註12. 即第十五任港督梅含理。

註13. 此為誤寫,照片中無犬養毅。

本系列文章:

先烈楊衢雲 成就革命功業——《楊衢雲家傳》(一)

孫中山致函謝纘泰善後——《楊衢雲家傳》(二):孕育共和與史堅如就義

更多精采文章

  • 先烈楊衢雲 成就革命功業先烈楊衢雲 成就革命功業
  • 楊興安:中國革命史遺忘了我的堂伯父──楊衢雲楊興安:中國革命史遺忘了我的堂伯父──楊衢雲
  • 不朽中國魂與《無名碑》不朽中國魂與《無名碑》
  • 楊衢雲逝世120年紀念──興中會長楊衢雲的譽與毀楊衢雲逝世120年紀念──興中會長楊衢雲的譽與毀
  • 訪謝纘泰話當年訪謝纘泰話當年

0

楊興安

文學博士。曾任編輯、編劇,曾經教學,任明報社長室行政秘書,長江實業集團中文秘書。其散文被選為中學課文。著有《金庸小說與文學》、《浪蕩散文》、《現代書信》等多種著述,現為香港小說學會榮譽會長。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中華民國孫中山楊衢雲輔仁文社遇害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兩位哈佛學者就美國對華政策撰文,直言不應感情用事。(灼見名家製圖)
國際觀

艾利森、胡祖六:對華政策應以利益為重 勿感情用事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1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2月27日舉行開幕禮及首日賽事。
灼見活動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揭幕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2-27
褚簡寧質疑特首林鄭月娥是否需要問責。(灼見名家製圖)
褚簡寧專欄

林鄭月娥是香港最大的失敗,不是香港電台

作者: 褚簡寧
2021-02-25
特區政府財赤創新高,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也相當「睇餸食飯」。(陳茂波個人Facebook專頁)
灼見報道

谷經濟紓民困 財爺:派5000元電子消費券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2-24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4日表示,2021年香港經濟將恢復正增長,但復甦進程將視疫情發展而定,預測今年經濟實質增長率介乎3.5%至5.5%。(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報道

陳茂波料今年經濟「追趕式增長」 唯上半年挑戰仍大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2-24

影片

  • 金耀基教授:大學無法與社會分離不涉政治 校長要有堅持不能跟着學生走
  • 鄭赤琰教授:緬甸軍事政變提防美國顏色革命? 中國、新加坡擔當關鍵角色《灼見政治》
  • 黃錦輝教授:預算案百億推動創科成及時雨 河套區發展太慢將被深圳拋離《灼見財經》
  • 曾鈺成:罵共產黨?一般市民可以 治港者不能!《主席開咪》
  • 馮檢基:疫苗究竟打哪一款?選擇副作用低的!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恭喜你!恭喜你! 常霖法師
  • 一位香港人的中國觀察一位香港人的中國觀察 羅海雷
  • 通淋巴真是排毒嗎? 揭開淋巴結增大的真相通淋巴真是排毒嗎? 揭開淋巴結增大的真相 顧小培
  • 林鄭月娥是香港最大的失敗,不是香港電台林鄭月娥是香港最大的失敗,不是香港電台 褚簡寧
  • 林行止:吸引外資英人稱冠  大小通吃名利雙收林行止:吸引外資英人稱冠 大小通吃名利雙收 本社編輯部
  • 陶傑:人離鄉總是賤?陶傑:人離鄉總是賤? 編輯精選
  • 教師中心無聲消逝教師中心無聲消逝 曹啟樂
  • 英國為何不讓羅興亞人有居英權?英國為何不讓羅興亞人有居英權? 施永青
  • 茶道前世之喫茶去茶道前世之喫茶去 文相濡
  • 車公籤勸港官  堆柴不能息火車公籤勸港官 堆柴不能息火 丁望
  • 金耀基教授:大學無法與社會分離不涉政治 校長要有堅持不能跟着學生走金耀基教授:大學無法與社會分離不涉政治 校長要有堅持不能跟着學生走 本社編輯部
  •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揭幕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揭幕 本社編輯部
  • 袁彌昌:愛國者治港,之後又怎樣?袁彌昌:愛國者治港,之後又怎樣? 編輯精選
  • 劉賜權:等待做候鳥劉賜權:等待做候鳥 張灼祥
  • 中國軟實力在通俗文化中國軟實力在通俗文化 張建雄

推薦作家

  • 陳文鴻
  • 王耀宗
  • 湯文亮
  • 譚寶碩
  • 鄭明仁
  • 黃氏
  • 白先勇
  • 呂大樂
  • 盧兆興
  • 彭泓基
  • 楊興安
  • 羅海雷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