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保就業計劃剛結束,不少企業已第一時間開始裁員。這其實早可以預期,因為政府派錢只能助企業頂一時,卻並不能為企業帶來新的生意,生意不足,政府又不再給予財政上的補貼,叫企業怎可能不立即設法削減開支?
其實,裁員已屬比較積極的做法,起碼老細仍想繼續撐下去。看得悲觀一點的,可能選擇關門大吉算了。不過,若是還希望將來有翻身的一天,總得盡量保存實力,以待時機。那就必須在時機未來到之前,減低經常性的消耗,裁員是不可以不列入的選項。
保就業計劃是政府在疫情開始不久就提出來的,當時政府可能尚以為疫情最多肆虐兩季、三季,就會像SARS一樣自動消失。若果能助企業撐多半年左右,以後就可以渡過難關,可以憑自己的力量活下去。只可惜,全球的疫情全無放緩的跡象,美國的每日確診數字,至今仍不斷創新高。所以即使有疫苗應市,亦可能要到明年底,才可以積累足夠的接種量,去阻止疫情急促擴散。
社會轉型仍面臨阻礙
香港經濟是外向型的,世界經濟若沒法恢復正常,香港的日子亦不會好過。特區政府自己亦預期,會出現連續五年的財政赤字,可見前景一點也不樂觀。因為,香港除了要面對疫情問題外,還要面對轉型問題。隨着西方收緊對中國的政策,香港作為中西方中間人的角色就會被削弱。角色少了,收入自然亦會跟着減少,疫情總有一天會過去,但香港能否轉型成功,找到一個新的,有更好回報的角色,卻是未知之數。
老實說,我認為要香港轉型,現時的條件還不足夠。因為轉型代表要變,變是要有風險的,會不習慣的,很辛苦的。中國人有句說話,叫做窮則思變。香港人仍不夠窮,所以不會思變。
現時,政府手上仍有盈餘,父母手上仍有積蓄,轉型這個選項不會排得很前。政客心中正在構思的,多是怎樣把政府的錢拿出來分。譬如:哪些行業可以拿多些補貼;讓哪些人可以提前兩蚊坐車;規定公眾假期要惠及基層勞工等。政客無不視為人民爭取不勞而獲為自己的天職。試問朝着這樣的方向發展,香港會走向轉型嗎?
轉型要靠年輕人,但香港的年輕人見父母有積蓄,就判自己不可能憑自己的能力置業;不想找工作,就不斷地報進修課程,或要求父母打本讓他與朋友合作做小生意等。此外,還有一批年輕人,幻想只要能夠移民外國,一切就可以順風順水。試問在這樣的心態下,年輕人怎會在推動香港轉型方面,作出太多的投入?
孫子說:「陷之死地然後生。」香港人可能先要花光政府的盈餘,進而花光父母的積蓄,才會被迫去研究如何轉型。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