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教育 非洲小國萊索托與斯威士蘭

非洲小國萊索托與斯威士蘭

在萊索托與斯威士蘭,給筆者一個啟示:一個國家的文化資源,其實與經濟沒有直接關係。

程介明 作者: 程介明
2018-04-30
教育評論

標籤: 中國南非斯威士蘭萊索托非洲
2001年,萊索托國民受教育程度巨幅提高,識字率達89.6%。(Wikipedia Commons)
2001年,萊索托國民受教育程度巨幅提高,識字率達89.6%。(Wikipedia Commons)
0
SHARES
1.5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前一段日子蔡英文訪問斯威士蘭,勾起了我對萊索托與斯威士蘭的回憶。十多年前了,在萊索托參加過一個會,之後還參加過一個世界銀行的教育項目,到過幾次斯威士蘭。

萊索托與斯威士蘭都是被南非共和國包圍的小國。只是斯威士蘭有一小段邊界與莫桑比克(以前曾譯作莫三鼻給)接壤。萊索托的人口是120萬,斯威士蘭是180萬。兩國相似的,都是王國。一個國王,一個部落。這在南撒哈拉很少見,其他的國家,都是多部落的國家,部落之間的爭鬥此起彼落。斯威士蘭,英文是Swaziland,往往被人家誤會是Switzerland(瑞士),經國王提議前幾天改名為Kingdom of eSwatini。這裏暫且仍稱斯威士蘭。

現在的國王,50歲,有15名妻子,23名子女。1986年就位以前,他的父王,在位82年,有125妻子,240名子女。原來斯威士蘭的傳統,國王每年要舉辦一次盛大的婚禮,娶一名妻子。國王去世,繼承的王子,必須沒有同母兄弟,避免宮廷鬥爭。

萊索托與斯威士蘭,是愛滋病重災區。手頭的資料,2009年,成年人愛滋染病率,分別是23.6%與25.9%,是全球第三與第一名。當年的數字是41%。父母雙失的孩子很多,一般就由叔伯代養。

非洲小國 部落王國

然而,斯威士蘭的經濟其實不算太差。木材、甘蔗都可以出口。甘蔗堪稱非洲第一,當年已經看到泥下點滴的先進灌溉系統;還從甘蔗提取乙醇,在當時算是不錯的科技。

但是,斯威士蘭也面臨現代化的矛盾。像甘蔗的加工廠,原來200多人,自動化以後,只需要三名工人操作;減少了不少工作職位。

因為研究教育發展,就去看工業。兩個國家,都是以製衣廠為引進外資的主要項目。萊索托的製衣廠,很多是亞洲與歐洲的混合投資。斯威士蘭,則一律是台灣資本,這當然與台灣的邦交有關。製衣廠的投資,是因為美國的AGOA(African Growth and Opportunities Act)條款,讓南撒哈拉非洲國家可以向美國無限額、免稅輸出。AGOA於2000年頒行,原定截至2008年。經過美國國會幾番周折,現在延到2025年。

在斯威士蘭,比較詳細看了幾所製衣廠。都是4,000到5,000人的大廠,生產的卻都是廉價的低檔次的例如T-shirt。廠長謔說:「這裏的工人都是黑人;很可能輸到北美,買來穿的也是黑人。」 當時大家都擔心,一旦沒有了AGOA,這些工廠就會消失,會留下2萬至3萬名沒有學歷但是慣了賺錢的工人,將無以為生。

但是吸引筆者的是工廠的組成。這些製衣廠都是台灣資本,第一線的工人,都是當地黑人;但是管工都是華人,都是來自上海或者蘇浙,原來是製衣工人,有一點技術。在機場與一位來自上海的年輕管工聊起,他說這裏工資高,工資數字與國內一樣,不過那是人民幣,這裏是美金。

於是,廠長的辦公室,掛的是「青天白日」旗。報告版上,還有捐贈台灣慈濟的收條。然而,所有的工作報表,都是中文,卻是簡體字。管工手裏拿着的對講機,裏面講的卻是上海話。細問一下,原來原材料都是來自中國大陸。心中暗笑,管你上面政治如何複雜,下面早就不分家了。

中國人在這兩個非洲小國,其實不少。從香港到萊索托和斯威士蘭,先要乘飛機到南非的約翰內斯堡。然後坐30人的小飛機。第一次到萊索托飛機上,幾乎一半是來自中國內地的年輕人。從服飾看,似乎來自農村。一問之下,果然是來自福州的農村。後來才知道,到萊索托和斯威士蘭謀生的中國人,還真不少。

斯威士蘭的傳統家園。(Wikipedia Commons)

遠渡重洋 華人不少

萊索托的首都,只有不長的一條街,就有幾個華人開的點。一天午飯後,萊索托的女教育部長說她要去取衣服,到了服裝店,後面的工場,五個女裁縫都來自福州農村,連普通話都說不好。幾步之遙,有一家傢俬點,擺得滿滿的木傢俬,有點「面善」。店主說中國人,也是福州來的,原來木傢俬都是從中國運來的。

哈佛一位來自中國的研究員,一次到萊索托做項目。當地人告訴他,每星期六整條街會成為中國街。到那裏一看,整條街都是小攤檔,都是中國人。問其中一對年輕夫妻,原來是前一天才到的。問會留多長,「明天就走」。原來是從中國千里迢迢,就是在萊索托做一天生意。

那位太太拿起身邊兩個衣箱,提起左面的:「這一箱貨,足夠付我們的旅費」;提起右面的:「這裏的,就是我們的盈餘收入。」

在萊索托住的旅館,下面有一個西餐廳,幾乎沒有顧客。晚上下去,卻變成了中餐廳,而且幾乎客滿。找到經理,原來是當地一家製衣廠的會計,動腦筋把晚上包下來,還從順德請來了兩位年輕廚師,看來生意不錯。但是她說不會久留,因為孩子還在中國上學。

斯威士蘭的教育,不太像樣。要看學校的課程文本,教育部久久拿不出來,結果拿出來的是1985年的版本,說這是最新的了。但是有一批官員非常熱心,希望有變化。斯威士蘭只有一所大學──UNISWA,校長也頗有見地。

文化豐富 窮於知識

在萊索托與斯威士蘭,給筆者一個啟示:一個國家的文化資源,其實與經濟沒有直接關係。初到萊索托,開會之前全體起立唱國歌,竟然是五部混聲。斯威士蘭也是一樣。他們說,誰唱哪一部,是很自然的,幾乎是天生的。真是難以理解。

斯威士蘭的Manzini,有一個很大的手工藝品市場,一望無際起碼有幾百個攤位。人們從各國到這裏採購。攤位的檔主都能說流利的英語,市場非常興旺。用果子與果核製造的項鏈,非常精緻;但是非常便宜,每一串只售20美仙至30美仙。所以買家都是一大袋一大袋的買回去。筆者買了一座大概一公尺高的雕塑,在一支樹枝上刻出精緻的人像,叫價10美元,沒有還價就買了(一般在類似市場,不還價,只要自己付得起),人們估計到紐約可以值300美元至500美元。

說明,斯威士蘭有豐富的文化資源,但是缺乏成本、定價、市場的知識,售貨的只要有現金收入,就滿足了。所有的創意與努力,就都喪失了。關鍵還是知識與教育。

在一個800人的大會上,筆者問了三個問題。「你們是否希望UNISWA成為世界級的大學?」全場非常熱烈地、毫不猶豫地、同聲答:YES!「你們的政府是否有這樣的資源?」也是毫不猶豫的同聲答案:NO!「你們有錢的人多嗎?」台下你眼望我眼,稍為猶豫,答:YES!斯威士蘭有五分之一的人口都姓Dlamini,也就是擁有大量財富的王室中人。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更多精采文章

  • 中國為何投資非洲?中國為何投資非洲?
  • 有這隻超級推手 別再小看非洲有這隻超級推手 別再小看非洲
  • 禮節與儀式禮節與儀式
  • 內地的人口增長放緩原因何在?內地的人口增長放緩原因何在?
  • 獨立調查委員會 能平息亂局嗎?獨立調查委員會 能平息亂局嗎?

0

程介明

香港大學榮休教授,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歷任教育學院講座教授、教育學院院長、副校長、校長資深顧問;並曾任學生宿舍舍監18年。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等客座教授;1996至2006年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任訪問教授。曾任中學教師、校長;1987年獲倫敦大學教育研究院哲學博士,專攻教育規劃與教育政策。歷年學術著作近千,另有數百在各類國際學術與政策場合的主旨報告。在香港《信報》、《上海教育》與西班牙Escuela撰寫教育評論專欄。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中國南非斯威士蘭萊索托非洲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政府公布最新「3+4」的檢疫安排。(李家超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周五起實施「3+4」檢疫安排 李家超:精準抗疫不躺平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08
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準決賽及復活賽比賽於8月6日假香港樹仁大學舉行。
腹有詩書

「腹有詩書」準決賽及復活賽完成 啟基學校、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及聖彼得小學晉級總決賽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06
《解放軍報》微博公布的照片,顯示演訓中的解放軍用望遠鏡遙望台灣軍艦,背景的台海海岸清晰可見。(《解放軍報》微博圖片)
國際觀

台海演訓照片公開 海岸線台軍艦清晰可見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06
解放軍周四共發射11枚導彈,分別落在台灣北部、南部及東部3個海域。圖為解放軍東部戰區陸軍部隊進行遠程火箭炮實彈射擊訓練。(亞新社)
國際觀

國防大學教授:解放軍台島以東設靶場 迫退美航母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05
王菀之一笑,眼睛就彎彎的,這是她的標記。
字旅相逢

我只是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去分享自己的創作……──專訪王菀之Ivana

作者: 馮珍今
2022-08-05

影片

  • 曾鈺成:講科學、講規劃,郊野公園界線怎麼不能重劃?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
  • 雷鼎鳴:外匯基金為什麼虧損嚴重?大量儲備如何改善居住環境 藏富於民?
  • 曾鈺成:粉嶺高球場部分土地發展 政府已宣布決定 反對者未罷休 計劃仍有變數?
  • 黃錦輝教授:明知山有虎 為何偏向虎山行?佩洛西訪台有何盤算?
  • 霍詠強:佩洛西為何敢冒解放軍攔截風險訪台?美國軍方動作頻頻壓迫中國
  • 朱劍虹:種好蘭花的竅門 如何處理好通風、灑水、溫度及遮光?
  • 陳妙霞博士:針灸療法治哪些疾病最見效?腹針如何舒緩急性痛症?
  • 林翠華教授:共建認知障礙友善社區
  • 馬時亨:再不對外通關 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保?政府如何向全世界唱好香港?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最好的祝福最好的祝福 常霖法師
  • 「腹有詩書」準決賽及復活賽完成  啟基學校、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及聖彼得小學晉級總決賽「腹有詩書」準決賽及復活賽完成 啟基學校、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及聖彼得小學晉級總決賽 本社編輯部
  • 為何老太愛搞事?為何老太愛搞事? 霍詠強
  • 我只是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去分享自己的創作……──專訪王菀之Ivana我只是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去分享自己的創作……──專訪王菀之Ivana 馮珍今
  • MIRROR演唱會屏幕跌落事件,引起破天荒的11條刑事及民事的法律責任問題MIRROR演唱會屏幕跌落事件,引起破天荒的11條刑事及民事的法律責任問題 編輯精選
  • 傷不了人反自傷傷不了人反自傷 劉銳紹
  • 以武逼統已經吹響集結號  或參考和平解放北平模式以武逼統已經吹響集結號 或參考和平解放北平模式 關品方
  • 黃錦輝教授:明知山有虎 為何偏向虎山行?佩洛西訪台有何盤算?黃錦輝教授:明知山有虎 為何偏向虎山行?佩洛西訪台有何盤算? 本社編輯部
  • 美國能令本土的產業鏈重新完備嗎?美國能令本土的產業鏈重新完備嗎? 施永青
  • 極限極限 陳家偉
  • 7月大事是金磚國貨幣結算令7月大事是金磚國貨幣結算令 張建雄
  • 劉兆佳教授:台灣現在是中國國家安全問題劉兆佳教授:台灣現在是中國國家安全問題 編輯精選
  • 解放軍環台演訓 台戰機掛彈升空解放軍環台演訓 台戰機掛彈升空 本社編輯部
  • 種好鶴頂蘭種好鶴頂蘭 朱劍虹
  • 蔡英文向佩洛西授勳  提應對變局3態度蔡英文向佩洛西授勳 提應對變局3態度 本社編輯部
  • 內地印製新一代國民身份證:年輕人教育和文化的改進內地印製新一代國民身份證:年輕人教育和文化的改進 李偉民
  • 歐洲制裁俄羅斯  輪輪皆漏氣歐洲制裁俄羅斯 輪輪皆漏氣 張建雄
  • 台灣海峽水域的法律地位台灣海峽水域的法律地位 中美聚焦編輯部
  • 國防大學教授:解放軍台島以東設靶場 迫退美航母國防大學教授:解放軍台島以東設靶場 迫退美航母 本社編輯部
  • 愛情只是古老傳說?愛情只是古老傳說? 沈言

推薦作家

  • 黃顯華
  • 施林海
  • 梁觀誠
  • 莊太量
  • 黃氏
  • 羅乃萱
  • 項明生
  • 李文基
  • 朱鶴亭
  • 黃珍妮
  • 李偉民
  • 楊興安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