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的資訊科技
由於教育議題日益繁多,上文談到了口語評估的問題,今次將延續有關電子學習的思考。在此先說一說筆者的經驗。大概是20多年前,那時候仍在接受教師訓練,上到關於資訊科技課堂,那時我們仍會提及高映機、錄影機等等教學工具。年青一代可能已經很少接觸到高映機,就是用白板筆把寫好字的膠片放上一部有光源的投映器上,然後將膠片上的文字投影到投影幕。老師運用高映機的主要原因是方便把筆記寫好然後逐一解說,省了書寫黑板的時間,另外也方便同學分組討論,將文章或討論結果寫在膠片上,以便匯報。那時剛流行簡報演示(Power Point),於是我們用了10多節時間上課,學習怎樣使用,交功課也嘗試運用簡報軟件製作動畫,這就是我們當時的作業了。現在回想,這些「科技」早已不知過了多少代,甚至已經被淘汰了。如今簡報演示這個課題,一般小學四年級已經可以應付自如。但令人深刻的,卻是當年的討論,我們說到怎樣去界定什麼才是「資訊科技」?什麼才算是運用了資訊科技教學?如果利用簡報的那動畫和音效,替代粉筆黑板,那算不算是運用資訊科技教學的例子呢?如是者,那麼究竟為什麼要運用資訊科技於教與學呢?
還是要問為什麼用、怎樣用的問題
再根本的追問,就是我們的教學目的是什麼?我們應以什麼準則衡量一節電子學習的課堂?在此,也作一點澄清,有些人認為資訊科技只是一種工具、媒介,用以教學,如同教具一般。說實在的,現時已到了一個嶄新的數碼年代,電子教學已經改變了教學模式,例如翻轉教室,以及不少網上的課程如MOCC、Coursera、Khan Academy等網上學習平台、Ted、Youtube等,那已不止於一種媒介和工具,而是一種範式轉移,學習的形式、方法、環境均已改變,我們不能只把資訊科技當作一門工具看待,必須同時了解所引起的周遭生活的改變,甚至是我們自己,也因為科技而改變了工作、娛樂,以及與人相處的模式。
多年前曾經與教育工作者分享如何編寫電子學習的教案,當中有不少地方仍然值得我們反思,在設計一課運用資訊科技教學時,所需要留意的地方,在此也分享幾點﹕
- 為什麼要運用?運用什麼電子工具/軟件/場地?
- 希望達到什麼目的?提升學習效能?學生自主學習?引起學習興趣?延伸學習?鞏固學習?
- 教師是主導者還是協調者?
- 學生有沒有資訊素養的差異?
- 有沒有偏離學科本身的目的?
- 學習表現評估的方式是否改變?
透過這些問題,可以簡單勾勒出這節電子學習課堂的目的和原則,在這些前設底下,設計一節電子學習課堂就不容易偏離正軌了。當開始設計教學計劃時,可以先考慮什麼科目,科目中什麼課題較為合適。然後看看是否能夠找到合適的資源同儕協作,以及學校有什麼支援。這些都是較為宏觀的前提,在下一篇我們再討論編寫電子學習的一些原則。
學習表現的電子評估
最後,除了學習,還要留意電子評估,在教育局2015發出的《第四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發揮IT潛能釋放學習能量》當中指出,「會在不同的科目/學習領域中運用電子學習教學策略,如學生建立自主的閱讀習慣、發展學生的資訊素養和推廣促進學習的評估, 以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現時已有不同的電子評估平台及方法,學校可以按校本情況選取合適的工具運用,並且可作出有系統及詳細的數據分析。故此,如能結合有效的教學,配合電子評估,對學生的學習,會有實效的提升。
有關電子學習的幾點思考之二
本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