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教育 陽光兒童村

陽光兒童村

陽光兒童村的團隊致力為村中孩子建立是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家園,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一個安全、溫馨的家園。筆者作為陽光兒童基金會的主席,深感責任重大。

鄧家豪 作者: 鄧家豪
2023-06-01
香港教育3.0

標籤: 幸福感弱勢兒童抗逆力正向教育灼見原創灼見獨家陽光兒童村
在兒童村,孩子們不僅學會了照顧自己,更重要是學會了愛和關懷。(Shutterstock)
在兒童村,孩子們不僅學會了照顧自己,更重要是學會了愛和關懷。(Shutterstock)

1996年,一班關懷內地弱勢兒童的港人成立陽光兒童基金會(Sunbeam Children’s Foundation),支持建立及營運位於清遠白灣的陽光兒童村(Sunbeam Children’s Village)。兒童村與當地政府攜手合作,照顧當區弱勢兒童。村中不少兒童因為種種原因失去家人照顧,要面對特別大的生活和心理壓力。兒童村的團隊負責照顧孩子的起居飲食和課後輔導,以愛心溫暖他們的心靈,照亮他們的生命。

根據 Heckman (2007) 的研究,社會、經濟和文化弱勢的學生必須克服多重障礙才能獲得優質教育和學業成功。經濟背景薄弱的學生面對不少學業困難,容易對學業失去興趣,最終輟學 (Li et al., 2020; Cooper & Crosnoe, 2007)。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並確保更公平的教育環境,對弱勢學生提供有針對性支持至關重要 (Malecki & Demaray, 2003)。

陽光兒童村的正向教育

正向教育正是陽光兒童村幫助村中弱勢孩子所採用的方式,甚至是整個兒童村的核心理念。正向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正面的成長心態,提升其抗逆力,促使學生更好地應對生活挑戰。這對弱勢兒童尤為重要,因為條件所限,他們更容易面對更多生活壓力和挑戰,正向教育賦予他們堅強的內在力量。另一方面,正向教育也着力培養學生擁有良好品格,諸如堅毅、樂觀和自律等美德,有助他們更容易獲得幸福感。

陽光兒童村的團隊致力為村中孩子建立是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家園,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一個安全、溫馨的家園。兒童村的職工和教員不會特別強調孩子的身世背景,不希望標籤他們異於常人。團隊上下一心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鼓勵他們參與群體活動,互相幫助。負責孩子課後輔導的教員為孩子開辦不同藝術班,希望他們透過藝術創作抒發感情。一幅幅「貼堂」作品都不會特別標示作畫孩子的名字,顧及每個敏感孩子的想法和心情。兒童村的舍監與學校老師保持溝通,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包容孩子並發掘他們的志趣與強項。

在課室放鞭炮的廚師

曾經,有一個孩子在學校課室放鞭炮,令老師怒氣沖沖地聯絡兒童村舍監。舍監和老師溝通後,沒有因為孩子頑劣而過分責怪,繼續用包容之心循循善誘。其實這名孩子對學校所學不感興趣,也因為讀寫能力較弱而難以符合學校所定標準。陽光兒童村的舍監和教育工作者不勉強孩子繼續花費大量精力於常規學業,勉勵孩子發掘自己的興趣。最終這名孩子在協助兒童村廚師準備餐點時,對烹飪產生興趣。兒童村的團隊鼓勵他努力學習廚藝,也給予他機會學習各種烹飪技巧。如今,他已成為了一名出色的主廚,在閒暇會回到兒童村,親手為孩子和職員烹製美味佳餚,他的經歷已經成為孩子們努力向上的榜樣。

除了放鞭炮的廚師,兒童村還有不少孩子已經長大成人,找到自己發光發熱的舞台:有在大城市打拼的髮型師、在醫院救傷扶危的醫生、為附近居民施工蓋房的建築公司負責人、生活安穩的編程人員,一個個在開放日回到兒童村訴說自己的動人故事,感激舍監和團隊悉心照顧,以愛育人。

正向團隊

成功在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成功實踐正向教育的朱國強校長曾向筆者分享:「要成功推動正向教育,由建立一支熱愛教育的正向團隊開始。」假若守護孩子的教育工作者沒有正向思維,確實無法把正向教育推行到底。因為這群勞心勞力的教育工作者,也需要正向思維才能應付龐大的工作和心理壓力。

陽光兒童村位處偏僻,招聘人才困難,舍監和管理人員特別珍視每個員工,灌輸每位為兒童村出力的人員正向思維,教導他們如何面對逆境和困難,「放棄」從來不是核心團隊的選擇。筆者和兒童村的團隊多次溝通交流,總能感受到他們積極樂觀的態度。他們總是善用每樣資源,不怨天尤人;也總能看到孩子發光發熱之處,包容孩子,鼓勵孩子。沒有這支正向團隊,就沒有兒童村的正向教育。

讓兒童村繼續照耀孩子

陽光兒童村一直秉持正向教育理念,幫助孩子們找到自己的價值和方向。在兒童村,孩子們不僅學會了照顧自己,更重要是學會了愛和關懷。在這個陽光常在的家園裏,無數孩子找到了通往更美好未來的道路,也為社會帶來了正能量。陽光兒童村用正向教育的力量,改變著每個孩子的人生,令他們擁有光明的未來,繼續傳遞着愛的力量。

筆者作為陽光兒童基金會的主席,深感責任重大,也希望籍此機會呼籲讀者了解陽光兒童基金會和陽光兒童村的工作,鼎力支持,踴躍捐輸,成為照耀孩子的陽光,幫助他們開創屬於他們的奇蹟:www.sunbeam.org

參考資料:

  • Heckman, J. J. (2007). The Productivity Argument for Investing in Young Children. Applied Economic Perspectives and Policy, 29(3), 446-493.
  • Li, H., Peng, M. Y., Yang, M., & Chen, C. C. (2020).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on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Using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1, 849.
  • Malecki, C. K., & Demaray, M. K. (2003). What Type of Support Do They Need? Investigating Student Adjustment as Related to Emotional, Informational, Appraisal, and Instrumental Support.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18(3), 231–252.

更多精采文章

  • 今天教師不易為之壓力管理今天教師不易為之壓力管理
  • 學年回顧:教師和學生會否太忙嗎?學年回顧:教師和學生會否太忙嗎?
  • 揭示精神病病因 運用情緒管理 打造正向家庭教育──曾繁光醫生專訪揭示精神病病因 運用情緒管理 打造正向家庭教育──曾繁光醫生專訪
  • 成長路上,沒有永遠的懷才不遇──專訪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總經理及投資部主管袁志光成長路上,沒有永遠的懷才不遇──專訪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總經理及投資部主管袁志光
  • 世界幸福感比較 金磚國第一世界幸福感比較 金磚國第一

  • 等你回校,重新出發
  • 停課不停學!聖約翰急救在線推出2萬個免費學額予學生
  • 《反起跑線聯盟》後思

鄧家豪

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御學軒集團有限公司主席,集團包括學前教育中心、中、小學補習學校、升學諮詢中心及教育數據科技公司,實踐不同教學理念。鄧先生同時為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及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董事,致力推動校外教育專業發展,促進學校與校外教育機構聯通。鄧先生同時為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及陽光兒童基金會(Sunbeam Children’s Foundation)主席,積極支持兒童及青年教育工作,回饋社會。
View all posts
標籤: 幸福感弱勢兒童抗逆力正向教育灼見原創灼見獨家陽光兒童村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民建聯執委會議選出陳克勤任主席。(陳克勤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民建聯改選領導層 陳克勤任主席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5
在張五常眼中,現實世界才是經濟學的實驗室,而且經濟學具有公理性(axiomatic),其最終目的是能夠解釋和預測。(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專訪張五常:經濟學、生命、傳世之作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5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中)、中大副校長陳德章教授(左五)、中大副校長陳偉儀教授(右四)、香港貿易發展局助理總裁古靜敏女士(右五),以及一眾校友傳承基金執行委員會委員一起主持中大創業日2023開幕典禮。(中大提供)
灼見創科

創科工業局長孫東 微軟港澳總經理陳珊珊 齊撐母校中大創業日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4
港隊在開幕式進場時,特首李家超站立揮手致意。(李家超社交平台)
灼見報道

杭州亞運開幕 習近平李家超出席 數碼與實體火炬手同點聖火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3
香港警方正調查有關JPEX涉嫌欺詐的指控,不排除再有涉案人士被捕或協助調查。(Shutterstock)
灼見報道

JPEX虛幣風暴香港史上最傷 發展虛擬資產中心願景受考驗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2

影片

  • 陳文鴻教授:中國怎樣部署全球戰略 抗衡美國霸權?一帶一路倡議 香港為何仍未發揮作用?
  • 陳鳳翔:拜登四處樹敵令全球投入去美國化? 新興國家紛紛走上去美元化不歸路?
  • 鄭國漢教授:10年校長任內經歷佔中與黑暴有什麼體會? 大學在社會運動中如何自處?
  • 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
  • 陳文鴻教授:習近平不去印度見拜登有何考慮? 金正恩與普京會面密謀哪些合作?
  • 陳鳳翔:日、法科技巨企為何無法抗衡美國壓迫? 華為面對無理打壓 怎樣浴火重生?
  • 陳文鴻教授:美強中弱 中國如何合縱連橫對抗霸權?北京怎樣防範政商學精英叛變?
  • 黃錦輝教授: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訪華為何無功而返?華為新手機技術無懼美科技禁制?
  • 張建雄:年輕人早熟 何時開始培養為學與做人之道?從《中庸》、《大學》吸收什麼教子智慧?
  • 張仁良教授:擔任教大校長10年 教師培訓制度有何革新? 怎樣總結香港教育的偏差與改進?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 馮珍今
  • 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 本社編輯部
  • 專訪郭少棠:從自傳式民族學角度 看中大校董會事件專訪郭少棠:從自傳式民族學角度 看中大校董會事件 本社編輯部
  • 林毅夫教授:中國不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林毅夫教授:中國不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 本社編輯部
  • 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 本社編輯部
  • 專訪張五常:文化修養和語文學習專訪張五常:文化修養和語文學習 本社編輯部
  • 歷史視野看疫情──美化歌頌還是正視反思?歷史視野看疫情──美化歌頌還是正視反思? 施林海
  • 學習:一個過程學習:一個過程 程介明
  • 陶傑:如果當年彼得大帝和康熙結盟陶傑:如果當年彼得大帝和康熙結盟 編輯精選
  • 刷牙與洗牙刷牙與洗牙 常霖法師
  • 專訪張五常:學術環境、青年前途、學習態度專訪張五常:學術環境、青年前途、學習態度 本社編輯部
  • 高教界辦國慶晚宴 施俊輝:共同培養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才高教界辦國慶晚宴 施俊輝:共同培養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才 編輯精選
  • 香港專上學府校長大換班香港專上學府校長大換班 文灼非
  • 發跡地亦是傷心地──李白的長安情意結發跡地亦是傷心地──李白的長安情意結 本社編輯部
  • 新聞聯舉行27周年會員大會暨換屆選舉大會  李大宏榮膺第11屆理事會主席新聞聯舉行27周年會員大會暨換屆選舉大會 李大宏榮膺第11屆理事會主席 編輯精選
  • G20的來龍去脈和未來G20的來龍去脈和未來 張建雄
  • 專訪張五常:經濟學、生命、傳世之作專訪張五常:經濟學、生命、傳世之作 本社編輯部
  • 樂樂國樂團「樂無疆」音樂會 謝家齊中秋節分享新作樂樂國樂團「樂無疆」音樂會 謝家齊中秋節分享新作 本社編輯部
  • 全民皆兵全民皆兵 孫明揚
  • 載灃為何不殺袁世凱?載灃為何不殺袁世凱? 編輯精選

推薦作家

  • 曾國平
  • 譚新強
  • 劉銳紹
  • 艾雲豪
  • 車品覺
  • 余錦明
  • 周光蓁
  • 張宗永
  • 潘文慧
  • 李大齊
  • 林嘉良
  • 黃錦輝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