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陶鑄古今自在人

陶鑄古今自在人

──悼念饒公

饒公駕鶴離去,令人悲痛不已。但轉念一想,101歲高壽,生死輪迴,是自然法則,只要人們記得這個人,就是永生。

編輯精選 作者: 編輯精選
2018-02-26
灼見文化

撰文:王國華(國務院參事) 圖片:作者提供

標籤: 大圓覺智心經簡林書法饒公饒宗頤
2014年11月於饒公愛賓室,右一為女兒饒清芬。
2014年11月於饒公愛賓室,右一為女兒饒清芬。
0
SHARES
2.5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饒公走了,在睡夢中羽化登仙,走得安詳自在。從此,天上多了顆文曲星,世間再無我饒公。

饒公去世前一天,剛約定再去看他,帶去我習練的「五體心經」,完成他六年前的囑咐。不想他凌晨仙逝,我止不住老淚橫流。我們亦師亦友幾十年,先生的人品、學問深深感染了我,這些天,先生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諄諄教誨言猶在耳。

大圓覺智

饒公晚年失聽,行動不便。但清瘦的軀體裏,有一顆堅強樂觀的心,頭腦裏有中華文明陶鑄的不朽靈魂,支撐着他一路走來,百歲高齡仍飛巴黎,去北京,出席中外文化交流活動,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傳播中華文明。

饒公笑稱自己是半睡半醒之人,每天下午四點至六點左右精神最好,他常在這段時間,在女兒饒清芬的精心護理下,接待客人,收看電視。我也經常選這一時段到饒公寓所愛賓室,邊品茶,邊向他請教,談歷史、談哲學、談文化、談國運,最近幾年主要是向他請教書法問題。饒公有問必答,往往不知不覺一兩個小時就過去了,每次都是一餐文化盛宴。

2017年9月26日下午,我去看望他。當我用擴音助聽器告訴他,十九大即將召開時,饒老拿起筆寫了「習主席,好國運」六個字。清芬說:「這段時間他常看電視,知道十九大要召開,他衷心欽佩習近平主席以最高智慧領導國家前進,等他精神好時,可能他還會寫」。10月6日下午,清芬告訴我,饒老今天精神好,寫了「大圓覺智」四個字,表示對主席的敬重,委託我在十九大前轉送習主席。國務院參事室王仲偉主任得知此事後,非常重視,即時幫助完成了饒公的心願。

我與饒公幾十年的交往中看到,每到國家大事來臨,他總是站在中華文明的高度去審視和認識。最近幾年,他敏銳地覺察到一個新時代的來臨,用盡最後的力氣,從佛學智慧中選取「大圓覺智」這四個字,獻給這個新的時代。

早在2013年7月5日,饒公就在《人民日報》發表題為「中國夢當有文化作為」的文章,衷心擁護習主席弘揚國學的一系列論述,提出了要創建21世紀新經學的建議,他堅信,中華文明復興的新時代到來了。

心經簡林

饒公在90多年的書法實踐中,不斷進行中國書法理論體系的探索與創新,他的《論書十要》、《書道管見》、《心經簡林》及他親自指導我編寫的《書法六問》和《書法四字經》,都有許多精彩論述。我和他的得意門生鄭煒明博士都認為,饒公在文史哲各領域均作出了重大貢獻,其中最傑出的,當屬中國書法。他的書法理論創新和書法作品,都達到了中國書法史上的又一個高峰。

饒公書法,技法豐富,功力深厚,五體皆備,自成一家,被稱為「饒體」。他以博大精深的學問為底蘊,博採眾長,真正實踐了「孕南帖、胎北碑、融漢隸、陶鐘鼎」,融會各體,共冶一爐。他精研甲骨學、古文字學、敦煌學、簡帛學,並對甲骨、楚帛書、侯馬盟書、流沙墜簡及楚地竹簡等文物上的古文字,涵泳體會,創作出獨特的古文字書法作品。他的懸針體篆書、沉着靈動的隸書、一筆書行草,都具有真正的創新意義。

在完善和創新中國書法理論體系方面,饒公開創性的把「簡帛書」作為中國書法的源頭,使中國書法之源的研究向前推進了上千年。他說:「中國書法研究有三個階段:帖學、碑學,簡帛學。書法程式化以後,就很難突破了,沒有新意可言。但是簡帛上的字,基本上沒有程式,有很多創意,而且是筆墨原狀,絕無碑刻折爛臃腫的缺點,以此為師最好了。」「21世紀的書法是簡帛學,許多寫書法的人不懂簡帛。不是回到碑,而是回到簡帛。這個『回』不是回頭,而是借舊的東西來創新,因為缺乏舊的延承,首創很難。這是簡帛的時代,我願意獻身,把重點擺在這上面。」

饒公自20世紀50年代起,就着意於簡帛學的研究,發表了多篇論著。除文字考釋外,還對其書法特色詳加論述,並創作了大量簡帛書法作品。不僅發現和確立了中國書法之源,也為新時代中國書法如何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

饒公身體力行,以隸、篆、簡帛三法融合的新書體,創作了大型榜書《心經》。坐落在香港大嶼山的著名文化景觀「心經簡林」,就是香港特區政府根據饒公的榜書《心經》,耗資950萬建造的大型戶外文化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戶外木雕經林。饒公榜書《心經》,在書法藝術上開創了隸、篆、簡帛三法融合,簡約玄澹的新書體。它是在繼承泰山經石峪《金剛經》隸楷書體基礎上的創新和發展,既吸收了篆的瘦勁森嚴,又融入了簡帛的古樸蒼勁和簡約明快,造就了超然飛動的意境,堪稱當代書法史上的一絕。

饒公92歲時寫過一幅《古人世事魏晉簡七言聯》:「古人大抵亦如我,世事何嘗不可為」。饒公的榜書《心經》就是對泰山經石峪《金剛經》書法藝術的創新。他在榜書創作上己經超越古人,有了新的發展。泰山經石峪《金剛經》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文化大繁榮大變革的歷史背景下,以隸書為基礎,

融合隸、篆、魏三法而產生的偉大藝術作品。饒公榜書《心經》也是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時代,以隸書為基礎,隸、篆、簡帛三法融合而產生的偉大藝術品,造就了中國書法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1980年饒公65歲登泰山,觀摩崖石刻《金剛經》,心靈為之震撼,遂立下宏願,要在香港建造一項類似的文化工程,後經考察,香港的山石不像泰山岩石堅硬,便放棄了搞石刻工程的想法。21年後的2001年,饒公已86歲,他沒有忘記自己在泰山發下的宏願,又有了新的創意。他讓女兒買來宣紙,借來巨型羊毛筆,在四尺宣紙上揮毫,用兩個多月時間創作榜書《心經》,共用了260多張宣紙。作品隨後在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館展出。巨幅《心經》全文,佔滿整個籃球場地,古意渾穆,蔚為壯觀,引起轟動。

1980年饒公在泰山經石峪前觀摩崖石刻《金剛經》。

2001年饒公榜書《心經》在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館展出。

2003年香港爆發非典,饒公把榜書《心經》送給香港市民,以賜福消災。特區政府隨後決定,以巨型非洲花梨木刻經,在大嶼山建造大型戶外木刻經林──心經簡林。歷時三年,耗資950萬港元,預計壽命100年,2005年竣工。現在是遊客常去的著名的文化景觀,也是品味饒公書法藝術的最佳去處。

饒公97歲生日時,對我說:「假如上天再給我兩三年,我就百歲了。」我問他還有什麼需要我做,他就說了四個字:「心經簡林」。我花了近兩年時間,對饒公榜書《心經》和泰山經石峪《金剛經》進行比較研究,把泰山經石峪《金剛經》和饒公榜書《心經》中42個相同的字,一一比對,分析每個字的結體與筆法,才逐漸認識到饒公榜書《心經》的藝術價值,撰寫了《心經簡林──饒宗頤的書法藝術》一書,由京港兩地出版社同時出版。香港中華書局出版的《心經簡林》,選為饒公百歲千人壽宴的禮品書,送給前來祝壽的所有賓客。

左為饒公榜書心經字,右為泰山金剛經字,字徑均為50cm。

一字百萬金

2008年5月,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當世界的目光聚焦中華民族萬眾一心抗震救災的時候,為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的智慧,解讀中華民族大愛精神的文化內涵,我專訪了饒公。在兩個多小時的訪談中,饒公的許多真知灼見和他的大愛情懷,感動了我們。現節錄部分對話實錄,以展現當時的場景。

王:饒老,我們《大公報》準備舉辦一個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災展覽,展標初定為「大愛無疆」,但也有不同意見,您有何指教?

饒公:我們是幾十年的老朋友了,不必客氣。我認為「大愛無疆」這四個字好。這次四川大地震,從國家領導人到普通人,表現的就是「大愛」,無疆界的「愛」。從地域上講,世界上的朋友都來援助,是「無邊界」的,從愛的深度和廣度上,也是「無邊無際的」。「大愛無疆」好,很貼切!

王:我了解香港的幾大宗教,和諧相處,基礎就是「愛」。儒教主張「仁者愛人」,基督教講「博愛」,道教提倡「不分善信的愛」,佛教講「大慈大悲大愛」。「大愛」是否是人類精神家園的主角?

饒公:是的,「道教」教義中貫穿着「大愛」,提倡「愛民治國」。我國領導人在這次地震中的表現就是「愛民治國」。儒釋道三教宗旨都是愛。我的書房也名為「愛賓室」。

王:老子說的「聖人恆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是否是一種無我的「大愛」境界?

饒公:是的。「大愛」是指愛的程度,達到「無我」狀態的愛,就是「大愛」。「大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王:這次大展的會標「大愛無疆」,我想請先生來題寫。這樣的大展,會標請您題寫才相配。

饒公:這是我應該做的,為賑災出力人人有份。我很樂意做。別看我92歲了,寫大字我還行。就寫八尺大的吧。

饒公:我寫「無疆」的「無」字,就寫「无」,因為「无」並非「無」的簡化字。「无」字是很古老的字,早在漢代,就有「无」字。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天屈西北為无」,是指「天」字最後一捺屈西北,便為「无」。所以,當初我國公佈的簡體字,有些是很科學的,是研究了各方面的情況才定下來的,不只是為了書寫方便,「無」字便是一例。而「無」是由上邊一個篆體「林」字,下邊加個「亡」字組成的篆體「無」演化來的。樹林都死了,也就「無」了。

王:一個「無」字,還有這麼多學問,教授給我上了一課。2006年我訪問台灣時,民進黨當政,有人說:「大陸把一些漢字都簡化了,年輕人對歷史資料都看不懂,這不也是去中國化嗎」?假如我了解「無」與「无」字的歷史演變過程,回答問題時就更主動些。

饒公:我們古人造字是很有學問的,形、聲結合是造字形式之一。在以符號為主體的世界文字中,我們漢字是獨一無二的。比如「大愛無疆」的「疆」字,是「強(彊)」字,古字中無「土」的「疆」字等同「強(彊)」字,再加「土」字。強土為疆,國家不富強,就沒有疆土可言。

2008年饒公邊書邊講解「疆」字的結體,右⼀為潮汕商會會長⾼佩璇。

饒公的「大愛無疆」四字,由潮州商會副會長高佩璇以500萬港幣賑災義買。饒公一字過百萬,成為當日點擊率最高的大新聞。但饒公賦予「大愛無疆」四字的文化內涵,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養生有道

1977年,饒公寫了一幅養生詩卷,題目就是《養生有道》。饒公的養生之道,大致有四個方面:一是「神仙起居法」,二是不間斷地腹部呼吸,三是書法養生,四是「因是子靜坐法」養生功。

2002年,饒公傳我「神仙起居法」,先生告訴我,該法是通過唐代大書法家楊凝式的《韮花帖》傳承下來的,釋文是:行住坐臥處,手摩肋與肚。心腹通快時,兩手腸下踞。踞之徹膀腰,背拳摩腎部。才覺力倦來,即使家人助。行之不厭頻,晝夜無窮數。歲久積功成,漸入神仙路。

饒公解釋說:「人體健康也要行中庸之道,從腹部入手,持之以恆,必受益。」他把每個動作示範給我看。實際上就三個動作:手摩脅與肚,兩手腸下鋸,背拳摩腎部。比較容易學,但要達到饒老的水平還是不容易的。我一直堅持做,受益匪淺。但先生2009年教我的「不間斷腹部呼吸法」,我至今沒學會。先生說不間斷腹部呼吸,首先要自靜其心,去除雜念,無欲無求,才能做到。先生寫過兩米長的巨型條幅,就是《自靜其心延壽命 無求於物長精神》。

饒公的書法養生,達到了一種崇高的境界,甚至有專家稱,饒公的書法為「心境書法」。饒公認為,書法是開啟人們心智的一把鑰匙。他有一枝茅籠筆,筆桿上刻着「何可一日無此君」。他在《論書十要》中說:「作書運腕行筆,與氣功無殊,精神所至,真如飄風湧泉,人天湊泊,將磅礡萬物而為一,其真樂不啻消遙游,何可交臂失之」。要達到這種境界,是很不容易的。

先生說:書法重在煉氣,精氣神合。「動筆前,要調和氣息,收斂元神。書寫中,要書與心應,安和簡默,動中習存,應中習止,當行則行,當止則止」。為此,他還專門為我寫了一個扇面,上寫蘇東坡《答謝民師論文帖卷》:「大約(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為文如此,養生亦然。

饒公的「三顆心」

2009年,按國務院參事室領導的要求,我先後五次,就宗教與文化建設問題請教饒老,並到廣東、新疆等地進行考察,最後以兩人對話為主線,寫成了《宗教與文化建設問題》的調研報告,呈送中央。報告定稿後,饒老認為問題的關鍵是信仰問題,修心問題。他建議我以修心為宗旨辦一個《心月刊》,還用兩種書體題寫了刊名。同時,還寫了四個「心」字的條幅送給我。我問他,你給我寫這麼多「心」字是什麼意思,他笑着說,篆體心,形似人的心臟,是童心、初心,其他幾個心,是好奇心、自在心、天心、地心。

許多人都講饒公有三顆心:童心,好奇心,自在心。饒公童真般的好奇心,使他暢遊書海,筆耕不輟,活到老,學到老,永不言休。他曾對我說:「王公,人應該活到老,學到老。我已練習書法90多年,到現在仍覺得需要老師。由於有這個心態,所以就產生出力量來。我今年已快100歲了,仍感到學有不足之處,仍需要改革自己,這樣作品就豐富多了。我的書畫作品主要產生在60歲退休之後。90歲後,又創造了荷花新畫法。你不是也喜歡我用新法畫的大蓮花嗎?」

饒公的一些書法作品,也揭示了他的童心童趣,如「天真爛漫」四個字,就確實給人以童趣天真的感覺。

2012年6月16日神州九號發射升空,正巧我們約定那天共飲午茶。一落坐,他便滿懷激情地用狂草在我的筆記本上寫了六個字:「穿天心出月脇」。並說:「我們文人寫文章講究穿天心,出月脇,頂天立地,氣衝霄漢,現在我們的飛船正在穿天心出月脇,實現了我們的夢想。」又順手寫了他13歲時寫的詩:《穿天心,出月脇》:

燈盡目朧倦欲眠,一行一字尚流連。

睡時積欠以千計,詩境獨游垂十年。

不學後山臥草蓋,頗師張籍啖焚箋。

為詩終似為文苦,月脅天心費出穿。

13歲寫的詩,82年後觸景生情,順手寫出,一字不差,既使我吃驚,又使我認識到,饒公少年時已經有追求頂天立地,氣衝霄漢的夢想。

萬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是饒公在修心上不懈追求的目標,他之所以能在人生最後時刻,安然自在地離去,就是他一生修來的正果。

饒公常寫的,也是廣大讀者最喜歡的一對條幅就是:

萬古不磨意,中流⾃在⼼

中流自在心,就是激流中有定力,保持自在心。自在心是一種思想境界。如何進入自在心態,饒公也寫過另一對條幅:

動念當思其所以 居⼼不可有然⽽

即從起心動念開始,就要思考為什麼會有這個念頭,自己的居心是否正確。饒公做到了,始終保持自在心的境界,一直到安然離去。

饒公做學問,始終堅持求真、求是、求正。2011年,他獲首屆中華藝文終身成就獎,頒獎儀式於12月19日在北京舉行,先生讓我替他去北京領獎。臨行前我問他,你有什麼話要講?他說:就講「求真、求是、求正」,做學問就靠這「三求」。我問他,怎樣才能做到這「三求」,他說:「陶鑄古今,可以求真,有自在心,才能求是、求正」。

饒公駕鶴離去,令人悲痛不已。但轉念一想,101歲高壽,生死輪迴,是自然法則,只要人們記得這個人,就是永生。我相信,饒公不朽,先生永在!

寫到這裏,彷彿聽到饒公對我說,離去,即非離去,是名離去。

更多精采文章

  • 饒老千古──韓園處處有饒跡,山水喑喑悲莫聲饒老千古──韓園處處有饒跡,山水喑喑悲莫聲
  • 選堂教授的韓師緣選堂教授的韓師緣
  • 以清酌庶羞之奠,遙祭饒公之靈以清酌庶羞之奠,遙祭饒公之靈
  • 此世願為寫經生:觀饒宗頤教授書畫有感此世願為寫經生:觀饒宗頤教授書畫有感
  • 煙雨迷濛踏翠微──訪簡林、思往事煙雨迷濛踏翠微──訪簡林、思往事

0

編輯精選

View all posts
標籤: 大圓覺智心經簡林書法饒公饒宗頤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在位於科學園的盧煜明教授創科公司,盧教授(左)與筆者合照。(文灼峰攝)
文字因緣

盧煜明25年創科之路成就非凡

作者: 文灼非
2022-08-19
2019年非洲版《秋天的童話》。
懷念羅啟銳特輯

銀河裏才是你靈魂的徜徉地

作者: 編輯精選
2022-08-19
美國總統拜登5月訪日,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面。(日本首相facebook圖片)
今天與時光隧道

美國建印太框架 數碼和印度食客

作者: 丁望
2022-08-19
習近平說,要堅定改革信心。(中國政府網圖片)
灼見報道

習近平出訪遼寧 考察東北企業創新情況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18
李克強強調,經濟大省需要進一步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亞新社)
灼見報道

李克強南下深圳視察 促六經濟大省勇挑大樑 強調堅定不移擴大開放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18

影片

  • 雷鼎鳴:北京制裁佩洛西家族發放什麼重要信息?美國為何一直誤判中國國情?
  • 黃錦輝教授:美國欲通過晶片法案趕盡殺絕 中國有何化解招數? 香港可發揮什麼作用?
  • 霍詠強:香港怎樣有效改變入境檢疫措施?中國如何調整防疫五大難題?
  • 蔣匡文:李家超為何不入住禮賓府?特首辦風水有什麼不足?新政府開局能否破舊立新?
  • 曾鈺成:明年還會有區議會選舉嗎?區議會是否已經完成歷史任務?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怎樣預防骨質疏鬆症?飲食有什麼宜忌?推介補肝腎、強筋骨中藥
  • 雷鼎鳴:美國如何塑造中國是挑釁者角色?佩洛西訪台中了疑兵之計?解放軍可隨時封鎖台灣
  • 霍詠強:中國軍演五大軍種亮劍如何震驚世界?中美軍事信任機制遭破壞將有什麼後果?
  • 許永權X李偉民:香港有多少洗黑錢的方法?風險無處不在 小市民如何自保?
  • 曾鈺成:講科學、講規劃,郊野公園界線怎麼不能重劃?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總決賽四強對壘 英華小學蟬聯冠軍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總決賽四強對壘 英華小學蟬聯冠軍 本社編輯部
  • 菊部回眸六十秋,麗歌紅韻樂優悠──專訪粵樂曲藝名家楊麗紅菊部回眸六十秋,麗歌紅韻樂優悠──專訪粵樂曲藝名家楊麗紅 馮珍今
  • 不讓鬚眉仗劍行  還看幗嬈解國危不讓鬚眉仗劍行 還看幗嬈解國危 關品方
  • 港大宣布任命張文智教授出任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港大宣布任命張文智教授出任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 本社編輯部
  • 海外藍絲究竟有幾多?由許智峯澳洲被襲說起海外藍絲究竟有幾多?由許智峯澳洲被襲說起 馮應標
  • 蔣匡文:李家超為何不入住禮賓府?特首辦風水有什麼不足?新政府開局能否破舊立新?蔣匡文:李家超為何不入住禮賓府?特首辦風水有什麼不足?新政府開局能否破舊立新? 本社編輯部
  • 西方只有接受更廣闊的世界才有路行西方只有接受更廣闊的世界才有路行 張建雄
  • 指月之指指月之指 常霖法師
  • 香港學界如何把「返大陸」變成歷史名詞?香港學界如何把「返大陸」變成歷史名詞? 陳奕偉
  • 工作永遠派給最忙的人工作永遠派給最忙的人 潘燊昌
  • 一位葉問詠春傳人一位葉問詠春傳人 陳家偉
  • 梁錦松:幫助孩子獲得幸福人生    所羅門教育推出「Project M² 暑期領袖計劃」梁錦松:幫助孩子獲得幸福人生 所羅門教育推出「Project M² 暑期領袖計劃」 本社編輯部
  • 金庸人物生命的追求──郭靖的迷惘和愛情追逐者金庸人物生命的追求──郭靖的迷惘和愛情追逐者 楊興安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怎樣預防骨質疏鬆症?飲食有什麼宜忌?推介補肝腎、強筋骨中藥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怎樣預防骨質疏鬆症?飲食有什麼宜忌?推介補肝腎、強筋骨中藥 本社編輯部
  • 衛奕信:英國人眼中的香港前途衛奕信:英國人眼中的香港前途 編輯精選
  • 北京發布台灣問題白皮書的政治意涵北京發布台灣問題白皮書的政治意涵 盧兆興
  • 中大與國際團隊領導肺癌研究發現:新標靶藥Lorlatinib有助改善無惡化存活期及減慢腦轉移中大與國際團隊領導肺癌研究發現:新標靶藥Lorlatinib有助改善無惡化存活期及減慢腦轉移 本社編輯部
  • 飛鏢遊戲與中國文化飛鏢遊戲與中國文化 陳家偉
  • 毛俊輝從心而發的戲劇人生毛俊輝從心而發的戲劇人生 張灼祥
  • 蔡若蓮:從小欣賞經典作品  培養文化素養及品德情意蔡若蓮:從小欣賞經典作品 培養文化素養及品德情意 編輯精選

推薦作家

  • 彭智華
  • 張建雄
  • 艾雲豪
  • 何漢權
  • 張灼祥
  • 陳鳳翔
  • 施永青
  • 紀治興
  • 管仲連
  • 丁望
  • 翁美茵
  • 譚嘉明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