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的改革開放如何繼續下去,因着貧富懸殊惡化,在大陸引起重大爭議。數十家媒體同時刊出極左理論家李光滿的《深刻變革論》,響應「鬥爭」論調,提醒國民有一場重大的革命正在身邊發生,即被《環球時報》主筆胡錫進高調反擊,指責其危言聳聽,叫人不要相信。
要讓少數人先富起來
此外,中國網絡又出現一署名「華山穹劍」的文章,題為《鄧小平對中國的十點警告》,強調鄧小平生前曾經警告過,國民收入分配,是要令所有的人都得益:「沒有太富的人,也沒有太窮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過。」
此語出自《鄧小平文選》。有人翻查鄧小平理論,指出鄧小平改革的原意與「初心」,並非窮富懸殊。
然而鄧小平確實也是一個矛盾的人。「要讓少數人先富起來」,這句話流於簡單。「少數」是哪些人?「先富起來」用什麼手段?先富起來之後又如何?這一切並無詳細論述。
鄧小平也說過「共同致富」,並指出「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句話同樣出自《鄧小平文選》。
有人在鄧小平的遺言中尋找支持,反駁「中國在走回頭路」之說。但鄧小平生前的理論,並沒有指出中國的改革一旦出現財富不均,到了這個階段,應該怎樣做?
吸引富豪創立慈善事業
殖民地的香港其實提供了典範。戰後英國經濟大受創傷,兩次世界大戰虛耗國庫,劍橋大學經濟學家凱恩斯成為國家經濟顧問,除了主張大力推行計劃經濟,設立免費醫療系統。錢從何來,則多次越洋訪問美國,向美國借貸。
那時香港出現數以百萬計的難民,英國政府窮,香港殖民地政府也沒有錢。英國人在香港並無「打土豪分田地」,新界居民的丁權權益分毫沒有改變,本地傳統富豪如何東、鄧肇堅、周壽臣、羅旭龢,殖民地的葛量洪政府沒有向他們施以重稅,還長期維持低稅制,也沒有強制其奉獻財產,而是以皇室勳銜和社會地位為誘因,令鄧肇堅、何東等富豪創立慈善事業。
東華三院、鄧肇堅醫院、何東小學,加上天主教會在香港的接濟,殖民地香港政府開創了一個良好的氣氛,令華人社會商人認為,辦慈善事業是一種光榮。
社會有貧富差別及向上流動力
此時,皇室成為良性互動因素。香港殖民地時代的爵士勳銜,許多是本地商人向殖民地捐獻協助改善民生的結果。英國再窮,沒有伸手向香港的鄧肇堅要錢,而本地富商不必向英國捐獻。殖民地政府取之於本地慈善家,用之於本地難民。
保良局、仁濟醫院、博愛醫院、公益金,加上電視台的合作,市民並不感到政府有任何干預。富豪也沒有受威脅,殖民地政府沒有發表殺氣騰騰的文告。香港的慈善事業自然產生,而且到今日,許多慈善衍生的醫院和學校,制度運作良佳。
這一切,只講激進意識形態的人不會明白。在他們的認知世界中,一切殖民主義皆是「罪惡」,唯有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才是理想。殖民地時代的香港,葛量洪沒有留下一套葛量洪思想,麥理浩也沒有出版一本麥理浩文摘。香港社會貧富依然有差別,但有社會向上流動力,加上廉政公署,英國人就這樣建設成一個和諧的華人社會。三千年來罕有的安居樂業,直到1997年,連同豐厚的儲備,交還中國。
原刊於《CUP媒體》,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