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鶴琴將兒童的心理特徵歸納為四個方面──好動心、模仿心、好奇心、遊戲心,合稱為「四心」:一、好動心不僅表現為行為上的舉止不定,喜動厭靜,還表現為喜怒無常,這主要是因為兒童還沒有養成自制力,缺乏行為控制能力,感覺直接表現為行為,行動完全被衝動和感覺支配。二、模仿心存在於人生的全過程之中,不過兒童表現得尤為突出,模仿活動是兒童生活的重要內容。三、好奇心是對新事物關注並希望了解和接近的心理,能激起兒童好奇心的,是事物本身的新異性,以及事物與事物之間所發生的關係的新異性。四、遊戲心是兒童的天性,但兒童喜愛遊戲的天性在中國傳統教育中常被扼殺,成年人往往視孩子遊戲為頑皮,許多父母反對兒童在學校遊戲,以為送孩子上學是為讀書,不是學頑皮的。
陳鶴琴強調,「四心」是兒童獲得知識、發展技能技巧、培養創造力、適應社會的前提和基礎,不尊重兒童的心理特徵,等於剝奪兒童發展的機會。研究兒童身心發展,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兒童教育,教育者應該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徵,採取相應的教育和教學措施。陳鶴琴特別強調興趣在教學中的重要性,他認為教學中所採用的故事,人物情節要在兒童的經驗範圍內,以愉快為前提,不可拘於知識的傳授。教學的組織要以兒童的興趣為出發點,方法有二:其一是創造適當的環境,讓兒童在主動地接觸環境的過程中,由於各種環境的因素而產生興趣;其二就是教育者要借助一定的方法去刺激兒童,誘發兒童的興趣,例如在學校、特別是幼兒園的環境布置方面要有變化,有時令性、季節性,要根據自然現象和社會情況的變化來設置教學環境,引起兒童的興趣。
實驗觀察可直取知識
教學過程分為四個步驟,一是實驗觀察,二是閱讀參考,三是創作發表,四是批評檢討。首先,實驗觀察是獲得知識的基本方法,因為實驗觀察所獲得的知識是直接的知識,而經過符號和語言報道,從書本中得來的知識是間接的知識;間接的知識是前人實踐經驗的總結,是人類文化的積累,是知識的一個方面,對教育學生是重要的。由實驗觀察獲得的經驗,遠比書本概念要深刻牢固,實驗和觀察不僅是解決問題的手段,也是發現問題的良好途徑。「間接知識和直接知識是互為補充,缺一不可的。」但並不是所有事物都有條件直接進行實驗觀察,單憑感性經驗也不能徹底了解事物,所以在教學中要讓兒童圍繞着活動和研究主題,閱讀充份的參考材料,從中汲取間接經驗,並且加以整理,通過獨立思考、融會貫通,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總結,以編故事、寫報告、作演講等形式發表,盡可能地加入自己的見解。在創作發表中,兒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得以發揮出來。不過,兒童從學習中得到的結論不可能是完全正確的,教學過程的最後一步,就是通過集體討論、小組討論、共同研究的形式,進行總結批評。批評檢討有利於兒童的創造性,兒童在這個過程中,相互啟發、相互鼓勵,以達到教學的目的。而教師的責任,就是啟發、引導、供給、評價。
「做中做,做中學,做中求進步。」這是陳鶴琴提出的教學基本原則,由此出發,他還提出幾條具體的教學原則:(一)生活化原則;(二)兒童中心原則;(三)寓教於做的原則;(四)直觀性原則;(五)興趣化原則;(六)動機性原則;(七)集體性原則;(八)分類比較原則。至於具體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五項:(一)整個教學法,即根據兒童的年齡和已有的知識,把有關教學內容結合在一起,然後有系統地、有步驟地傳授知識和發展智力;(二)遊戲教學法,即以遊戲方式實施教學,提高兒童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學得快、記得牢;(三)分組教學法,學生在分組教學中彼此提問,互相討論,從而使他們獲得有關的知識,發展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四)替代教學法,教師可以利用事物的共有屬性,以兒童熟知的事物去替代不熟知的事物,運用各種替代方法去增加兒童的知識,發展兒童的個性;(五)比較教學法,使兒童對所學的事物認識得格外正確,印象格外深切,記憶格外持久。
「活教育」和德育思想
陳鶴琴認為,中小學教育普遍存在着注重知識灌輸而忽視人格培養的傾向,針對這一情況,他對德育的目的、原則和具體方法都作了分析。為此,他在1940年倡導「活教育」,強調其目的是「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圍繞着中國國民的道德素質,明確地提出現代中國人應具備五個條件:第一,是要有健全的身體;第二,是要有建設的能力;第三,是要有創造的能力;第四,是要能夠合作;第五,是要服務。抗戰勝利後,他將「活教育」的目的表述為「做人,做中國人,做世界人」。做世界人要有「世界的眼光」,換句話說,「就是對世界的看法,我們要有對世界的正確的看法,必須了解世界的事事物物」。做世界人又有三個條件,即「愛國家,愛人類,愛真理」。
「活教育」的課程編制有兩個原則:一是根據教育部頒的新課程標準;二是根據當地兒童與環境實際需要情形。「活教育」是要拋棄「書本萬能」的舊觀念,而以大自然、大社會為「活教材」。陳鶴琴把「活教育」的課程內容歸結為「五指活動」,即:(1)兒童健康活動──包括體育、衛生等學科;(2)兒童社會活動──包括史地、公民、常識等學科;(3)兒童科學活動──包括動、植、礦、氣象、理化、算術等學科;(4)兒童藝術活動──包括音樂、圖畫、工藝等學科;(5)兒童文學活動──包括讀、作、寫、說等學科。
與此相應,要把教室改成「五指活動場所」,即:健康活動場所、社會活動場所、科學活動場所、藝術活動場所和文學活動場所。總括來說,「活教育」的方法,是「寓學於做」,以「做」作為教學方法的基本原則,陳鶴琴說:「在學校裏的一切活動,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做了就與事物發生直接的接觸,就得着直接的經驗,就知道做事的困難,就認識事物的性質。」兒童失去了練習的機會,也就失去了活力。
傳授文化知識 培養思想品德
學校教育的基本任務,就是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使學生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在整個教育工作中,德育工作是最繁重、最重要的,陳鶴琴具體地提出13條德育原則:(一)從小到大;(二)從人治到法治;(三)從法治到心理;(四)從對立到一體;(五)從不覺到自覺;(六)從被動到主動;(七)從自我到互助;(八)從知到行;(九)從形式到精神;(十)從分家到合一;(十一)從隔閡到聯絡;(十二)從消極到積極;(十三)從「空口說教」到「以身作則」。針對學校忽視德育和方法不當的狀況,他認為中小學德育的實施應注意應用以下一些方法:第一是明瞭規則,第二是積極引導,第三是慎用懲罰。
教師方面,在人格、學業、教學經驗、教學技能等各個方面都有一定的素質要求。首先,教師要用自己愛的力量去感化學生,去溫暖學生的情感,教師的愛是師生心靈之間的一條通道。其次,教師必須具有懷疑的態度和研究的精神,藉此克服在長期教學過程中形成的習慣和成見,避免因循不變、墨守成規,還要努力謀求教材、教法的改進,教育才有進步的希望。在教育經費短缺、學校設備簡陋的情況下,教師具有利用和改造環境的精神尤其需要,教師不只是拿了書本就去教學,往往需要重新安排教學的內容和組織教材教法。教師的表率作用對學生的影響是很顯著的,所以教師本身就是一種教育因素、教育力量和教育手段,對學生人格的形成,無形中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師不能只站在旁觀者、教導者的位置,而是要把對學生的要求首先體現在自己身上。學校風氣的形成,有賴於集體力量和教師間的相互協作,學校裏的教師,常因經歷和觀念上、興趣上的差異而造成隔膜,甚至出現派別,教師應該努力加以克服。
新時期的教育事業
1949年8月,陳鶴琴任南京大學師範學院院長;他把國立幼稚師範專科學校併入南大師範學院,改為幼兒教育系。同年9月,陳鶴琴出席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10月,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會。1950年,任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教育委員和南京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副主席。1951年參加九三學社。
九三學社原是1944年底一批科技界、教育界人士在重慶組成的民主科學座談會,1945年9月3日,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改名為九三座談會,1946年5月4日正式改名為九三學社。主張促進民主政治,爭取人民基本自由,學術思想自由,實現國家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反對內戰,反對官僚資本。1949年1月,響應毛澤東的八項和平主張,擁護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並於同年9月派代表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1949年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九三學社以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要成員。
1953年3月,陳鶴琴任南京師範學院院長。1955年,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1960年,任江蘇省政協副主席。1964年,被選為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兼南京分社主任委員。他曾當選的職務包括:為全國政協委員和江蘇省政協委員副主席,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副主任,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全國幼兒教育研究會名譽會長,江蘇省心理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委員等。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陳鶴琴一直注意幼兒教育,特別是1978年以後,在他晚年的歲月中,比以前更加強調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他在全國幼教研究會成立大會上說:「今天的嬰幼兒到2000年的時候,正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生力軍。發展幼托事業,培養體魄強壯、品德良好和智力發達的祖國幼苗,是關係到祖國與民族前途的根本大計,對實現四個現代化影響深遠。」會上,他還號召幼教工作者「必須十分重視和開展對幼教的科學實驗,探出一條中國化的幼兒教育的客觀規律,從而促進全民族的幼兒教育的發展。」
1982年12月30日,陳鶴琴在南京逝世,享年90歲。他一生的著作主要都圍繞着教育問題,成為探索中國教育前路的重要資產。具代表性的,有《家庭教育》、《兒童心理之研究》、《測驗概要》(與廖世承合著)、《語體文應用字匯》、《中國幼稚教育之路》、《幼兒教育論文集》(與陶行知、張宗麟合編)等;而較為人所熟知的,是《活教育理論與實踐》。重要論著編入《陳鶴琴教育文集》上、下卷,現時仍以六卷本的《陳鶴琴全集》最稱完善。
參考文獻:
李桂林主編《中國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
高奇主編《中國現代教育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年。
劉英杰主編《中國教育大事典(1840─1949)》(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孫愛月〈南京鼓樓幼稚園〉條。
徐友春主編《民國人物大辭典》增訂版上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陳鶴琴〉條。
燕國材主編《中國教育心理思想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年),劉振中〈陳鶴琴的教育心理思想〉。
黃書光著《陳鶴琴與現代中國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本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