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學院(Legacy Academy)舉辦的傳承論壇踏入第四屆,論壇題為「接力香港.預約大未來」。「接力香港」由傳承學院策動,旨在建立知識交流的平台,以跨世代、跨行業、跨界別的文化活動為基礎,透過教育、研究、出版、慈善等全方位的實踐,達致與新一代共同成就「修身、齊家、治企、善天下」。
陳裕光:技術革命碰上新生代,企業須了解轉變
傳承學院榮譽主席、大家樂集團前主席陳裕光博士在論壇致辭時指,不管是「沉默的一代」、戰後嬰兒潮一代,還是X世代、Y世代,每一代人也各有時代挑戰要克服,但未來的世代將面臨更巨大的挑戰。他解釋,這是因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和千禧世代都在改變世界,而且這兩個新舊碰撞的交接期同時出現,影響極大,新情勢應運而生。
他續指,蒸汽動力、電力和電腦技術所帶來的三次工業革命都大大改變了社會和經濟面貌,而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影響將比前三次來得更大,將在社會、經濟、政治和個人層面掀起巨變。
「Google大中華區前總裁李開復曾說過,金融、醫生、律師、教師是四大最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行業。預視未來,我們要看見科技帶來甚麼演進;教學要變得更互動、自主;一些社會問題例如貧富懸殊必然會加劇;政治方面,愈來愈多人對代議政制不滿,將會有更多公投等等變化。此外,短短三年後,八十後的年輕人將佔工作人口的50%,而到了2025年,企業裏75%的員工將會是千禧世代,企業要好好迎接並回應這些轉變。」
陳博士表示,面臨這些時代的變化和新趨勢,要守業就要思考如何轉化、提升企業,不能抱殘守缺。
他指出,今天的營商環境與十年前截然不同,企業面臨的轉變和挑戰極大。
「在酒店行業的芸芸集團裏,全世界最大的那一間公司並不擁有自己的酒店房間,這就是Airbnb旅宿平台;全球最大的媒體公司並沒有自己產出的內容,這家公司叫Facebook;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並沒有出售自己旗下產品,這家零售商叫阿里巴巴;全世界最大的出租車公司並不擁有自己的出租車,這家公司是Uber。」
陳博士指,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時代無疑帶來改變和顛覆,今屆傳承論壇題為「接力香港.預約大未來」,正正要探討這些議題,思考企業應如何做好準備。
陳博士分享,「居禮夫人也曾說過,世界上沒有事情需要恐懼,一切只需理解。」
吳克儉:吸收新知勇於實踐,培養明日態度
香港教育局前局長吳克儉擔任是次論壇主講嘉賓,分享他對香港應如何擁抱未來的看法。
「面對未來的許多不確定性,我們要勇於嘗試許多新事物,就算沒有前車可鑒,也要夠膽踏前一步。」
談及AI、自動化、機械人技術等科技突破和發展趨勢,有人憂慮人類將被取代,也有人認為科技只會發揮輔助角色。吳克儉指,「我們都是相信實證、相信證據的,希望一切推測和分析以事實為基礎,但我們必須承認自己在這方面進退維谷。」
他解釋,人類一方面不可能用現有的證據來判別朦朧的未來,另一方面如果真要談數據、實證,證據卻「多得浸死人」,而且有許多結論恰恰相悖的證據,相關的研究讀也讀不完,要花費很多精力,小心判別和消化資訊。
「面對新格局和種種衝擊的關鍵在於態度,必須時時刻刻願意學習,並實踐所學,一步一步地走,這就是基礎,是活於明日世界必備的態度。」他也提到,要培育新一代、幫助他們適應變化,就要注重他們的品格培育,讓年輕人發展與別人溝通交流的能力,抱着明確的目標前行,在自己感到有意義的工作上發揮影響力。
「強逼年輕人做一件事是行不通的,就算他本來有興趣做,一旦被逼就不願意了。要讓青年實踐抱負、感到工作對自己有意義並能發揮影響力,這對新生代十分重要。」
科技衝擊不容小覷,應學習與科技共生
吳克儉又指,「如果你留意科幻片,便不難發現許多影視作品也會想像,有朝一日機械人將會習得人類情感,懂得流淚、懂得愛。而歷史告訴我們,科幻片裏想像的新事物,有許多都可以在三年五載之間變成現實。」
他指,許多人認為人類比機器的優勝之處在於有情感、機器難以做到人性化,但這並非絕對,人類的情感在未來有可能藉晶片(emotional chips)等技術加進機械人之中,人類不可低估科技發展帶來的新可能。「剛剛陳博士提到,老師也位列最容易被機器替代的四個職業之一,如果你這樣說,香港的65,000名教師一定不饒你,但這些事情不說不行。」
知行合一,以想像力、合作、耐性戰勝未來
「我很佩服日本人探究問題和致力研究的心,就像這本雜誌,封面上列了有關國家未來100年將面臨什麼挑戰的推測,比如2035年因科技進步導致2,700萬人失業、納米機械人將在何時發展成熟得能治療癌症……他們既有大膽假設,也有細緻分析。」
吳克儉指,日本一些研究涉獵人工智能時代中「工作能力的重新分配」這一議題,有的全面分析1,500種人類能力,評估人工智能可以勝任其中多少種工作,並且已開始進行相關的差價分析。反觀香港,逾九成的GDP都來自服務業,各行各業可以提供許多有用數據,很有潛力可以進行領先全球的研究,但香港卻未很關注這些數據和趨勢,吳形容香港在這方面「實在很差勁」,應向優秀的研究取經。
他續指,全世界也面對這些轉變,無法趨避,要想方法駕馭未來、管理新局面,跟科技新產物「共生」,方能共享新時代。
「這就談到leveraging,一定要懂得借力,懂得合作,比如一帶一路也必須共同努力方能成事,欠缺合作便無法推行。」
演講中,吳克儉引用學者普費弗(Jeffrey Pfeffer)和薩頓(Robert Sutton)提出的理論(The Knowing-Doing Gap,「知」與「行」的落差),指出「知道一件事」跟「明白一件事」有一段距離,而「明白了一件事」和「真正能把事情做出來」又是兩件事。他指「中國製造2025」有12項指標,美國反對其中的9項,但許多人可能單是在認知層面上已有很大的不足。
臨近演講尾聲,吳憶述某次美國一行的收穫:「一次到訪一間美國高中,該校在幾十年間有26位學生成為諾貝爾獎得主。對於這樣的成功,他們分享了這句愛恩斯坦的話:『我並不是格外聰明,只是面對問題時堅持了更久。』(“It’s not that I’m so smart, it’s just that I stayed with the problem longer.”)這就是他們的精神、他們的秘訣。」要掌握未來,相信要本着這樣的幹勁和信念,方能為難題找出解決方法。
傳承論壇2018系列二之一
本系列文章:
陳裕光、吳克儉:裝備企業和青年迎接時代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