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陳智思:新一屆政府要有新思維 勿到危機爆發才處理

陳智思:新一屆政府要有新思維 勿到危機爆發才處理

「房屋問題說易也行,說難也行。答案其實早已存在,只是做不到,為什麼?因為持份者太多。」

本社編輯部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17-06-22
名家演講錄

整理:余倩盈、羅乃智;圖片:亞新社、灼見名家傳媒

標籤: 可持續發展新思維林鄭月娥活化歷史建築社聯藝術陳智思
陳智思分享自己成長的心路歷程以及對新一屆政府的期盼。
陳智思分享自己成長的心路歷程以及對新一屆政府的期盼。
0
SHARES
827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編按:由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專業委員會主辦、We Like HK 協辦及香港廣東各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專業委員會為支持機構的「回歸二十年 領袖新思維」論壇於6月10日舉行,現時行政會議成員陳智思分享其領袖思維及心路歷程,以下是他當天的演講內容:

今天的題目是「領袖新思維」,我未必是個領袖,但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新思維」。

可能在座也有部分人知道我的故事,那也跟新思維有關,當一個人沒有選擇,就會產生新思維。故事如何開始呢?雖然表面上不像,其實我是一個長期病患者,現在情況已經好了許多,只是三個月看一次醫生,每天吃七種藥。我在18歲那年患上了非常罕見的病, 20歲前做了三次搭橋手術,早前又做了「通波仔」,不是心臟有問題,而是血管。這個病也影響到腎臟,自18歲,我的兩個腎都只剩下一半功能。正因如此,其後走過的十年歲月,非常難過,但對新思維而言,是一個很好的背景。

即使我已完成三個手術,醫生仍說我很大機會要開始洗腎,如果病情繼續惡化,兩個腎都會失去功能。當時我只有20歲,雖然也不是很清楚何謂洗腎,但大概也猜到,而且知道一個星期要去三次醫院。你可以想像嗎?一個年輕人,聽到這個消息,應該如何面對?一開始,我選擇了逃避,過了幾年,又開始埋怨,覺得身邊的人都是壞人,包括上帝。很幸運地,十年過去,我突然接受了現實。很多人叫我去醫院開解那些病人,但事實上,這是沒有捷徑的,不是開解完了就突然可以接受,還是要自己走出來,問題是走得快、走得慢還是走不出來。我很幸運,能走出來,過程當中也獲益良多。

藝術訓練 有助創意思維

說起新思維,大家也知道,其實我大學是讀藝術畢業的,不是我選藝術,而是我根本沒有選擇。當時我生病,在醫院渡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我以為我還可以回到大學讀書,趕得及四年畢業,我當時就在想,有甚麼課程我可以讀,但不用回學校上課呢?有了,那是畫畫。我以為我的病很快會好,於是我就讀了一個畫畫的課程,誰知道,我一個學期上課,另一個學期就在醫院,過了三年還是這樣。最後,當我可以全年回去學校上課,我發現我修的藝術學分跟我本科經濟修的學分一樣多。30年前,如果父母知道孩子讀藝術去了,可能把他砍了,幸運的是,我的父母說只要平安回家就已經很好了,讀甚麼都不耍緊。所以我那時就要選擇,讀經濟,還是藝術。雖然我知道自己回港後肯定會做生意,但我又覺得讀藝術也很好,於是就選了藝術,即使我一點天分也沒有,只是一個插班生。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捩點。

同屆畢業的人有七個,除了我,其餘六個同學都很有天分,即使沒有天分,也經過了幾年的準備,而且他們都有各自的專長,不論是陶藝、雕刻、攝影、畫畫或是多媒體。讀藝術不同於其他科目,不是交論文給老師一個人批改,而是同場展示各人的作品,我很快就知道我會被比下去,所以就要想新的方法。第一,千萬不要做別人在做的事,嘗試之下,我就選了點畫,但這太費時,畫一張要三個月,我是不可能畢業的。於是我把作品尺寸縮細,棄用塑膠彩,轉用墨水筆,再從彩色轉為黑白,用黑色紙,點上塗改液,以節省時間。沒有人讚我的作品很漂亮,但他們都說很有趣!我覺得我已經突圍而出了。

我讀了藝術,但我並沒有成為一個藝術家。其實大學本科跟工作沒有必然的關係,但大學教了你基本的技巧,讓你應用在工作中。我在大學學的是創作,而我現在也經常用到我的創意思維。

香港回歸20年,但我20年前沒有參與任何公職,跟香港的普通市民一樣。直至回歸後,選第一屆立法會,有個保險界功能組別的職位,因為當時只有外資保險公司的代表參選,沒有華資的,所以有人邀請我當時的老闆參選,他卻建議我一試,即使我當時不懂政治,也不懂保險。因為年青時的經歷,我本着一試無妨的心態答應,還記得當時打電話向保險公司的行政人員拉票,幸好當時的香港市民對政治的認識不多。還記得當時遇上一位法籍總裁,他是讀政治的,他問我如果業界和市民發生衝突,我會站在哪一方。我自信滿滿的說,我當然會為業界的利益着想。然後,他給我上了一課政治,直至現在,我也會反思,到底我作為立法會的成員應該為了誰的利益?選舉當然緊張,我當時只以十票險勝,因為業界的選民不多,我不懂保險,既是我的弱點,也是我的優勢,因為我在業界沒有生意上的競爭對手。

「大學教了你基本的技巧,讓你應用在工作中。」

當選後,我才意識到,我真的要成為一位政治家了。可幸的是,當時市民對政治不太熱衷,我有更多時間學習。只是上任不久,便迎來了1998年的金融風暴。過往十年,我們在立法會遇上了不同的新挑戰,例如禽流感、沙士等,每次都要用新的方法解決問題。有一次,范徐麗泰說要給我一份「優差」,因為我是當時60個議員中唯一的藝術畢業生,她讓我為立法會找一個標誌,前提是所有議員要一致通過。要取得所有人的共識並不容易,但立法會還是有了現在的標誌。可見從前所學必不會浪費。

這19年來,很多前輩幫助過我,當中我最感恩的是李家祥博士。他邀請我加入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榮休後讓我接任主席一職,當時我不但不熟悉社工界的事務,甚至對香港也不是太熟悉,好像經常看到,卻不認識。社聯有四百多個不同的社工組織,接觸到社會每個階層的人士,基本上所有的問題都與社聯有關。然而,我接任後,才知道社聯當時正面對很大的衝擊。其一,由於金融風暴,政府財赤,削減社福開支,包括「一筆過撥款」等政策帶來了很大影響,王䓪鳴女士、吳水麗先生、吳克儉先生三人寫了檢討報告書,以對組織進行改革;其二,社聯前行政總裁許賢發先生榮休,社聯需要一個新行政總裁。這個機遇實在十分難得,因為社聯已經順利運作了好幾十年,要是沒有遇到這些問題,根本就用不着新思維。

我一開始在社聯進行改革或會受到質疑,社福界不希望引入太多商界理念,因此我最大的困難是令大家信服,讓我幫忙解決問題。「商界展關懷」是我的構思,目的是舒緩社會的「仇商」情緒,計劃開始至今已有十多年,參與計劃、回饋社會的公司從200多家增至3000多家。計劃的重點是商家與非政府組織合作,參與義工活動,並且互相交流。我個人認為香港社會的問題,在於各界別不願意互相了解,而活動正好能夠解決此問題。在未有這個平台之前,商界參與慈善就只是寫支票捐錢,公司職員不知道公司的善舉,受眾也不認識捐款人,但「商界展關懷」讓商家參與更具影響力的慈善活動,唯有透過直接的溝通和認識,才能減少界別間的不信任,不只為了籌錢,更為了大力推動商家參與社福事務。社福界是否人人同意我不知道,但至少管理層是贊成的,引入不同財源及資源。

游走不同界別 演繹平衡角色

正是因為認識不同人,政府才邀請我加入不同委員會。可能大家沒有留意,我是金融界出身,但全部的公職都與商界無關,官員喜歡找我做些極偏的公職。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找我去古物諮詢委員會,我說保育我不懂,他反問我不是讀藝術畢業嗎?我才發覺藝術學士學位也是有用的。(眾笑)

其實更重要是想找我在商界和保育界中做個平衡,自此之後,我都是擔任平衝角色,我認為關鍵在於是否肯聆聽不同意見者的意見。公職工作中我多是處理矛盾,我面對社福界V.S.商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主席)、保育V.S.發展(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可持續發展V.S.生態保育(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的矛盾,要在兩者間取得平衝,唯一不矛盾的,是高永文醫生找我做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主席。(眾笑)

不同委員會工作,都是要面對矛盾。也是香港未來如何走出這困境,林太競選期間最主要解決的就是房屋問題,這個問題說易也行,說難也行。答案其實有,只是做不到,為什麼?因為太多持份者。如何令不同既得利益者,都願意走出來是學問,但又不可以隨便叫其中一方放棄。在我眼中,人人都要妥協和讓步(give and take),包括我自己。提出解決方案(solution)很容易,但很難做。

在公職生涯中,有兩個崗位我做得很高興、也很感觸,一個是古物諮詢委員會,另一個是可持續發展委員會。

我中三後到外國讀書,對香港的歷史認識一般。在古諮會時常要為建築物評級,但評級本身不是目的,更重要是建築物背後的歷史。在認識歷史的過程中,使我認識自己的香港。過去幾十年來歷史、社區的轉變,使我對香港的認同感大大增加。

我在公職上與林太常有接觸,第一次與林太接觸,她是社署署長,我是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主席,算是直接對頭;第二次我是在古諮會,她是發展局局長;第三次是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她讓我處理發水樓的問題。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中,做過三次大型諮詢,令我有些許成功感。我過去兩年主要解決香港垃圾的問題,算是做了兩年垃圾。(眾笑)

陳智思(右)擔任林鄭月娥(中)競選辦主任。

莫等迫在眉睫 才願退一步

我用兩年時間想了個解決方案,最後建議垃圾要徵費,亦帶出焚化爐、堆填區的思考,報告建議是三管齊下。我重看建議,原來在20年前剛回歸時,時任環保局局長廖秀冬亦是提出相同的意見,除了是推銷政策者不同外,沒有分別。同一個議題處理了20年,直至問題迫在眉睫大家才解決。如果要再執拗,沒有問題,只不過五年後垃圾圍城,堆填區都沒有了。

為何今次可以推出?四個字:死到臨頭。持份者在極不情願下,亦願意讓一步。

我希望持份者放棄自己個人利益,行前一步,達成共識,故新一屆政府要有新思維,不但要徵詢大眾意見,不可以授課(lecture)心態對待市民。

最後一點補充,這麼多屆政府中,我都不滿意財政司司長,我不是針對某個人。(眾笑)唐英年、曾俊華經常說一句話:「我歡迎大家給予意見。」但難道市民說:請政府增加稅項?請增加紅酒稅嗎?而往往給予夠多意見後,卻一句「對不起,這些建議不行,政府要量入為出。」

政府面對的不是不聽意見的問題,而是要多與市民互動,告訴他們現正面對什麼問題,如何解決問題?如果每個界別都在說如何保障自己的利益,如何問意見?是否每事要去到最危機一刻才做,政治現實可能是,但新一屆政府希望不用去到危機尾段才處理。社會是多元化、多聲音,如何給予大家信心?最重要是信任。絕對相信,在新一屆政府,在林太領導下,要重建信任。若沒有信任,大家難以靜心坐下討論。只要有心去聆聽,一定有解決辦法。

更多精采文章

  • 陳智思:達成社會共識 過程至為重要陳智思:達成社會共識 過程至為重要
  • 不想行會成為另一個立法會──專訪陳智思不想行會成為另一個立法會──專訪陳智思
  • 灼見名家三周年論壇圖輯 ——2018 施政新思維灼見名家三周年論壇圖輯 ——2018 施政新思維
  • 美國制裁中港官員影響深遠美國制裁中港官員影響深遠
  • 為什麼市民要相信和尊重鄭若驊?為什麼市民要相信和尊重鄭若驊?

0

本社編輯部

View all posts
標籤: 可持續發展新思維林鄭月娥活化歷史建築社聯藝術陳智思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羅乃萱表示,任何事情都有正面意義和有價值的一面,正如在黑暗找到光芒一樣。
名家演講錄

羅乃萱:正向教育如何幫助子女?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17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表示,有機會讓香港科研參與此次艱巨的太空任務,感到非常驕傲及榮幸。(灼見名家圖片,攝影:文灼峰)
灼見專訪

滕錦光教授:攬月探星之後,理大如何成為融入國家大循環的領頭羊?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16
曾鈺成指出,立法機關如何組成,對香港政治環境影響至大。(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曾鈺成:處理本港立法機關選舉 中央可能出人意表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14
近日批評特首林鄭的聲音不少,但批評最嚴厲的並非傳統建制陣營,而是來自前任特首梁振英的文膽,不由得不令人聯想起下任特首人選問題。(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曾鈺成:建制陣營多了批評林鄭 欲爭奪下屆特首寶座?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12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2020-2021學年)
灼見活動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2020-2021學年)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0-12-18

影片

  • 市民如何選擇新冠疫苗?港大孔繁毅教授逐一深入剖析《抗疫專輯》
  • 馮檢基:蔡英文錯判形勢 親美抗中暗獨路線 後患無窮《灼見政治》
  • 黃錦輝教授:香港智慧城市藍圖未融入大灣區 須達至安全、共融、可信目標《灼見財經》
  • 馮檢基:特朗普拆毀美國民主燈塔 民主黨擁絕對權力走向民粹主義?《灼見政治》
  • 馮檢基:政治湧現高氣壓 移民潮急升 香港無前景?《灼見政治》
  • 施永青:《港區國安法》籠罩下 傳媒、法律界如何作出恰當選擇?《灼見政治》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捍衛民主: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捍衛民主: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褚簡寧
  • 2021年運勢預測:香港再遇本命年經濟將緩慢復蘇2021年運勢預測:香港再遇本命年經濟將緩慢復蘇 潘樂德
  • 會說不如會做會說不如會做 常霖法師
  • 曾鈺成:建制陣營多了批評林鄭 欲爭奪下屆特首寶座?曾鈺成:建制陣營多了批評林鄭 欲爭奪下屆特首寶座? 本社編輯部
  • 春夢醒來了無痕春夢醒來了無痕 劉銳紹
  • 衝擊國會和立會的分別衝擊國會和立會的分別 張宗永
  • 陶傑:美國全球百年信譽形象的大崩潰陶傑:美國全球百年信譽形象的大崩潰 編輯精選
  • 曾鈺成:處理本港立法機關選舉 中央可能出人意表曾鈺成:處理本港立法機關選舉 中央可能出人意表 本社編輯部
  • 曾鈺成:特朗普會首開美國總統先例,宣布特赦自己?曾鈺成:特朗普會首開美國總統先例,宣布特赦自己? 本社編輯部
  • 卦象推測民航意外卦象推測民航意外 蔣匡文

推薦作家

  • 顧小培
  • 潘樂德
  • 曹啟樂
  • 周蜜蜜
  • 張建雄
  • 盧兆興
  • 楊興安
  • 雷鼎鳴
  • 丁望
  • 黃錦輝
  • 蔣匡文
  • 馮孝忠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