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2014年10月22日,灼見名家傳媒舉辦香港十大校長教育論壇暨開幕典禮,邀請香港10家大專院校的校長共聚一堂,探討香港高等教育發展的議題。以下為香港浸會大學校長陳新滋教授在論壇上的發言摘要:
文灼非先生、各位校長、各位嘉賓:
首先恭喜灼非兄、潘燊昌先生。潘先生是商界的朋友,能夠組織一個平台讓香港學術界表達一些中立、中肯的意見,是非常大的功德。今日在座的各位名人朋友,能夠在百忙中抽空參與論壇,共同討論香港的教育,更是讓我們感到鼓舞。
資源投放少 港生逆境自強
近十年來,香港高等院校在國際教育舞台上,聲譽突飛猛進,尤其在各類世界大學排名榜上更表現超卓。香港有八間由 UGC 資助的大學,八間大學都各有特色,而且教學的大方向完全一致,在國際排名上也特别出眾,有一次法國的朋友向我說,法國作為一個先進國家,但大學排名竟沒有香港的大學排名高!
話說回來,各個排名榜各有重點,只可以作為參考,但本港學者的成績和努力得到國際學界認同和肯定,是不爭的事實,因為香港政府在研究資源的投入方面在國際上是相對較低的,若以 GDP 計算,香港的經濟和研究資源投入應該是和韓國、台灣、新加坡相比才合理,但實際上我們的研究投入佔 GDP 比例,可以比較的只是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香港的大學以那麼低的投入,都能在國際有這麼好的排名,除了因為香港的學生素質高,也因為老師的努力和學校正確的辦學方針,以造就成一流的大學。雖然香港正處於這個成長過程,我們還不是世界一流,但只要做得更好,終有一天能自信的說我們的確是世界一流。
浸大願景育全人
隨着本科四年制的推行,各大學都更着重全人教育,讓學生有均衡的發展。以浸會大學為例,我們的全人教育由1956年創校開始已經推行,成為浸大的一大強項。我們有策略地把全人教育滲透在學生的常規課程、周邊課程和課外活動之中,三者互相配合,讓學生全面發展。
我也想利用這個機會說一下香港浸會大學在維持國際優勢上的努力和其特色,其實一間大學要做到有國際優勢,除了要有好的實驗室,美麗的教學大樓,最重要一點是要有好的老師和學生,還有互相之間的互動。專業學術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全人教育。我們希望教出來的學生不僅懂得自己的專業範疇,如學物理的不是只懂得物理,化學的不只懂得化學,還要有廣博的學問;而且,除了學術,更要關心社會,學習讀書不只為將來可以得到一份高薪厚職,而是如何把自己的知識貢獻社會,讓更多人受惠,這才是教學最重要的一環,所以浸會大學由成立以來,便提出一個概念,就是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是什麼?以前蔡元培先生提出的就是德智體群美,他很重視美學,因為他留學德國,對美學特別醉心,甚至認為美學可以取代宗教,我認為這是過分了,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是可以取代宗教的。不過德智體群美是一個很好的平台,浸會大學為了每一樣特質都可以量度出來,同事們特别想到畢業生應有的七個特質,同事們為此編了順口溜:「浸大願景育全人,民知學技創通群」。「浸大願景育全人」就是我們浸大的願景是培育全人,而「民知學技創通群」就是我們希望畢業生應具備的七個特質。「民」就是就是公民道德,「知」是知識的追求,「學」是終身學習的能力,「技」是對科技的認識和運用,「創」是創意和獨立的思考,「通」是溝通的能力,「群」是群體,也就是與別人合作的能力。
民知學技創通群
為什麼把公民道德放在第一位呢?這是因為浸大重視道德倫理、關愛、服務等重要的人文素質,希望培育的畢業生成為盡責的世界公民。在商業化社會中,道德倫理很容易被忽視。我們從2008年的環球金融海嘯的雷曼事件中可以見到,當時在華爾街叱咤風雲的投機者,很多都在名牌大學畢業,而且個個都聰明絕頂,財技一流,可惜他們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只希望把別人的資產據為己有,沒有應有的商業倫理和道德。中國古人就對道德特別重視,有「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的說法。所以「德」是最重要的,而知識的追求,除了要有深入的專業知識,讀物理的同學要懂物理外,還要有很廣博的知識,而讀其他科目的同學亦應如此,因為三十年後,你會發現你會忘記了大部分在大學學過的知識,而你真正記得的是你整個人的培養,還有在社會上操作的能力,要時刻鍛鍊終生學習的能力,要學會「學」的真諦,才能做到就算沒有老師指導都能自己學習,這才是求學成功的重要因素。「技」是對新科技的認識與運用,科技的進步日新月異,假如一竅不通,那是絶對吃虧的。
另一樣很重要的就是創意。很多人聽到創意,就會聯想到藝術創作,其實創意是很廣泛的,每一項研究計劃,每一個課程,都是創意的結晶。香港院校在課程設計上都是很有創意的,以浸大為例,我們著名的社會工作、傳理學、電影電視、中國研究、歐洲研究、中醫藥、視覺藝術等等本科課程,都是我們於不同時期在香港首創的,而我們的創意研究院為不同的創意學科開拓了獨特的學術交流國際平台,所以,我認為本港院校獨特的、有創意的課程,對亞洲甚至歐美學生都有一定的吸引力。
而「通」是指溝通,也是十分重要的元素,假如沒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就算有滿肚子學問,也不能讓別人了解,也就無法完成任務。我們着重培養同學的「兩文三語」,更希望可以幫助學生有更好的溝通能力。「群」是指群體合作,着重的是互相配合,以我們八間大學為例,我們希望互相配合得更好,着重點不是誰的排名比較高,而是誰做出來的事情會有益於社會,通過合作而令大家共同提高。所以我們鼓勵學生多參與團體工作,希望可以發揮團隊作用,把事情幹好。那我們如何量度這七個標準呢?我們會用一套有系統的方法用問卷形式向學生提出一百四十多條問題,繼而用統計學的方法去觀察整個趨勢圖,研究發現統計出來的結果跟我們平時觀察學生得出來的結果非常吻合。因此在未來浸會將積極朝着「民知學技創通群」繼續發展。
我前天剛到過珠三角的一個城市,推廣我們成立的饒宗頤國學院。饒公的道德文章目前可說舉世無雙,我認為把饒公的學問推廣,無論對內地或本港人的道德水平都會有助提高。而當地政府也特別興奮,願意拿出土地和其他資源支持我們的發展,只要我們能發揮香港特色,做事情多為下一代想想,香港的未來一定更美好。
答問環節
問:在國際化的前提之下,中國文化是否正走向衰亡?
答:中國文化是不會衰竭的。縱觀歷史上各朝代,就算整個國家滅亡,被外族統治,中國文化都沒有消亡,反而將外族同化,更豐富了中國文化。有很多外國文化進來衝擊我們的文化,從五四運動到現在也都引起了很多不同的矛盾和問題。但中國文化一路以來都保持得很好,即使有些地區有一些暫時的困難時,其他地區也能發展得很好。我和全世界其他地區的漢學家接觸發現,就拿中國大陸來說,總是很擔心下一代精神世界匱乏,但即便如此,文化、國學的發展是很蓬勃的。中國文化在全世界都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我不會覺得中國文化會有衰亡的問題。但我們覺得,有一點我們希望將來做得更好的,就是集中一批優秀的知識分子,將中國過去的傳統能夠編寫成一本正經的書,就像我們在全世界住酒店拉開抽屜都能看到聖經,假如有這麼一本書能夠代表中國文化傳統智慧的話,我覺得對中國文化的推廣,人文思想的提高,應該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