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標誌着中、港、澳三地將會更趨緊密的物流運輸業合作。恒生管理學院與香港中文大學早前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物流與貿易便利化》研究報告,恒生管理學院就此議題於2017年12月7日舉辦論壇,邀請了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陳帥夫先生、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及強積金管理局主席黃友嘉博士、恒生管理學院校長何順文教授、恒生管理學院校務委員會主席鄭慕智博士及一眾業界翹楚,一同前瞻大灣區物流與貿易的發展。以下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陳帥夫先生的演講︰
這次大灣區的發展,對香港而言是一次歷史性的機遇。像黃友嘉主席所言,香港需要發展的空間及領域是無止境的。灣區政策的制定不限於內部的調和,亦不僅為了大灣區與國家接軌。大灣區的設計是以面向全球為目標,希望發展成一個國際的創新科技中心。
因此,大灣區的建設是百年大計,不是五年內便可完成的壯舉,而是需要每一代人不斷地耕耘。今天出席這個論壇使我特別振奮,原因是政府及民間在香港的討論方興未艾。每個界別都希望盡一分力,為推動大灣區建設出謀獻策,促進發展,所以特區政府對任何界別組織這類論壇,都是無任歡迎。
今天出席這個論壇,固然希望跟大家談談政府對大灣區建設的規劃進程及展望,但更重要的是希望聆聽大家的看法,因為這並不是單靠政府或業界便能完成的計劃。正如今天恒生管理學院舉辦這個活動,學界的力量是相當重要的,官、商、學各界必須眾志成城,才能推動大灣區建設。
參與大灣區建設 發改委舉足輕重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個概念的起源,是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及。其正式成為一個協議,則是由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7月1日訪港時,見證了四方簽訂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三地政府──香港特區政府、澳門特區政府及廣東省政府──固然參與了協議的簽訂,但另一個更重要的參與者,則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這次由發改委及三地政府一起簽署的四方協議,標誌着大灣區發展規劃並不限於地方政府之間的協議,而是由中央推動的,這值得大家高度關注。
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習主席宣布了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國策。因此,確保香港一國兩制成功,是國家基本發展方向十四項中的一項,即第十二項。而香港的成功亦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須要求。這兩點為香港發展帶來了無限動力。
另外,十九大報告亦把全面推進內地及港澳互利合作、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列入國策。當中更特別提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說明國家將如何實行這項國策。這既是從國家總體戰略的角度出發,也是從香港獲得新的發展動力,保持香港長期穩定繁榮的角度出發。
粵港澳合作發揮綜合優勢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其中一項重要目標,是要對外連接一帶一路和國際市場,對內則輻射和帶動泛珠三角,甚至更大的地區。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擁有獨特的雙重優勢——香港既是國家的一部分,亦同時擁有兩制的好處。我們有獨立的經濟、法律及社會制度,加上香港位處有利的地理位置,面向國際市場,具備高效透明的規管機制,擁有優良的法治傳統,以及與國際標準高度接軌的營商環境。這些因素均有利香港在大灣區發展方面發揮獨特的功能,亦令香港自身得益。
具體來說,香港能夠把國際企業「引進來」,也令內地的企業,特別是那些接近大灣區的企業能「走出去」。在大灣區建設中,香港能提升金融、貿易、物流、專業服務等,這些我們原有的優勢產業。同時,亦能開拓一些新的產業,特別是創新科技、醫療、教育這幾項新的經濟增長的領域。
大灣區建設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大灣區建設把粵港澳三地以一個區域的經濟概念推進發展,發揮其綜合優勢。區域內的城市可充分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而各優勢互補下產生的動力是其各自分開發展所不能比擬的,藉此可進一步建立互利共贏的區域合作關係。如剛才講者亦提到,灣區的優勢在時區上也是獨特的,這與過去例如CEPA那類純粹由地方政府層面之間討論合作,是有本質上的差異的。
第二,大灣區在一國之內有兩種制度和三個獨立關稅區。這既是機遇,也是一個挑戰。關鍵在於建設大灣區時,如何推動區內城市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工作。要讓大灣區建設成功,一國兩制既是優勢,亦要確保上述四方面的運作便捷流通。
第三,在推動大灣區建設過程中,除了粵港澳三地政府的合作外,還由中央安排,即由國家發改委統籌中央各部委。具體來說,三地既可各自分析和掌握自身的優勢,亦可向中央提出訴求。發改委會再就三地政府的訴求分析,按不同情況配合,能避免群龍無首的情況。
事實上,國家發改委與粵港澳三地政府在共同編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規劃文件時,一直強調城市「錯位發展」,即如何相互補足彼此的長短處,以優化產業布局為目標,希望灣區內的不同地域和領域都擁有一定數量的產業群,從而促進各地的經濟動力。因此這份規劃文件內列明了的大灣區內各城市的分工和定位,確保達至成功。
香港是大灣區內重要轉運樞紐
有關今天的主題「物流」,大灣區內各個港口一直有各自的分工,其中香港的港口是南中國貨物的集散地和區內重要轉運樞紐,而大灣區內其他主要港口,例如蛇口、鹽田、南沙等,則以直接貨物運輸為主。隨着大灣區發展的推進,區內各港口會在優勢互補下,各自發揮所長,從而提升整個區域的物流實力。
同時,香港會繼續強化轉運港功能,積極拓展高增值海運服務,為大灣區內的海運企業提供高質素的海運服務,協助區內企業「走出去」,並吸引外國企業善用香港的服務及區域總部定位,進入內地市場。
空運方面,香港國際機場連續七年為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2016年吞吐量超過450萬噸,粗略估計其中約七成為來往珠三角的貨物。現時每日有約1, 100航班來往香港與世界各地約190個航點,當中內地航點佔逾40個,可見香港空運的優勢,及其與珠三角的緊密連繫。我們將繼續鞏固香港國際機場作為國際及區域航空樞紐的領導角色,並希望透過在中央政策支持下推動三跑道系統計劃,進一步彰顯香港國際機場在大灣區內發揮的作用。
錯位發展推動大灣區產業創新
香港特區政府一直與廣東省政府及澳門特區政府緊密合作,就推動大灣區建設工作展開討論,自7月1日簽訂框架以來,規劃的工作至今已持續進行了約五個月。經過分析,灣區建設的工作重點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要把大灣區建設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這個定位相當高瞻遠矚,目標是爭取全球的領導地位。第二,要透過政策創新,加強城市之間的互聯互通,打通脈絡,令生產要素和各自城市的優勢能組織起來,便捷流通。第三,鼓勵香港的優勢產業落戶大灣區,使香港的企業走進大灣區。
在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方面,香港擁有自由市場和國際化的優勢,具備優良的司法制度、知識產權保障制度、完善的資訊科技基礎及金融體系,而國內市場有巨大的潛力,亦駐有不少國際知名的創科企業,有龐大的生產基地、豐富的人力資源和科研實力。現時本港正與深圳集中發展落馬洲河套區,將成立港深創新科技園,除了希望建立科研基礎重點外,亦會探討能否做好上中下游的分工合作,一起發展具備國際影響力的創新科技中心,建立區域創新能力。
在推動政策創新方面,要爭取盡快落實為港人在大灣區內學習、就業、工作、創業、營商、生活、甚至養老等各個方面的生活便利措施,希望能便利兩地人才交往,同時吸引人才進駐灣區。大灣區建設除了確保市民在工作和生活,例如教育和醫療方面提供高質素的條件外,亦將維持國際化的生活方式,因此能對吸引人才進駐大灣區起到關鍵作用。最終,希望透過實行這幾方面的政策重點,能打通人流、物流、資金流及信息流。我們會透過大灣區的規劃爭取推動重點領域政策突破,吸引香港的年輕人和專業人士在大灣區發展,亦希望得到廣東省支持,盡快落實幫助香港居民在大灣區生活的措施,藉此創建優質的生活圈,擴展香港居民的生活空間,令大灣區成為香港發展的腹地。
在優勢產業方面,大灣區建設會為香港的優勢產業帶來歷史性的機遇,剛才提到的醫療產業及高等教育將是重點的發展領域。雖然香港缺乏土地,而人力資源亦不及大灣區逾6,600萬人口的資源充沛,但香港的人才具備國際視野,而本港的培訓能力更相當高,廣東省則有龐大的市場。因此在這方面正正可以實踐錯位發展,雙方互惠互利。
未來三地積極落實中央規劃
至於香港下一步的工作方面,自7月1日簽訂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後,三地政府的規劃工作在發改委的鞭策下是馬不停蹄的,預計整個規劃文件將在2018年初出台。國家頒布規劃後,視乎規劃的具體內容,我們將繼續推動大灣區建設,並與中央各部委、廣東省政府及澳門特區政府就具體政策設定落實機制。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中已明文規定每年三地政府在發改委監督之下,必須每年制定來年的工作重點,並檢視過去實施的經驗。因此規劃的工作並不會因規劃文件出台而結束,反而會是全民參與的開始。我鼓勵大家繼續探索如何有效推動大灣區建設。
特區政府原有的與內地合作督導委員會,目前由政務司司長主持,因應大灣區的發展,這個督導委員會的職能有所擴大,為聚焦大灣區的工作,將易名為「推動大灣區建設及內地合作督導委員會」。而我們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則負責統籌特區政府內部各政策部門的工作,亦會為該督導委員會提供支援及擬定具體的工作計劃,從而有效落實發改委即將公布的規劃。至於本局內部,亦會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設立辦公室主任的專職職位。日後,辦公室主任將更主動地與政府部門聯繫,亦會積極推動學界、業界及各專業界別在有關方面的工作。本局亦將增撥資源推動與大灣區建設有關的研究及宣傳工作,使普羅市民更認識、認同和支持大灣區建設。
要充分利用資源推動大灣區的工作,便要與一帶一路的戰略合作。一帶一路乃遍及全球的宏大計劃,特區政府內部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負責推動,在該局旗下,全球有12個發展處,有利特區在全球推動計劃發展。至於大灣區的工作則由我們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推動,本局在內地有16個發展處,相比一帶一路的全球12個發展處為多,兩局能相互發揮協調的作用。大灣區是一帶一路的一部分,因此本局將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緊密合作,亦設固定的合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