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財經 陳坤耀:影響香港經濟發展的三個關鍵詞

陳坤耀:影響香港經濟發展的三個關鍵詞

陳坤耀認為,「憲制困局」、「中國因素」與「地緣政治」,是香港社會經濟發展不得不面對的三個關鍵詞。

本社編輯部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14-09-13
灼見專訪

撰文:羅永富

標籤: 中國因素地緣政治憲制困局陳坤耀香港經濟
陳坤耀認為,「憲制困局」、「中國因素」與「地緣政治」,是香港社會經濟發展不得不面對的三個關鍵詞。(灼見名家傳媒)
陳坤耀認為,「憲制困局」、「中國因素」與「地緣政治」,是香港社會經濟發展不得不面對的三個關鍵詞。(灼見名家傳媒)
0
SHARES
2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承上一專訪文章,陳坤耀教授繼續剖析香港經濟問題,並提出與香港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三個關鍵詞。
灼:灼見名家記者
陳:陳坤耀教授

第一個關鍵詞:憲制困局

灼:與之前相比,現屆政府在介入市場方面,似乎已做多了不少工夫。你認為政府仍需要在哪方面做多一點?
陳:我認為現在的問題都不是直接有關政府的問題,而是憲制上的問題。我們有民主自由,可是特首以及他的班子不可以有政黨背景,每一次都在特首當選後,才可尋找為他效命的高級官員;而另一方面,在立法會的反對派不會有執政的機會,所以他們唯一的功能就是在議會內提出異議。你可能會認為反對派在「搞事」,可是這在經濟學上是合理的,因為在給予一個遊戲規則後,持份者就會設法增加自己在規則內可以獲取的利益。而在當前的制度下,反對派最能獲得利益的方法,就是不停的提出異議。這與他們是否一個好議員沒有關係,而是在經濟學的角度上,是制度令他們傾向有這種行為和宗旨,且不會理性地討論問題,因為他們畢竟完全不用考慮執政方面的事宜。
然而,如反對黨有一天可以掌政(就如台灣一樣會出現國民黨與民進黨之間的朝野輪替),他們就要對政策討論有更周全的考慮。以全民退休保障為例,有了政黨輪替,反對黨就要同時考慮錢從何來的問題,否則不成熟的建議,將有機會為未來的自己製造執政困局。
所以,香港經濟的問題就是受制於憲制困局,這使政府(不論誰掌政)難以實行有效的管治。這是因應政治環境衍生出來的行為模式——反對黨唯一有效的功能,就是阻礙政府施政。
憲制困局如何打破?由於我們不能不承認我們特區的身份,所以就要看中央的意願,希望中央可以重新審視香港的憲政制度,在民主選舉之外加入一些其他元素,糾正民主自由與憲制之間現存的錯配情況。欠缺政黨政治,特首規定要無黨派背景,會令整個管治的效率降低,更遑論長遠政策的制訂及執行了。在有政黨輪替的時候,無論是在野黨或是執政黨,就有需要確保自己倡議的政策可以行之有效,並有能力在將來予以應用。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有更多經濟政策選項。市民亦可根據政黨的政策綱領進行理性討論。今日香港政黨都有經濟政策,但更多的是空口說白話,實行起來的成效成疑。
這是我們當前要面對的難題,亦不能因為敏感而不處理。

第二個關鍵詞:中國因素

灼:有不少論者會將香港問題與中國因素一同討論,你認為香港面對中國崛起應如何自處?
陳:中國因素不是普通人說得那樣片面。在我之前提出的大框架下,由四小龍走到大國經濟的模式轉變中,香港已失去了自己以往擁有的優勢,所以背靠中國是必須的,這不是政治的問題,而是現實的問題。在當前大環境下,我們需要一塊腹地,而中國就可以使我們有四小龍其他成員沒有的優勢。無論是融合也好,協同也好,在整體發展之中,中國是我們最有利的因素,是我們不能不好好掌握的一個資源。所以在經濟立場,由整個大氣候的經濟模式去看,香港不能成為金磚五國,所以就有必要結合中國的資源。然而,由於香港實行「一國兩制」,不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我們特別的地位讓我們在如法律、經濟制度等層面有體制上的優勢。所以香港其實有一個很難得的位置,既可以有中國作為背後的支持,又有好的制度維持體系健全運作。香港還有其他優勢,包括一支高效公務員團隊,以及擁有大量法律及不同專業的人才等等。
在經濟層面來看,我完全同意香港與中國結合,這是經濟發展模式層面而言應該做的事,而這對香港亦非常有利。問題就是在合作中會有競爭,就算在中國國內,如在深圳、上海之間,也有競爭出現。如果要在合作及競爭(co-opetition)之間獲得一個最佳的平衡,香港是不能用政治及其他原因迴避這個議題。尤其是香港現在向現代服務行業靠攏,如有人想要開展新業務,人民幣國際化就會擔演重要角色,而香港亦可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獲得益處。
我們同時亦需要看看深圳。深圳現在亦已踏上第二波及第三波經濟發展模式,同樣以發展金融服務為主。那香港可以怎樣與深圳結合呢?競爭肯定是有的,但我們是否坐視讓深圳取代香港?還是要趁着我們仍有優勢的時候,與深圳建立起互補的關係?以前海為例,表面上它好像是要代替香港,但其實它也可以輔助香港,這些機會我們都應該好好把握。

第三個關鍵詞:地緣政治

灼:和以往相比,香港在區域內的影響力好像大不如前了。
陳:香港面對的另一個大問題就是地緣政治及地緣經濟。香港在地緣經濟方面一直做得不夠。當然,香港不是一個獨立國家,不能參與一些地區性的經濟組織。事實上,東南亞現有的經濟合作組織數量十分多,如香港可以利用這些平台,建立不同自由貿易協定,對經濟發展將有莫大幫助。其實東亞增長的模式,就是整個東亞/東南亞地區一同增長,而在增長過後,這些國家又會進行境外投資,並將工業及技術輸出至其他國家。東亞國家同步增長的獨有現象,為亞洲的冒起帶來了機遇。
此外,香港亦要面對地緣政治的問題。隨着中國的崛起,西方開始在不同層面與中國角力,我會稱這種角力為「暖戰」(Warm War)。以美國為主的西方政治實力正密謀重返亞洲,而香港就是一個最好的地方去進行這種「暖戰」。在冷戰時期,香港曾是間諜集中地,而現在的「暖戰」中,亦有各式各樣的爭鬥不停在香港發生。這些大問題現在很少年輕人會察覺到,而且輿論亦愈來愈少分析環球的大形勢。我們現在更需要宏觀的思維,而這正是博雅教育可以提供的訓練。

陳坤耀專訪之二

本系列文章:
陳坤耀:香港在環球經濟轉型中迷失

陳坤耀:香港人對博雅教育仍多誤解

更多精采文章

  • 陳坤耀:香港在環球經濟轉型中迷失陳坤耀:香港在環球經濟轉型中迷失
  • 專訪曹仁超:思考要國際化,做事要本土化專訪曹仁超:思考要國際化,做事要本土化
  • 梁定邦:中美雙方須找尋共同利益梁定邦:中美雙方須找尋共同利益
  • 台灣學者吳介民:台港兩地共同面對的中國因素(圖片:亞新社)台灣學者吳介民:台港兩地共同面對的中國因素
  • 陳坤耀:積極不干預政策被誤解多年陳坤耀:積極不干預政策被誤解多年

0

本社編輯部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中國因素地緣政治憲制困局陳坤耀香港經濟

編輯精選

今次行動出動多個部門合共大約380人協助。
灼見報道

油麻地碧街解封 約330名居民接受檢測 發現1確診個案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7
劉兆佳估計現階段中央會完善選舉制度,並非協商制度,以確保選舉委員會選出一個中央信任的人出任特首。(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劉兆佳:中央主導香港政局 特首毋須協商產生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6
林行止認為,中國沒有足以震懾對手的軍力,無法令西方國家從「圍中」變成「為中」。(灼見名家製圖)
名家觀點

林行止:戰狼有牙 天下為中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6
左起:香港總商會行政總裁梁兆基、醫管局前行政總裁梁栢賢、衞生防護中心前總監曾浩輝。
灼見醫療

曾浩輝、梁栢賢:已接種疫苗人士或豁免檢疫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5
著名日裔美國學者福山撰文分析特朗普如何加劇美國的政治衰落。(灼見名家製圖)
國際觀

福山:美國政治已病入膏肓了嗎?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5

影片

  • 施永青:後特朗普時代美國不太平 拜登繼續制約中國會發動熱戰?《灼見政治》
  • 蔣匡文博士:疫情仍反覆 生意漸復甦《辛丑牛年運程》
  • 雷鼎鳴:蓋棺論定特朗普破壞美國政治根基 內外施政一敗塗地《灼見政治》
  • 馮檢基:葉劉淑儀BNO建議弄巧反拙 中央宜保留港人回流太平門《灼見政治》
  • 蔣匡文博士:金融現泡沫吉中藏凶 對抗病毒靠傳統錦囊《辛丑牛年運程》
  • 曾鈺成:美國朝野長期敵視中國 拜登上台中美關係仍多波折《主席開咪》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關錫堯:水塘安全無人問!千斤重擔有誰知?關錫堯:水塘安全無人問!千斤重擔有誰知? 編輯精選
  • 牛年說太歲牛牛年說太歲牛 文相濡
  • 蔣匡文博士:金融現泡沫吉中藏凶 對抗病毒靠傳統錦囊《辛丑牛年運程》蔣匡文博士:金融現泡沫吉中藏凶 對抗病毒靠傳統錦囊《辛丑牛年運程》 本社編輯部
  • 利慾皆忘 君子雅懷利慾皆忘 君子雅懷 劉銳紹
  • 一即一切一即一切 常霖法師
  • BNO似隨街派的couponBNO似隨街派的coupon 湯文亮
  • 反制英BNO措施宜深思後果反制英BNO措施宜深思後果 王永平
  • 林行止:戰狼有牙 天下為中林行止:戰狼有牙 天下為中 本社編輯部
  • 曾鈺成:協商產生特首不符合《基本法》「循序漸進」規定曾鈺成:協商產生特首不符合《基本法》「循序漸進」規定 本社編輯部
  • 東華學院校董會委任陳慧慈教授為第三任校長東華學院校董會委任陳慧慈教授為第三任校長 編輯精選

推薦作家

  • 顧小培
  • 劉寧榮
  • 陳文鴻
  • 鄭明仁
  • 廖書蘭
  • 張建雄
  • 白先勇
  • 盧兆興
  • 丁望
  • 黃智華
  • 彭智華
  • 文相濡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