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財政司長陳茂波正埋首研究住宅空置稅,並會在本月內公布。空置稅的利弊最近評論甚多,但並非一面倒,議會內除了倡議徵空置稅的公民黨,泛民主流相信都會支持。評論界也有意見認為空置稅有助增加流轉,且西方不少國家都有此一稅種,多一個方法可以令供應增加,為何不做?
反對意見之中,我認為經濟學者曾國平和梁天卓的論點最完備。首先,何謂「空置」?避稅者有很多方法令單位「正在使用」,政府要查,就需耗用大量資源。還有,香港現在住宅空置率在3.7%左右,算不上高,徵空置稅沒有逼切性。到最後,發展商還可以把空置稅轉嫁給買家,令樓價再上層樓(曾國平〈一手空置稅經濟神邏輯〉,2018年6月5日《信報》;梁天卓〈空置稅無助解決樓市問題〉,2018年3月21日《am730》)。
空置稅到底是為了什麼?
財爺如果要決定開徵空置稅,必須就上述疑問逐一提供答案;但不容易,因為政府可以為「空置」作定義,也可以不惜一切增加人手務求令業主不敢再「囤積」住宅單位……這些都可以做,然而我的疑問是:政府現在研究推空置稅到底是為了什麼?要令樓價下跌?要增加供應?還是什麼原因?
空置稅在曾蔭權任特首時提過,梁振英上任不久也表示會研究,最後都沒有落實推行。反而林鄭月娥在競選時沒有提出會開徵空置稅,在首份施政報告內也沒有提,說明她是最近才作此決定的。
那麼,樓市最近發生了什麼事,要政府突然下決心研究開徵空置稅?唯一最「刺激」政府神經的,相信是本地樓價已連續上升25個月。面對居高不下的樓市,政府苦無對策,所謂「土地大辯論」仍有3個多月才結束,短期內政府根本提不出任何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的方案!
政府高官三番四次表明香港未來將會有大量住宅樓宇推出市場,全球息率也在上升,種種因素都對樓市造成壓力,市民現在「入市」,要面對樓市極大風險。但是高官苦口婆心,卻「屢勸無效」,樓市照升,政府也確實拿不出什麼方法可以令樓市明顯降溫,空置稅便成為了唯一可以在短期內推出作為調控樓市的行政措施。
空置稅有用嗎?沒有人可以提供肯定的答案。就如上屆政府推出樓市「辣招」,原意也是為了替樓市降溫;然而「辣招」推出之後,樓市不但沒有降溫,反而一浪高於一浪。以結果去衡量,「辣招」應該算是失敗了吧?但前運房局長張炳良接受媒體訪問時卻說,如果沒有「辣招」,樓市也許會升得更勁!「官字兩個口」,信焉!
說過了──公共政策沒有絕對的對或錯,只要能解決問題,也毋須拘泥於理論,一切都視乎有沒有實效。如果說推出「辣招」是要為樓市降溫,然而樓市不跌反大升,不管高官怎樣辯解,政策是收不到預期效果了。現在空置稅也一樣,先要問的是:政府為何要推?如果是為了增加供應,令空置率下降,那麼要降到哪個百分比,空置稅才算達到目的?歐洲很多國家都徵住宅空置稅,但她們的標準是5%至10%空置率是合理水平,香港現在空置率3.7%,其實已經非常「合理」。在政府心目中,住宅空置率要到哪個水平,空置稅才算達到目的?政府應該要訂出一個標準。
徵空置稅 極可能只是白忙一場
如果政府決定開徵空置稅,是只徵一手新落成單位,還是二手樓也會列入徵稅範圍?還有,如果業主堅持讓單位空置,會有什麼後果?歐洲例子,有些國家會由政府「徵用」空置單位作其他居住用途;有些國家則會容許有需要人士進入空置單位暫住;更激烈的,是會把空置單位推倒(對付單幢屋容易,對付住宅大廈就難)。考驗政府的決心,「打擊」空置單位可以「去到幾盡」?仿效歐洲國家做法,會否激起民意反彈?如果對付違例空置業主只限於增加罰款,對那些不惜天價入市的富豪,交空置稅等於購入物業成本上升,只要有「特別需要」或看好後市,他們會願意照付。開徵空置稅,這些都是要解決的實際問題。
可以想像,上兩屆政府都是說過但最終都沒有開徵空置稅,應該是「想不通」在執行時遇到的棘手難題如何解決。本屆政府經常都展現「大無畏」的決心,令人覺得沒有搞不定的難題。然而,物業市場牽涉的利益太大,「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正如政府推樓市「辣招」,發展商就提供一手按揭,幫助業主「上車」。空置稅也如是,發展商可以令住宅「非空置」的辦法多的是。到最後,開徵空置稅極可能只是白忙一場,收不到任何效果。
多此一舉 浪費時間
事實上,從2014/15年度開始,私人物業供應已開始超額達標,供應符合了政府的預估,但樓價仍然升個不停,顯然在供應以外,還有其他因素支持樓價持續高企。樓價不斷創新高、普羅大眾的居住條件得不到明顯改善,對於以房屋政策作為重中之重的本屆政府,實在是難以交代。
「江湖救急」,要顯示政府有決心解決房屋難題,要在短期內可以令公眾見到「政府正在做嘢」,只能循行政措施入手。「辣招」如是,現在研究開徵空置稅也一樣,是姿勢多於實際,縱使解決不了問題,政府也要堅決去做!
土地和房屋是「老大難」問題,我們缺的不是方案,而是決心和執行力。正如土地供應,大家都知道有哪些途徑可以取地。現在要解決的不是研究,而是政府要做決定,游說各界支持,然後落實執行,而不是把所有選項交付全民討論,在無休止的爭論中繼續虛耗光陰。以「點心紙」形式收集民意的「土地大辯論」,正受到愈來愈多質疑。日後得出的所謂「主流民意」,到底對政府做決定有多大幫助?當年退休保障諮詢,民意傾向支持「不論貧富」方案,最後政府以財政承擔太大而堅決拒絕,說明了政府在重大政策上,其實已有預設立場,搞什麼研究和諮詢其實都沒有實際作用。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一種勇氣;明知做亦無謂的,我們稱之為「阿茂整餅」,「無嗰樣整嗰樣」,是多此一舉、浪費時間。開徵空置稅,應該屬於後者。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