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是一種粵語說唱藝術,以廣州話為主,流行於珠江三角洲一帶,2014年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今整整10年,許多人都知道,有一曲南音名曲《客途秋恨》: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情緒好比度日如年……」
曲中一位多情男子,憶起一名才貌相全的妓女麥秋娟,可惜已是天隔一方難見面,唯有懷人愁對月華圓(1974年杜煥演唱版本)。《客途秋恨》談不上深刻的思想內容,卻家喻戶曉了數十年。不過,只要回頭看看香港歷史,會發現昔日南音多由盲人彈唱,男的叫瞽師,女的叫師娘,每多在茶樓妓院彈唱。舊時香港有所謂「塘西風月」,又有所謂「老舉」南音,因此南音有思念妓女的內容,實在毫不奇怪。
依字行腔 按粵語九聲唱出曲詞
長期鑽研南音的粵劇名伶阮兆輝曾指出,「南音最大的元素是造句,4組7字成為一套,用很多個4組、用很多套合成一支曲」。
研究南音的學者也指出,南音曲詞對平仄的要求十分嚴格,南音「依字行腔」,演唱者依照廣州話九聲唱出曲詞,旋律便自然形成,「依字行腔」意思是唱詞的字是上平聲,便唱高的腔、高的音;如果是去聲,不高不低,就唱不高不底的音;如果是低音,如下平聲,就唱低的腔。撰曲者只須寫出曲詞,毋須寫樂譜。
推陳出新 用上虛擬實境人工智能
歷史上,南音曾被填上新詞宣揚革命,也曾被吸收到粵劇與粵曲。阮兆輝傳承南音極為用心,最近便推陳出新,以南音唱出香港百年掌故,更結合虛擬實境(VR)和人工智能(AI),務求南音《百年掌故》成為一場史詩式的聲影盛宴,為傳統表演藝術注入新的生命。
南音《百年掌故》由著名填詞人、卡通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原主創人之一的盧永強填詞,阮兆輝領銜主唱,青年粵劇演員譚晴,以及藝人冼靖峰客席演唱。全曲分為8個段落,包括〈割讓強租〉、〈開埠通商〉、〈日治淪陷〉、〈香港製造〉、〈民生苦困〉、〈勤儉發奮〉、〈東方明珠〉及〈97回歸〉,時間跨越150多年,由1841年鴉片戰爭後香港被英國人強佔,到1997年香港主權回歸的歷程。
主辦方特別委託曾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及台灣金馬獎最佳視覺效果獎的黃宏顯,運用AI及CG技術,在於舞台上還原香港古今面貌,讓觀眾沉浸於香港百年歷史之旅的同時,能夠體驗嶄新的影像效果。
演唱選段 繞樑三日
阮兆輝表示,南音《百年掌故》集非遺藝術與創新科技視效於一身,是一場原創的南音沉浸式音樂體驗。早前在西九龍劇曲中心演講廳《南音百年掌故》新書發布會上 ,阮兆輝、譚晴二人更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音樂研究中心陳子晉博士伴奏下,演唱南音《百年掌故》選段:
「時光倒後,北望神州。一八四一,國難當頭。清末無能,列強如獸……」
發布會當日雖無電腦造景襯托,卻也吟唱動聽,繞樑三日。
9月6日及7日(周五及周六),南音《百年掌故》音樂會假戲曲中心大劇院正式舉行,相信戲曲愛好者更不會錯過這加入了現代科技元素的原創南音「沉浸式」音樂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