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灼見名家 -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 -

長洲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課程列《藍皮書》特別關注案例

長洲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課程列《藍皮書》特別關注案例
2015年5月18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學術報告廳發布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首本藍皮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報告(2015)》。該書回溯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過去十年的保護工作,從基本保護方法、各地區保護實踐工作及成果,以及各類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難點與問題等角度進行評述,還通過深入的案例解析,分別從法律法規建設、少數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狀、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城鎮化進程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自救路徑,以及與宗教、文化產業息息相關的唐卡藝術等角度,呈現、分析與深入探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所面對問題的複雜性及可能的解決路徑。佛教慧因法師紀念中學(以下簡稱本校)「以區為本——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課程」正正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所面對問題的共其中一個可行解決路徑。
 
筆者1995年開始帶領自己學生在長洲進行田野考察及專題研習,2000年進展至協助外間團體帶領外校學生到長洲進行田野考察及專題研習,2004年開始接受外間邀請到不同中學為教師舉行專題研習工作坊,2007年開始為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進行文化專題的中學師資培訓,到2010年總結以上多年的經驗,開創了全校參與跨科組的「以區為本——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課程」,更於去年參選第十屆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課程領導範疇的選舉,成為全港中學的唯一獲獎學校。至今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報告(2015)》收錄了本課程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的保護與傳承教育實踐中的典型」,筆者非遺之路剛剛走了20個年頭。
 
課程宣傳圖片。
 

非遺教育有助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

 
本校的「以區為本—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課程」(優質教育基金項目2010/0173)獲得豐碩的成果,有關計畫深受民政事務局曾德成局長支持,並由專責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香港文化博物館館長鄒興華博士全力支持。多年間透過實地考察課程已向全港數十間不同其他地區的學校推廣,國家文化部與民政事務局於2011年10月舉行「根與魂──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前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委員吳鳳平博士在展覽首天的研討會中援引本校「以區為本—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課程」為例子,向公眾闡述如何把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習納入課程。吳博士去年8中月在 LONDON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將以 Safeguard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Cheung Chau: Research and Assessment of the School-based Approach 為題發表論文,以本校跨學科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的經驗作出分享。筆者更於2013年12月初前往深圳,在兩岸三地中小學名校長高峰論壇中分享本校上述的特色課程。
 
2014年11月,筆者榮獲香港文化博物館邀請前往台北參加港台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會,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方面作出分享。2014年11月,中國社科院更派專人前來本校訪談及取證,將在今年初首次出版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藍皮書中把本校課程收入特例之中。筆者亦剛於2015年1月獲民政事務局委任為本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委員,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宣傳、弘揚、傳承和振興等各方面提供意見。經過三年推行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經驗累積的沉澱,本校已進一步開始向其他學校以更多元化及互動的方式進行「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推廣活動」(優質教育基金項目2012/0405),希望有助增強學生對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及反思,並有助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
 
編撰組陳勁佟組長親臨本校訪問及取證。
 

成功推行課程  靠天時、地利、人和

 
筆者在接受該書編撰組陳勁佟組長訪問時,對之所能夠成功推行相關課程,曾作出以下的結論: 首先,要順應天時,有關課程配合了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05年12月22日)的呼籲,加上長洲太平清醮又剛剛成功申報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此機遇下,本校通過優質教育基金撥款資助,才有資源接待非遺教育的學習團體,讓全港學校都可來學習非遺課程。這不是每間學校都有這種條件。
 
其次是地利,長洲島地理環境獨立封閉,人口流動少,固定的重大社會公共活動依據族群協作來開展,不同族群的發展脈絡清晰,歸屬感認同感強,民眾都有較強烈的保護、傳承本土文化的意識,通過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不斷強化各自族群身份的象徵意義,成為長洲社區不同族群內部認同、外部區別的重要符號,由此也建立了本土居民相較於整個香港地區的特殊價值認同。在香港本島,同樣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的大坑地區就沒有學校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正規課程,可能原因之一:大坑地區是一個開放與其他社區連接的區域,外來人口的大量參與滲入,造成獨立閉合的族群關係已不復存在,其需求的動力不足以支持在中學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正規課程教育。
 
最後當然是人和,本校領導組成的核心團隊人員都是本土長洲人,對本土傳統文化較為熟悉,對長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特殊的感情,希望通過正規課程教育傳承本土文化;筆者對課程相當熟悉,本土老師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比較有活力,本身有認識,開展此課程工作相對容易。反觀其它學校的老師由於沒有這方面的知識與經驗,往往會沒有條件甚或反對在中學教育裏加入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
 

非遺教育有望進入中學日常課程

 
該書編撰組陳勁佟組長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報告(2015)》對本校課程有以下的總結:「長洲社區相對豐富的民間文化、傳統習俗,在環境獨特的地理條件下得到較好的保存與繼承,特色鮮明的多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在香港地區是獨樹一熾的標誌,所以形成了今天這樣的地方文化格局,由此而誕生了由本土教育學者領銜並且動用全校教師資源協作開發力推的《以區為本——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課程》,加上這種源自根植於長洲島域深厚的本土人文文化的原動力,在香港其它地區難以完整複製,不同區域的學校以及管理機構的教育方針理念未必一致,而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正規課程教育目前也是僅存慧因中學的孤例。
 
該課程專案有很值得大力弘揚傳播的積極社會意義,同時值得教育部門檢討現行的教育體制、考試機制中,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如何才能從新放到應有的重要地位?文化遺產的保護有賴於年輕一代的學習、傳承與傳播,教育主管部門理應將此事項放在教學大綱的改革設計之中;令人振奮的是,不僅有慧因中學《以區為本—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課程》計畫實施的成效和引起各界的良好反響;我們還觀察到,內地的不同類型的教育機構、不同年齡段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也正在逐步展開。可以預計,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將逐步進入中學日常正規教育課程中。」
 
《藍皮書》封面。
 

可成國際對非遺產教育之借鑑

 
皮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推出的知名系列學術品牌,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品牌成果,也是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權威出版平台。皮書全面解析中國和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是學術研究和資政決策極為重要的參考。中國社科院向被視為中國官方智囊團,所出版的皮書系列常對時局、社會熱點作出分析判斷,提出決策建議,影響政府決策和公眾輿論,亦可作為國內外觀察分析中國的資訊源。
 
《非物質文化遺產藍皮書》肯定了本校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起了的示範作用,筆者希望港府可以透過教育局及民政事務局加強對本校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的資助及支援,務求本港教育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可以有更大的發展,並繼續為國內,甚至國際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提供一個借鑑。
 
 
圖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