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金融科技很有前途,但當中亦有限制。金融業最重要的是交易量,金融科技只幫助你減低交易成本、增加產品安全性,但未必為你帶來多一倍的投資生意。然而,一所證券行投資了10倍在金融科技,會否帶來10倍客人呢?
科技須以人為本
很多人已有渠道買賣,而金融科技只是多了一個交易渠道、減低交易成本而已。我認為金融科技很難為公司帶來很大交易量,因相關市場已飽和。很多人未必會因在舊系統中不能買賣,而加入新系統。因此,在原本金融市場,有錢人很早以前已有投資渠道,而金融科技只是佔整個價值小部分。
當然,金融科技可讓整個社會表面上先進了,但對個別公司來說,沒可能投放10倍金錢在金融科技就得到10倍交易量。金融科技指金融服務的科技,要以金融為主,科技為副。創造金融交易量為主,減低金融交易成本為副。以提高方便性為主,提高安全性為副。
金融市場交易分秒必爭,提高安全同時不能減慢登入戶口交易的速度。不要為做科技而做,要以服務精神而做,要明白自我服務不是服務。
醫療科技的瓶頸
醫療科技方面,有了5G,可為病人遙控做手術。科技真的為醫療帶來很大進展,很多醫療工作透過網上傳遞,如看醫生、開藥等。我認為將來會有一個機器,可以便捷地量度血壓、體溫,把數據傳達至電腦,就可以診斷簡單疾病,如傷風感冒、血壓高等。
雖然醫療科技發展迅速,但也有瓶頸位:每個國家或地方的醫療系統都有很高保護性和壟斷性。因此,醫療科技服務中最後可能需要諮詢醫生;法律上未必容許跨境醫療,即使有醫療科技,如讓別國的醫生給你開藥方,而你發生任何情況的話,又是誰來負責呢?
原刊於《頭條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