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中國文明的教育理念歷來提倡「有教無類」,通過教育將人從「野蠻」轉化成「文明」。然而,現實中我們的教育秩序卻似乎「背離」了這一初衷。在本期<獨思錄>中,鄭永年教授直擊中國教育的種種癥結,指出當下教育弊病。
鄭永年教授強調,教育秩序首先應當是「人」成長的平台,然後才是培養「才」的平台。我們不妨從中國文明的源頭來尋找重塑教育秩序的思路──多一點「道家」,少一點「法家」,在「儒家」(宋之前的儒家)中做更多的思考。讓個體的興趣自由生長,並在此基礎上適度施以引導,注重發掘個性,促進自我認知和原創力培養,使教育回歸「先做人、後做事」的本真。
为何中国文明教育理念率先在西方实现
在所有文明中,再也沒有像中國文明那樣強調教育對個人和對社會的重要性了。在其他文明中,人被各種因素所區分,包括種族、民族、宗教、膚色等等。在中國文明中,對人的區分只有「文明」與「野蠻」之分,而區分「文明」和「野蠻」的關鍵因素便是教育。這也是著名漢學家列文森(Joseph Levenson)認為中國只有「文化主義」(culturalism)而無「民族主義」(nationalism)的原因。這個主題在很長時間裏被西方學者廣泛所接受。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些西方學者也試圖論證中國具有類似西方那樣的基於種族概念之上的「民族主義」,這基本上是把西方自身的經驗強加給中國所知。儘管漢文化也存在一些貶低少數族群的取向,但這並不是基於種族或者民族之上。漢文明一直相信,所有的人都可以通過教育而成為文明人。數千年被接受為官方意識形態的儒家所提倡「有教無類」理念有幾層意義:第一,所有人是可教的;第二,教育不應當分階層和階級,人人在教育面前平等;第三,所有人可以通過教育從「野蠻」轉化成「文明」。儒家如此重視教育,以至於後人稱儒家為教育哲學。
應當強調指出的是,中國儘管具有即使是今天看來仍然充滿現代性的教育理念,但這些理念因為受制於包括物質條件等各種因素並沒有在中國的土地上率先實現。近代以來,這些理念反而在西方首先實現。近代早期,西方開始接受和踐行中國文明的理性精神、賢能制度、有教無類等思想,並轉化成為西方文明的有機部分。可以說,無論從制度層面還是思想層面,中華文明對西方教育秩序的確立和演進都有貢獻。
今天人們所看到的教育秩序是由西方確立的。今天中國的教育秩序便是近代以來從西方傳入、確立和發展起來的。不過,這個過程也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因為除西方之外,日本和蘇聯的教育秩序都對中國的教育秩序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儘管後兩者的教育秩序本身也深受西方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說,中國的教育秩序並非自主確立的,而是通過嫁接和借鑒其他國家的教育秩序而確立的。不難理解,直到今天,人們依然在通過各種方式來改革甚至重建教育秩序,有的是通過改革現存教育體制,有的是通過中外辦學方式,有的是繼續嫁接外國學校的方式。一個基於中華文明之上的「自主的教育秩序」是怎樣的?這個問題還不是那麼清楚。
中國教育的「結構性錯位」
因此,儘管教育界也在不斷改革,發生的變化不能說不大,但人們對教育的失望甚至絕望是顯然的。這至少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討論。
一個顯著的現象就是中國教育的結構性錯位,教育系統既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更難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換句話說,學無所用,所學的知識和社會的需要不相配。不僅這樣,教育界還拖了社會經濟發展的後腿。教育換成經濟學概念就是人力資本投資,並且一直被視為是最重要的投資。也就是說,在任何社會,教育被寄予很大的希望,希望受過教育的人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引領作用。但在中國,很多年來,每年超過1000萬的畢業生都會給政府造成就業負擔,政府生怕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影響社會穩定。這是對內的情況,對外呢?很多優秀畢業生在中國找不到平台,反而到美國西方找到合適的平台了。這就給人們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的教育體系到底在為誰培養人才?眼下大熱的人工智慧人才就是如此。中國培養了全球最多的這個領域的人才,但大多人才「卷」到了美國,其他領域的情況也相差無幾。實際上,很多學校並不隱晦自己為發達國家培養人才的目標。例如,有多少學校一直為給常青藤學校輸送了多少學生感到自豪和驕傲呢!
沒有人會否認教育要創造價值。但我們的教育創造了哪些價值呢?與教育相關的大多的價值都是移植、搬用和借鑒,就是從國外(尤其是發達國家)轉移到中國。這種搬用當然具有價值,而且是發展的必然一步。但是,對教育而言,最終的價值體現必須是「從0到1」的原創,而這種原創並不多見,在很多領域(尤其是社會科學領域)幾乎為零。因此,應用到處可見,但原創則是缺失的。對國家來說,這導致了大而不強。在科技領域表現為經常被人家「卡脖子」和「脫鉤斷鏈」,在人文社會科學表現為缺失軟力量。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局面的呢?基因不是問題,文化也不是問題。中國學者到了西方可以獲諾貝爾獎,中國科技人員到了西方可以有原創,但是在中國的教育體系中很難實現這樣的目標。問題的根本還是在教育秩序。
重構中國的教育秩序2-1
原刊於「大灣區評論」微信平台,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