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醉迷百花──周之冕

醉迷百花──周之冕

今年嘉德秋拍周之冕一幅素箋設色的百花圖卷,作品被《石渠寶笈》初編著錄,被錄為上等珍品。據查考是他壯年的佳作。技法千變萬化,可謂既妙且真的長春彩筆。

益行 作者: 益行
2021-11-12
益行游藝

圖片:作者提供

標籤: 吳門畫派周之冕嘉德灼見原創灼見獨家百花圖
百花圖卷被《石渠寶笈》初編著錄,被錄為上等珍品。(灼見名家製圖)
百花圖卷被《石渠寶笈》初編著錄,被錄為上等珍品。(灼見名家製圖)
0
SHARES
492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我國的花鳥畫由遠古混沌中孕育,戰漢萌芽漸至成型,隋唐則面貌初具,至魏晉南北朝獨立成科。同屬五代時期的花鳥家黃荃和徐熙,前者是宮廷畫家,線描勾填,艷色渲染,骨肉兼備,富麗堂皇,契合皇室貴族的審美觀;宮外畫家徐熙,身於江南,遠離仕族,筆落墨花,其野逸的落墨法,風格和黃荃截然不同,廣受文人雅仕青睞。

即使宋代群星璀燦,花鳥畫從技法層面而言,仍以黃荃的勾填法,與徐熙的逸筆法劃分為:鈎勒填彩的工筆、點花點葉的垜筆。實質上就是寫實與寫意的形式區別。除了技法之分外,另有一批士大夫的繪畫,既不同於民間藝人,又區別於宮廷繪畫,他們追求神韻,講究筆墨情趣,並注重文學詩意。此後再從派別分為院體派與文人畫派。

明代才華茂美的徐渭,不求形似求生韻,大寫意的水墨花鳥,引領入另一番新境界。同時吳門畫派悄然而至,取代了院體派所佔的畫壇主位。

以酒寄性解愁  孤影徒步芳草

提到吳門畫派,別忘了蘇州文人──周之冕(字服卿,號少谷,約生於1521-?)。他的小寫意稱為「洗盡院體俗氣,更異凡幅。」一生以酒寄性解愁成僻好,無酒不歡醉迷百花,蒔花養禽不善交際,反而與販夫走卒、市井屠沽為友。

最愛江南的天然環境,常孤影徒步芳草田園,恍若時而在吟曹操的《短歌行》詩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他手端酒杯,醉薰薰地走向花間,矇矓所見暗香浮動群芳吐艷,花葉盎然成趣。芬芳的桃梨、嬌而不妖的辛夷、素珠清純的丁香、粉妝昴挺的夏荷、瑩玉抱團的繡球、柔繞竹篁的牽牛、靜谷幽香的蘭花……半夢半醒中朝夕觀摩,醉眼惺忪耳鬢廝磨,他沉迷於繽紛照眼的群芳,深深感嘆造化的奧妙,揮毫落紙鈎染點簇,含不盡之意於象外,醉筆首創「鈎花點葉法」,即是延續至今的兼工帶寫法。

設色百花圖卷局部。

王世貞:周氏兼撮他人之長

明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王世貞讚其:「勝國以來,寫花草者無如吾吳郡,而吳郡自沈啟南之後,無如陳道復(即陳淳,小寫意花鳥畫宗師)、陸叔平(即陸治,也是吳門畫派後期名家)。但鈎筆太細,然道復妙而不真,叔平真而不妙,周之冕能兼撮二子之長。」

八大山人的叔父朱謀垔《畫史會要》亦評述周氏:「寫意花卉,最有神韻,設色亦鮮雅,家畜諸禽,詳其飲啄飛止,故動筆具有生意。」其小寫意花鳥去繁瑣存綺秀,形神兼備的造型語言,妙得其真的筆法,成為歷久不衰的範本。

歷史上有多位畫家創作過百花圖卷,「經典」決不是前人一貫的陳述,「傳統」也不是照搬過去。筆有輕重,墨有乾濕,線有粗細,從屬情感的聯繫,反映事物個性的本質美。中國畫筆墨的變化,出於畫家內在生命的天賦。美的觀點隨時代而變,因為人類的感官體驗在變,而萬物之靈的美沒有變。

百花圖卷之一
百花圖卷之一
百花圖卷之二
百花圖卷之二
百花圖卷之三
百花圖卷之三

周之冕《百花圖》局部。

百花圖式  淡泊不羈

周之冕萬曆年間的《百花圖式》是長達7米的花卉長卷,紙本墨筆,縱31.5厘米,横706厘米。是圖有作者自識:「萬曆壬寅(1602年)秋日寫,汝南周之冕。」據推測是他晩年的作品,散發出他淡泊不羈的胸臆。

寫牡丹、玉蘭、蘭花、繡球、辛夷、垂絲海棠、蝴蝶花、芍藥、金盞花、桃花、梨花、枇杷、荷花、薔薇、百合花、梔子、石榴、秋海棠、蒲公英、野菊、萱花、紫薇、秋葵、雞冠、竹葉、芙蓉、菊花、桂花、水仙、芝草、梅花31種。他融匯了鈎勒、沒骨之長,展示出兼容並蓄的筆墨美感。現珍藏於故宮博物院。

今年嘉德秋拍周之冕另一幅素箋設色的百花圖卷,作品被《石渠寶笈》初編著錄,被錄為上等珍品。據查考是他壯年的佳作。特別長的手卷,畫心縱32厘米,長達17.17米。描寫近80種花卉,麗而不俗,明潤雅秀,在聚散交接、節律起伏中,花活潑嬌嫩,葉蒼翠欲滴,技法千變萬化,可謂既妙且真的長春彩筆。

嘉德秋拍百花圖卷。

每種折枝花的情態,或相擁的團簇,或秀拔的枝葉,或依偎的花朵,毫無雷同之處,擺布均衡協調,穿插相互掩映,寬闊的色階跨度,夢幻的彩墨如錦,集齊了百花之顏值,既有略施丹粉的清新,也有濃妝豔抹的浪漫。非唯雋婉乃見神骨,含清拔於綺繪中,寓神俊於不屈內。

不同季節的鮮花融入視覺,也許也宣洩了他的情愫,百花同綻放,仰側互照應,疏朗未失形,濃淡見晶瑩。不分高低與深淺、不論名貴與普通,凡花、凡葉、凡草分競其美,芳香沁人心脾,萬物之靈生機勃發。永不結束的四季輪迴,確實超越了生命的榮枯!這次嘉德秋季拍賣會,很想知花落誰家?

更多精采文章

  • 閒聊《老人和他的孫子》閒聊《老人和他的孫子》
  • 裝置藝術的探索裝置藝術的探索
  • 一幅畫的個展一幅畫的個展
  • 中國油畫先驅──李鐵夫率直的筆鋒中國油畫先驅──李鐵夫率直的筆鋒
  • 誰是中國油畫先驅?誰是中國油畫先驅?

1+
  • 漫畫復漫畫
  • 梵高眼中的男神
  • 和以致福、邦家之光

益行

生於上海,年少時曾拜師吳養木、傅抱石等名家。語文受教於周痩鵑、范煙橋、 程小青等。1962年畢業於蘇州工藝美專。參加過首爾世界藝術節(國際藝術家聯展)並主講《藝術與健康》。益行曾是雜誌和報章專欄作家,並參與和內地、台灣、東南亞、韓國、俄羅斯等地的藝術交流展及全球水墨大展、水墨藝博、2020年巴黎大皇宮展。益行亦在澳大利亞悉尼、墨爾本、香港(壹畫廊)舉辦個人畫展。被推薦佳士得拍賣,其作品獲多個機構和私人收藏。現任香港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副會長、天趣世界女藝術家協會香港副主席、中國畫學會香港理事、香港美協會員、香港文促會會員等。
View all posts
標籤: 吳門畫派周之冕嘉德灼見原創灼見獨家百花圖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謝君豪接受專訪。(蘇偉柟攝)
字旅相逢

君踏舞台成佳話,豪情俊逸十三郎──專訪著名演員謝君豪

作者: 馮珍今
2022-07-05
李家超表示,政府會以行動爭取市民的信任,以結果拉近距離。(直播視頻截圖)
灼見報道

李家超:公務員表現與政府效率掛鈎 百日內交首份公屋報告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7-05
中聯辦座談會現場,左一背對鏡頭者為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香港電台視像新聞截圖)
灼見報道

中聯辦座談習近平講話 駱惠寧:香港要把握發展機遇 「蘇州過後無艇搭」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7-02
周蜜蜜女士受訪當日攝。
訪談錄

兒童文學兩代情──周蜜蜜訪談記

作者: 編輯精選
2022-07-02
習近平期盼新一屆特區政府,幫助青年解決學業、就業、創業、置業面臨的實際困難,為他們成長成才創造更多機會。(直播視頻截圖)
灼見報道

習近平:一國兩制是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7-01

影片

  • 文相濡:用李家超當選時間的八字問前程吉凶 管治班子具助力 但提防明年遇上衝擊
  • 黃錦輝教授:虛擬貨幣急跌暴露出什麼問題?投資者怎樣趨吉避凶?
  • 曾鈺成:一國兩制的內涵是什麼?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制度有何差別?
  • 林翠華教授:長者活出當下有三大要訣
  • 陸恭蕙博士:香港在可持續發展有什麼新商機?企業怎樣做好ESG?
  • 黃錦輝教授:美國槍擊事件頻繁的深層次原因 軍火產業無法取代?
  • 霍詠強:回歸25年香港為何走向極端政治化?認清BNO本質 英國有善待香港嗎?
  • 雷鼎鳴:美國怎樣違反世界秩序為所欲為?面對挑戰 如何千方百計挖中國牆腳?
  • 文相濡:從李家超得1416票反對8票起卦剖析運程 任內困難重重如何險中求勝?
  • 林翠華教授:老爸老媽為何不快樂?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今朝更好看」名家作品展 一次飽覽國寶級畫作「今朝更好看」名家作品展 一次飽覽國寶級畫作 本社編輯部
  • 我的修行路我的修行路 常霖法師
  • 回歸看金融  東方旭日紅回歸看金融  東方旭日紅 陳鳳翔
  • 君踏舞台成佳話,豪情俊逸十三郎──專訪著名演員謝君豪君踏舞台成佳話,豪情俊逸十三郎──專訪著名演員謝君豪 馮珍今
  • 美版一帶一路 笑到碌咗喺度美版一帶一路 笑到碌咗喺度 胡孟青
  • 25年香港政治的回顧25年香港政治的回顧 雷鼎鳴
  • 陶傑:痛悼邱翔鐘先生陶傑:痛悼邱翔鐘先生 編輯精選
  • 世界要解決兩大虧損才能既濟 世界要解決兩大虧損才能既濟  張建雄
  • 俄烏戰情出現新的局面俄烏戰情出現新的局面 施永青
  • 參觀香港故宮館:入寶山不要空手回參觀香港故宮館:入寶山不要空手回 張倩儀
  • 低吹沙:香港身份認同與人心回歸的新階段低吹沙:香港身份認同與人心回歸的新階段 袁彌昌
  • 殊途同歸修行路殊途同歸修行路 常霖法師
  • 一仼總統都是經濟闖的禍一仼總統都是經濟闖的禍 張建雄
  • 旗要三面旗要三面 蔣匡文
  • G7峰會前小插曲G7峰會前小插曲 郭一鳴
  • 新界與香港回歸的歷史擔當新界與香港回歸的歷史擔當 廖書蘭
  • 習近平訪港: 香港歷經風雨浴火重生 證明一國兩制強大生命力習近平訪港: 香港歷經風雨浴火重生 證明一國兩制強大生命力 本社編輯部
  • 海鮮舫之死海鮮舫之死 徐家健
  • 歐洲變局歐洲變局 陳文鴻
  • 中聯辦座談習近平講話 駱惠寧:香港要把握發展機遇 「蘇州過後無艇搭」中聯辦座談習近平講話 駱惠寧:香港要把握發展機遇 「蘇州過後無艇搭」 本社編輯部

推薦作家

  • 蘇文傑
  • 張灼祥
  • 邵志堯
  • 釋證嚴
  • 盧兆興
  • 黃冬柏
  • 羅乃萱
  • 張宗永
  • 彭智華
  • 艾雲豪
  • 施林海
  • 張倩儀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