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2018年7月22日,著名填詞人鄭國江先生在書展座談會「鄭國江的創作路──由流行曲到粵劇」中分享他的創作之路。以下為他的演講內容。
今次的題目是「由流行曲到粵劇」,流行曲和粵劇是兩個範疇,為何兩者有關聯?我年少時沒有流行曲,當時的娛樂只有粵劇和粵曲。所以我在母親的肚子裏,就已經接觸粵劇了,粵曲在我的血液流動着。
我創作歌曲超過40年,自小已開始填詞。我的創作範圍廣泛,有兒歌、勵志歌、情歌、宗教歌曲。我擔任教師30多年,接觸不少小朋友。我觀察他們,並與他們聊天,有豐富的題材,因此我的兒歌十分廣泛,對日後填詞的用字也有很大的幫助。
創作勵志歌 勉勵自己 獲大眾共鳴
我在抗戰後誕生,上世紀40至60年代的香港並不繁盛,每個香港人都艱苦地生活,一家八口睡同一張床。小時候要自己煮飯,要用木糠煮飯。我、盧國沾先生和黃霑先生都是在這個環境成長的,因此我們創作不少勵志歌曲。
勵志歌其實不是勉勵大家,而是勉勵自己,人要經過艱苦才有收穫。與我年紀相若的香港人都過着艱苦的生活,因此我們創作的勵志歌得到大眾共鳴,例如黃霑填詞的《獅子山下》。
改編國語歌 深受歡迎
70、80年代的年輕人的娛樂主要看電視和聽收音機。電視劇和播音劇的主題曲大為流行,因此出現一眾歌星。
我於70年代初期出道。台灣國語歌十分流行,粵曲已經式微。粵劇的劇本十分粗鄙,製作也粗疏,連我自己也不想看。我在麗的映聲(亞洲電視前身)負責綜藝節目編劇,節目總監雲影畦覺得為何講廣東話的香港,為何流行的是國語歌?我將國語歌改編成廣東歌,結果深受觀眾歡迎。之後在綜藝節目製作歌唱趣劇,我寫過《聖誕女人》,阮兆輝先生反串扮演女人,說自己是「瑪麗蓮『懵佬』」,這些趣劇雖少許低級但深受歡迎。
創作兒歌 反映社會民生
我在亞洲電視做綜藝節目,在無綫電視做兒童節目──無綫第一個雜誌式兒童節目《星期六樂園》。我的第一首兒歌,就是童星蔡麗貞的《叢林望過去》,用外國民歌去寫。靈感來自節目的小森林背景。後來《齊齊玩》接檔,歌名也改成《齊齊望過去》;接着辛尼哥哥主持的《跳飛機》,我為節目主題設計多首兒歌,例如數字歌、刷牙歌等,教導小朋友生活上的知識。
由於我是教師的關係,創作的兒歌題材多元化,反映社會現象。我為路家敏寫過《七歲了》,歌意是孩子七歲時門牙脫落,代表長大了。還有《讓我休息一天》,希望孩子休息,不要被密麻麻的興趣班充塞。當時電視天線像魚骨,天台插滿天線,好像鐵樹林,於是我寫了《鐵樹林》。
當時要四處出外做宣傳,因此製作一些歌詞宣傳品,在利舞台任人索取,結果有一大群人排隊索取,形成兒歌熱潮。兒童節目深受歡迎,推出兒童劇集,出現《小時候》、《小太陽》這些歌曲。後來兒童節目《430穿梭機》、《閃電傳真機》,讓我有更多空間發揮兒歌填詞本領。
在唱片界開展填詞第一步
1973年《歡樂今宵》邀請我寫歌劇,題材多元化,逢周三播放,李香琴、譚炳文等主演。1974年結婚,去日本度蜜月都要工作。我寫了一年,雖然工作量大,但有滿足感,也認識一些藝員。李香琴邀請我加入唱片公司填詞,編寫人生第一首唱片歌曲《一串淚珠》,用「鄭一川」名字填詞,在唱片界開展第一步。
有人說「路是人走出來的」,既然我有興趣填詞,我便一直做下去;也有人說「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其實我已準備20多年。
1975年,我在音樂節目《溫拿狂想曲》為溫拿樂隊填詞,將英文歌LOVE改編廣東歌,但毫無反響,感到失落。後來溫拿經理人梁柏濤致電給我,邀請我編寫三首歌詞,心情興奮。我所做的每一件事不是一定白費的。其後我為梁柏濤旗下另一歌手陳秋霞填詞,將一首日本歌改編成《六月天》,成為唱片主題曲。
趕貨填徐小鳳《隨想曲》
粵語流行曲開始盛行。日本新力(SONY)唱片公司想推出廣東歌。第一位合約歌手是徐小鳳小姐。當時為她填詞,想寫情歌。小鳳姐聯絡我:「情歌不適合我,你當我是男歌手填詞便可。」於是我以中性的角度,填寫《風雨同路》、《漫漫長路》等歌曲。我聽說徐小鳳與男朋友分開,就為她寫了《無奈》一曲,也是她在SONY的最後一首歌。
徐小鳳加盟新的唱片公司,我為她編寫《隨想曲》,有一件趣事。顧嘉煇完成歌曲後,上午10時半將歌譜交給我,通知我這首歌明天要錄音,由於時間緊逼,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這首歌因此叫《隨想曲》。
與關正傑結緣
蔡和平離開《歡樂今宵》,加盟亞洲電視製作《視聽蔡和平》節目,找關正傑做主持。節目以英文歌為主,會播放一首英文歌改編的中文歌。關正傑第一首廣東歌《我心喜歡你》是我填寫的,改編自英文歌Am I love you so,反應不錯。於是我開始翻譯英文歌曲。
關正傑的《星》與羅文的《號角》皆來自同一旋律。原來我拿着谷村新司的曲子,先為《號角》填詞,由羅文主唱。其後寶麗金唱片公司又找我以同一旋律再填寫一首新詞,並表明是日本唱片公司指定找他。我深感榮幸,並要求取得日文歌詞,看看是否有新的啟發。結果我以日文歌詞的意思,填寫了廣東歌詞,便成為關正傑主唱的《星》。
兩首梅艷芳難忘金曲
我為梅艷芳填詞的歌曲中,《赤的疑惑》和《似水流年》最為特別。《赤的疑惑》裏「當飛花要片片飛 別離時刻真的不會改」,政治敏感的人覺得影射97回歸。1986年,我有兩首歌爭奪第五屆電影金像獎主題歌曲,一首是《似水流年》,另一首是新晉女歌手林志美主唱的《偶遇》。結果小師妹擊敗大師姐,看來歌曲本身有自己的命運。
為兒童編寫開心粵劇
汪明荃的《熱咖啡》人人記得,但她並不知道這首歌是我填詞的,因為我早期用「江羽」這名字填詞,所以她只知江羽,不知鄭國江。一說汪阿姐,就要說粵劇。我和汪阿姐一樣都是從事粵劇。
早期東華三院籌款節目以粵劇為主。有年麥嘉提議唱大戲,安排我寫劇本,就寫了《鬼馬夫妻》,很受觀眾歡迎。翌年,麥嘉再要我寫劇本,拍檔換了徐小鳳。我以她渾厚的聲線,為她設計一個男角色,但小鳳姐想做花旦,於是寫了《刁蠻公主戇駙馬》,同樣受歡迎。於是我在東華三院籌款節目裏寫了5至6年粵劇。
寫兒童粵劇不易,因為粵劇有很多固定的程式,板腔有一定的格調。後來有小學生竟為我註冊兒童粵劇團,不知怎麼辦。我找到一位教粵劇的老師。她每周抽空兩小時教導劇團。適逢八和會館舉辦第一屆粵劇編劇班,我馬上報名,讀了兩年。我除了學會編劇的知識外,也學會最重要的八個字:「邊寫邊學,邊學邊寫。」最終興致勃勃地寫了第一個兒童粵劇劇本《司馬光撞爆缸》,Harry哥哥(王者匡)主唱,成為互動粵劇《麻鷹捉雞仔》。
後來我寫了木蘭從軍的前傳《木蘭花香》,《鳳閣恩仇未了情》前傳《胡地蠻歌》。
2008籌備兒童粵劇團,2014才正式首映。學大戲要學很多基本功,小朋友唱腔也要栽培。後來6名粵劇班畢業生組成六合創作坊,負責編寫大戲。六場大戲一人寫一場。《瓊花仙子》、《麒麟玉書記恩仇》、《代代紐紋柴》。
麥嘉說內地有一位朋友欣賞我的勵志曲,希望我寫首勵志粵曲給他,真的考起我。粵劇一般很負面,角色一般都奄奄一息,難以勵志。但我喜愛接受挑戰。我在演藝學院擔任戲曲劇本選讀系導師,認識北宋宰相呂蒙正的故事。呂蒙正家境很窮,窮得要經常去寺廟施捨,但僧人也怕了他,最後寫了「十度投齋九度空」未完成的詩。
一般粵劇都是生離死別,很多哭哭啼啼的場面。我寫大戲時,堅持一個重要的理念:希望我寫的劇本,令大家看得開心。看完之後,帶着愉快的心情離開劇場。到將來想起一些橋段時,都會會心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