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財經 邵志堯:向死而生──由工業革命到碳中和

邵志堯:向死而生──由工業革命到碳中和

碳排放出現正增長,要追溯到1750年,英國人瓦特發明了第一台蒸汽機,催生了工業革命,實現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而美國、中國為何相繼成為碳排放大國?

大灣區碳中和協會 作者: 大灣區碳中和協會
2022-08-31
點碳成金

撰文:邵志堯(大灣區碳中和協會理事)

標籤: ESG世界工廠中國工業革命減碳灼見原創灼見獨家美國英國邵志堯雙碳
工業革命開採資源過程中造成了對土地結構的破壞,土地使用面積減少,代之而起的是高聳、冒着黑煙的煙囪。(Shutterstock)
工業革命開採資源過程中造成了對土地結構的破壞,土地使用面積減少,代之而起的是高聳、冒着黑煙的煙囪。(Shutterstock)

COP26氣候會議,各國取得了共識,力求全球升溫控制在1.5℃以內,亦訂了在2030年階段性減碳排放目標,即全球碳排放減少45%。碳排放出現正增長,要追溯到1750年,英國人瓦特發明了第一台蒸汽機,催生了工業革命,實現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

在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前,整個生產動力依靠人力、畜力、水力和風力,工業革命的進行需要的是各種礦產資源,如冶煉業需要大量的木炭,大片森林被砍光運至冶煉廠,致使森林面積大大銳減。工業革命開採資源過程中造成了對土地結構的破壞,土地使用面積減少,代之而起的是高聳、冒着黑煙的煙囪,工業革命打破了英國從前那種安靜的中世紀田園風光。那時候歐洲是主要的碳排放地區。

美國的碳排放故事

1890年是第二個分水嶺,美國取代了英國成為全球第一碳排放的國家。19世紀中期,英國的工業產值超過了世界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貿易額超過了世界的五分之一,英國人壟斷着世界的工業、貿易、金融和航運,英國人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經濟霸主。

第一次工業革命後,隨着英國工業水準和國民生活水準的提高,英國工人工資飆升很快,生產成本大幅度增加,而英國又不願意向殖民地轉移產業,也不願意進行大規模的工業改革,因此造成了本土工業發展的停滯。英國人即使高成本生產,但仍然能依靠對殖民地的壟斷賺取高額的利潤,令英國缺乏工業改革的動力,所以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落伍了。

相比英國,新興的美國不僅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完善的基礎設施,還擁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和自由市場,這使得美國比英國更有活力和潛力,所以歐洲大量的產業和資本開始向美國轉移。在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後,美國又抓住了工業革命的契機,利用豐富的石油資源及人力資源,革新技術、增加投入、厚積而薄發,很快就超過了英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順理成章也成為碳排放第一大國。

中國的碳排放故事

隨着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釋放了她的生產力,用了20年時間打造成「世界工廠」,2005年重覆了美國取代英國的故事,至今仍然是碳排放國家的第一位(佔全球27%),美國佔11%,但是就犠牲了青山綠水,為發達國家作嫁衣裳。

從1750年至今,美國累計碳排放量為509億噸,遠超中國和俄羅斯的284億噸和172億噸,由於人口數目差異,美國人均歷史累計排放是中國的8倍,但這並非不去承擔減排的藉口。中國在「十四五」規劃定了「雙碳」目標,「碳達峰」就是中國承諾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後再慢慢減下去;而到2060年,針對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通過採取植樹、節能減排等各種方式全部抵消掉,這就是「碳中和」。

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意見,與大灣區碳中和協會及灼見名家立場無關。

作者簡介

邵志堯博士為大灣區碳中和協會理事、大灣區碳中和協會發起人及創會會員沛然環保(股份代號:8320)高級顧問、多家大學客座講師、全球零碳聯盟專家委員。邵博士現職香港華業金控集團負責人員和兼任宏海控股集團(股份代號:8020)。邵博士取得香港理工大學建築測量專業文憑、南澳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以及江西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並獲取英國特許房屋經理學會會員以及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專業會員資格。邵博士於地產行業擁有逾30年銷售及市場推廣、項目管理及顧問服務經驗。他曾於多間主要地產發展商任職,包括瑞安房地產有限公司、港陸物業發展有限公司(現稱中泛置業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以及新昌營造集團。

更多精采文章

  • 一宗可以無限放大的詐騙案一宗可以無限放大的詐騙案
  • 文相濡:俄烏戰爭停不了後患無窮?五黃入中對美國帶來什麼災難?中國下半年提防金融大波動文相濡:俄烏戰爭停不了後患無窮?五黃入中對美國帶來什麼災難?中國下半年提防金融大波動
  • ESG vs 零工經濟ESG vs 零工經濟
  • 綠色溢價有什麼參考價值?綠色溢價有什麼參考價值?
  • 內地光熱電站投產 能否成為潔淨能源新出路?內地光熱電站投產 能否成為潔淨能源新出路?

  • 為何港股的表現遠不及港樓?
  • COLLAR和MIRROR對年輕一代的啟示
  • 企業如何從ESG找到機遇?

大灣區碳中和協會

大灣區碳中和協會是由支持環保及碳中和的科研機構、院校、行業專家、基金、金融機構、媒體、團體、企業及個人組成的非營利性協會。協會旨在為會員提供碳中和相關的環保、減排及相關設計、顧問、評估、認證、評級、估值、專家意見、人才培訓、學術及行業交流、新技術介紹及交流、國際推廣及交流、項目共同研發、項目輸送及落地、綠色金融及資本市場運作等服務。
View all posts
標籤: ESG世界工廠中國工業革命減碳灼見原創灼見獨家美國英國邵志堯雙碳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香港文化博物館「眾裡尋她」展館。
灼見文化

賴慶芳:眾裏尋她千百度──走訪香港文化博物館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1-29
俄烏戰爭升級的可能性極高。(亞新社)
國際觀

美德允提供主力戰車 俄烏戰爭勢升級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1-26
專訪雷賢達:全球正歷經範式轉移 低通脹及平錢時代不再返
灼見專訪

專訪雷賢達:全球正歷經範式轉移 低通脹及平錢時代不再返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1-23
港大美術館由即日起至2月26日展出丁公的作品。
字旅相逢

衍通中西藝參化,庸德雅傳氣韻新──「困乏多情‧香江藝緣:丁衍庸的中西藝術」展覽

作者: 馮珍今
2023-01-21
雷賢達剖析了港股為何去年下半年跌幅如此深。(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專訪雷賢達:2022年全球罕現「股債雙殺」  對今年市況有何啟示?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1-20

影片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泡腳對改善長新冠後遺症有什麼好處?配哪些中藥可以補陽、袪濕、活血、化瘀?
  • 【兔年投資錦囊】基金教父雷賢達:除了估值平,港股升勢有什麼因素推動?美股何時轉勢反彈?
  • 美國傑出大學如何依靠社會資助、募款傳統 運用良好資金管理 維持國際一流教研──郭位教授與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校長對話
  • 曾鈺成:香港三次政改帶來什麼教訓?五部曲不復存在?
  • 曆法世家蔡興華評十二生肖運程 有哪些生肖犯太歲? 豬:小心飲食 升職有望;鼠:紅鸞星動 祿勳喜慶;牛:注意長輩 謹慎投資;虎:病符纏身 提防詐騙
  • 曆法世家蔡興華評十二生肖運程 有哪些生肖犯太歲? 羊:官符纏身 太歲三合;猴:吉吉重來 慎用國印;雞:歲破大耗 以靜制動;狗:春風得意 量入為出
  • 曾鈺成:立法會議員每年有多少天有薪假期?答案:零天
  • 曆法世家蔡興華:《通勝》春牛圖、地母經透露哪些吉凶? 流年方位須注意什麼宜忌?
  • 曆法世家蔡興華:從1月1日、1月22日(正月初一)、2月4日(立春)四柱八字測兔年大運 疫情何時受控? 木旺不利樓價? 哪個月出行要小心?
  • 香港蘭藝會會長朱劍虹:購買年花 如何從花瓣、花蕊、花粉、葉子選擇健康蝴蝶蘭?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新年祝願新年祝願 常霖法師
  • 專訪雷賢達:全球正歷經範式轉移 低通脹及平錢時代不再返專訪雷賢達:全球正歷經範式轉移 低通脹及平錢時代不再返 本社編輯部
  • 陶傑:哈里夫婦是列寧的隔世接班人陶傑:哈里夫婦是列寧的隔世接班人 編輯精選
  • 虎年臘月的回顧虎年臘月的回顧 張建雄
  • 債務危機由非洲看到美國債務危機由非洲看到美國 張建雄
  • 2023年全球政經新格局:中國將面臨怎樣的經濟新秩序?2023年全球政經新格局:中國將面臨怎樣的經濟新秩序? 劉寧榮
  • 幸福快樂美滿的人生心態幸福快樂美滿的人生心態 張建雄
  • 荔枝窩民宿開幕 恢復在地經濟重要一環荔枝窩民宿開幕 恢復在地經濟重要一環 本社編輯部
  • 為何中國占星日漸式微?一探中國占星歷史為何中國占星日漸式微?一探中國占星歷史 蔣匡文
  • 2023年全球政經新格局: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與隱憂2023年全球政經新格局: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與隱憂 劉寧榮
  • 2023年全球政經新格局:完美風暴vs崎嶇復甦2023年全球政經新格局:完美風暴vs崎嶇復甦 劉寧榮
  • 賴慶芳:眾裏尋她千百度──走訪香港文化博物館賴慶芳:眾裏尋她千百度──走訪香港文化博物館 編輯精選
  • 港大微生物學系首證新冠病毒人傳人 論文獲選《刺針》200年來醫學發現里程碑港大微生物學系首證新冠病毒人傳人 論文獲選《刺針》200年來醫學發現里程碑 編輯精選
  • 戴爾計劃將其供應鏈遷出中國:是一個好的選擇嗎?戴爾計劃將其供應鏈遷出中國:是一個好的選擇嗎? 謝祖墀
  • 兔年國際大勢:中美分道揚鑣各自發展已成定局兔年國際大勢:中美分道揚鑣各自發展已成定局 關品方
  • 人工智能與大國博弈人工智能與大國博弈 彭泓基
  • 數據在握2025數據在握2025 黃淑儀
  • 美德允提供主力戰車 俄烏戰爭勢升級美德允提供主力戰車 俄烏戰爭勢升級 本社編輯部
  • 美英政府擅長特務滲透和扶植傀儡美英政府擅長特務滲透和扶植傀儡 陳鳳翔
  • 環境營造·設計思維環境營造·設計思維 程介明

推薦作家

  • 程介明
  • 張灼祥
  • 黃淑儀
  • 王文華
  • 林桂光
  • 郭一鳴
  • 項明生
  • 雷鼎鳴
  • 蔣匡文
  • 譚寶碩
  • 湯文亮
  • 林嘉良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