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不是分析文章,而是抒情文。什麼情?各位看後自己評。
近日教育局對中學文憑試歷史科的試題口誅筆伐,大興問罪之師。跟着,中央電視台播出有目的、有組織的專題片《另一個香港:探尋修例風波背後的真相》,第一集和第二集分別名為《香港之亂》和《風從何來》。一看,噢!太熟悉了!不單只內容,還有那種包裝和表達手法。內容,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包裝和表達手法,則是數十年不變──選辮子!造辮子!抓辮子!
所謂「選辮子」,是刻意在已有的事物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切入點。所謂「造辮子」,是在沒有借口之下曲解或製造無中生有的「事實」,作為攻擊點。「抓辮子」更容易理解,就是依靠強權以點擊面,同時又以面擊點。
恐怖的熟悉
我說太熟悉了,因為這些手法跟文化大革命幾乎一模一樣,至少是一脈相承。當年不是找來《海瑞罷官》作為「辮子」而發動攻擊嗎?那時的刀手是姚文元,行刑的斷頭台就是上海《文匯報》。
我猜不透,為什麼今天還有不少人那麼懷念辮子?偏愛辮子?難道他們仍活在滿清的辮子年代?剪去辮子就像失去了尾巴?也許,他們以為辮子就是鞭子,只要他們搖頭一擺,辮子就像鞭子那樣揪在別人身上。可惜,礙於功夫有限,他們的辮子最終只會揪在自己身上,還會被主子抓着辮子,隨便擺弄。
我說太熟悉了,還因為一點。教育局5月15日向考評局發炮,5月16日見報;中央電視台隨即在5月17日推出專題片。這一切,都在「五‧一六」前後。吓!這一天,不就是中共發出「五‧一六」通知並掀起文化大革命的日子嗎?
這不是一種可愛的熟悉!而是恐怖的熟悉!建制派一定說我譁眾取寵了,怎可以跟文革相比?但我反問:在文革變成浩劫之前,誰能預測它會如此禍國殃民?
不過,我一向都用積極樂觀的心態來保持生命力。1966年爆發的文化大革命,距今剛好54年;那麼,就讓我們繼續煥發「五四精神」,高聲呼喊「民主與科學(包括決策)」的訴求。歷史從來就是一套簡單地重複的戲,關鍵是你選擇扮演什麼角色?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