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今天已成為國家治國的重要理念,中華民族也期盼用此原動力,翻閱一篇又一篇民族偉大復興的華章。
中國自鄉縣市到中央政府的治理,香港特區也不例外,要良政善治,必須要人才,身言書判,是中國教育取才常青的標準。《禮運大同篇》早載,先要選賢與能,更要講信修睦,社會方能營造「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社會氛圍,建構互相幫忙、良善友愛的恆溫社會價值。
但近代西方軍事、經濟與文化力量興起,幾乎全覆蓋世界,西式民主方式選舉人才的制度,也進入世界很多角落,很多國家,幾近絕對的價值,一人一票,制度單一絕對,勝者就全取,選舉要造勢,選前要「辯論」,相互攻訐,選後敵我雙方總結攻訐「失敗」經歷,一年檢討,兩年準備,第4年選戰再來,兩營再度廝殺。社會再度撕裂,建設再度停滯,惡性循環,百廢不能舉。這是世界各國奉行完全美英西式民主的風土病。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並未有奉行完全的西式民主選舉,是協商,是委任,間選與直選的各路並通方法。兩間電子媒體分別為區議會選舉的候選人,舉辦直播的選舉論壇。這些論壇,與社會動亂前的最大不同之處,就是不設相互攻評的「互質」環節,究竟,在這樣競選方式產生的區議員,他日服務當區居民的水準與素質,是提升抑或下降,實在值得深入研究探討。
筆者過去兩個周日,從關心社區發展的教育工作者角度,先後去了中環、上環、香港仔、灣仔及觀塘,各候選人的宣傳現場觀察,並與候選人交談,發現候選人當中,年輕人的比例不少,而他們都有共同之處,就是都有好幾年社區服務經歷,學歷都很好,言談間,都突出那份有志服務社區的熱忱,願意留港建港並愛國家。
「民生無小事,請大家記得12月10日投票,亦更請投他/她們一票」,這是筆者心底話。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