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愛說「秀才遇着兵,有理說不清。」為什麼呢?因為兩者的思考層次不同,會有出現理說不清的情況。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碰上有理說不清的。
糾纏不清的交換問題
有一個客人好作弄人,他到飯店要了一碟牛肉飯,牛肉飯來了,這個客人蠻起來,說叉燒飯也是這個價錢,牛肉飯不要了,要叉燒飯。店員無奈,把牛肉飯取走,終於換上叉燒飯來。客人吃了叉燒飯,不付賬便走了。店員忙攔着他,要他結賬,客人說:「為什麼要結賬?我的叉燒飯是用牛肉飯換來的。」店員說:「好吧,請你結牛肉飯的賬!」客人說:「牛肉飯?你不是親手取回去嗎?為什麼要付賬?」店員聽了,一時語塞,找不到要客人付賬的理由,呆在堂場。這便是有理說不清了。
後堂的老闆娘聽了,怒氣沖沖地喝道:「牛肉飯是你帶來的嗎?」客人只得說:「不是。」「不是你帶來的便要付賬!」老闆娘的一句說話,便把問題解決了!其實,用簡單的邏輯概念,也可以弄得清楚的:吃牛肉飯,付牛肉飯的賬;吃叉燒飯,付叉燒飯的賬,所以客人吃了叉燒飯,要付叉燒飯的賬。沒有吃牛肉飯、不用付牛肉飯的賬。
偷換概念的例子
另有一則北方的笑話,也是有理說不清。有位某甲,好求知、好問。有次他問一位老人家:「街上的駱駝,為什麼掛着銅鈴呢?」老人說:「駱駝身體很大,在街上走,容易碰倒人,掛上銅鈴,使人預先知道,好作迴避。」某甲想了一下說:「佛塔上也有鈴,如此說來,佛塔也要在街上走了?」老人說:「佛塔上掛鈴,是用來嚇走雀鳥,不讓雀鳥在塔上築巢。」某甲又問:「一些人家飼養的鷹鷂尾上也有小鈴,也怕雀鳥在牠們尾上築巢嗎?」老人說:「鷹鷂尾上有鈴,是恐怕牠們在樹林被絆住了,主人聽到鈴聲便找到牠們了。」某甲像恍然大悟說:「我見和尚替人家辦喪事,也搖着鈴走,原來怕給絆住了!」老人家不耐煩了,便說:「和尚搖鈴是引導死人,因為他們生前好辯駁,所以搖鈴給他們聽!」某甲見老人家生氣,便不敢再問了。
這是一則有名的故事,用來解說詭辯。某甲的辯駁,屬於邏輯上的「偷換概念」。因為老人最初解說的是「駱駝掛鈴」的原因,並非說一切「掛鈴」的原因。後來老人說「佛塔掛鈴」的原因,某甲又把法它偷換成鷹鷂掛鈴的原因。老人感到可笑,但又不易說得清楚,讓他一路糾纏下去,十分煩惱,只有最後跟他開個玩笑,說死人好辯了。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有人用了偷換概念辯論,往往不易察覺。
這裏有兩個邏輯上的難題,好讓讀者猜猜答案。有個牧場主人,臨終時立下遺囑,說牧場有17匹馬,分給三個兒子。大兒佔二分之一,次子得三分之一,幼子得九分之一。但不要把馬宰殺。家人都不知怎樣分,結果沒有分家產。
怎樣分17匹馬
牧場主人又怎樣才達成他的遺願呢?後來一個聰明的親戚想到辦法。他跑到鄰家牧場,借來一匹馬,牧場便有18匹馬,大兒子佔二分之一,分得9匹。二兒子佔三分之一,分很6匹。小兒子佔九分之一,分得2匹。三人合共分剛好分配了17匹馬。再把借來的馬歸還給鄰家牧場,便把事情圓滿解決了。
這個辦法真聰明啊!但嚴格來說,還是有取巧的地方。大兒子其實是得18的二分之一,而非17的二分之一啊!
律師要戰勝狡辯的學生
第二個難題是說有一個律師,自言辯護術無雙,教人訴訟一定勝,可以先跟他學習,在打了第一場官司獲勝才交鉅額學費。有一位學生滿師,但既不打官司,又不交學費,不了了之。後來律師急惱了,要去告學生。這個學生卻說:「你告我若敗訴,我便不用交學費了。你告我勝訴,即表示我官司失敗,你教的沒用,依約便不用交學費了。」律師聽了啞口無言,事實確是如此。後來果然薑是老的辣,他跑去胡亂告學生一個罪名,結果敗訴。隨後再告學生不交學費,便勝訴了,學生無奈要交鉅額學費。官司關鍵是合約聲明「第一場官司獲勝才交學費」。這個學生第一場官司實在勝了。便無法狡辯。
很多有文人氣質的人,很少注意到邏輯上的問題,評論分辯時總是以感情知覺去判斷,或是概念先入為主,而缺乏客觀冷靜的思考。例如初到某甲國,為當地人冷遇,便會說某甲國的人民仇外,不好客。到了某乙國,得人家禮遇,便說盡該國人熱情好客。這樣可能只有部分說對,嚴格來說是不對的,因為他所遇的人,不能代表該國國民啊。文人都愛翻書,何不有空參閱一下一些基本的邏輯概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