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逾萬人維園紀念六四 無懼警方禁令 Over 10000 in Hong Kong Commemorates Tiananmen Massacre Defying Police Ban

逾萬人維園紀念六四 無懼警方禁令 Over 10000 in Hong Kong Commemorates Tiananmen Massacre Defying Police Ban

無懼30年來首次警方禁令,香港逾萬人參加維園燭光晚會。晚上6:30,支聯會主席李卓人和成員按限聚令規定,以8人一組進入維園,燃點蠟燭紀念,並進行網上直播。無懼周圍至少部署了20輛警車。

楊必興 P H Yang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
2020-06-04
世界觀 Vision

攝影:楊必興

標籤: 六四支聯會李卓人維園限聚令
逾萬人維園紀念六四 無懼警方禁令 Hong Kong Commemorates Tiananmen Massacre Defying Police Ban
逾萬人維園紀念六四 無懼警方禁令 Hong Kong Commemorates Tiananmen Massacre Defying Police Ban

無懼三十年來首次警方禁令,香港繼續為1989年天安門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年度紀念燭光晚會。當局引用了與病毒傳播有關的限聚令。許多人擔心,隨着國家安全法快將實施,有參加者高呼「結束一黨專政」的銅鑼灣維園燭光晚會可能永遠被禁。

康文署配合警方用鐵馬和鐵鏈封鎖維園足球場,不准市民進入,趕絕大型燭光晚會。

晚上6:30,主辦晚會的支聯會主席李卓人和成員按限聚令規定,以8人一組進入維園,燃點蠟燭紀念,並進行網上直播。全城18區均有舉行紀念會。

晚上8時點燃蠟燭,8:09默哀1分鐘。上午10時開始,在全城街站分發蠟燭,呼籲公眾參加,並參加網上集會以紀念六四天安門大屠殺。呼籲大家使用 #6431truth 標籤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照片和感受。

超過10,000人進入維多利亞公園,衝下鐵馬,參加燭光晚會,無懼周圍至少部署了20輛警車。

李卓人批評,在《港版國安法》頒布之前就禁六四集會,是政治決定。並指出學校已重開,允許舉行大型宗教聚會及商業活動已大致回復正常。

民主派議員要求在立法會上為六四事件默哀,主席梁君彥拒絕。他們仍然站了起來,默哀分鐘,然後高叫「毋忘六四!」

支聯會稱,180000人參加了去年6月4日30周年紀念燭光晚會,是歷年最高。

In defiance of the police ban for the first time in 30 years, Hong Kong continues its annual commemorative candlelight vigil for the 1989 Tiananmen Massacre victims. The authorities cited virus-related social distancing measures. Many fear that the vigil at Victoria Park in Causeway Bay, where attendees call for an end to one-party rule, may never happen again with the looming national security laws.

The Leisure and Cultural Services Department worked with the police to block access to the Victoria Park football fields with blockades and chains, to prevent people from entering, thus making large scale candlelight vigil impossible.

Lee Cheuk-yan, chair of the Hong Kong Alliance in Support of Patriotic Democratic Movements of China, the vigil organiser, and members entered Victoria Park in groups of eight, in accordance with virus control regulations. Smaller rallies happened citywide.

They lit candles at 8 pm and at 8:09 pm observe 1 minute of silence. At least 100 booths were set up across the city in the afternoon to distribute candles and they called on the public to to the same and join an online rally to commemorate the June 4 massacre. The public are encouraged to share photos and messages on social media with hashtag #6431truth

Over 10,000 entered Victoria Park, taking down the barricades, to join the candlelight vigil, undaunted by at least 20 police vans deployed nearby.

Lee Cheuk-yan called the ban a political decision even before the National Security Laws are enacted, pointing out that schools have reopened, large religious gatherings are allowed and commercial activities have largely resumed.

Pro-democracy legislators requested to mark the anniversary in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chamber. They were refused by the chair, then stood and held a moment of silence anyway. Then they chanted “Never forget June 4!” while a pro-government politician spoke.

180,000 attended the annual candlelight vigil to commemorate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June 4 last year.

更多精采文章

  • 悼念「六四」智慧大賽悼念「六四」智慧大賽
  • 六四維園晚會被香港警禁 30年來首次 Hong Kong Police Ban Tiananmen Vigil for First Time in 30 Years六四維園晚會被香港警禁 30年來首次 Hong Kong Police Ban Tiananmen Vigil for First Time in 30 Years
  • 悼念六四 常人有責悼念六四 常人有責
  • 「六四」民研與「三無感」「六四」民研與「三無感」
  • 林行止:快成鵪鶉之城 才俊多變俊傑林行止:快成鵪鶉之城 才俊多變俊傑

  • 香港連續第2年禁六四燭光晚會 Hong Kong Bans Tiananmen Massacre Vigil for Second Time after 3 Decades
  • 去年逾萬人維園紀念六四 無懼警方禁令 Over 10000 in Hong Kong Commemorates June 4 Defying Police Ban in 2020
  • 纖毫@中環 [email protected] Kong
  • Kowloon Hong Kong 的迷思
  • 路邊@花墟 [email protected] Kong

楊必興 P H Yang

專業攝影師。 人生上半場在IBM、惠普和匯豐銀行等跨國公司擔任高級技術及管理層的IT人。數十年後,楊必興改變了軌跡,選擇追求他對攝影的終身熱愛。 楊必興屢獲殊榮,在美國三藩市,首都華盛頓,北京和香港曾舉辦十多場個人攝影展,包括香港 PMQ 之開幕攝影展。作品經常在國際媒體的首頁刋登 - 包括 CNN,CrowdSpark(前Newzulu,Citizenside)和Demotix;三藩市紀事報;Hong Kong Free Press;香港 01;香港信報月刊;明報;蘋果日報;TVB 等。 他的作品授權 Lonely Planet 旅遊指南和港龍航空機上雜誌《絲路》刊登。 2015年榮獲香港人權藝術獎。 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 After decades working as an IT professional in senior technical and management positions with multinationals such as IBM, HP and HSBC, P H Yang changed tack and chose to pursue his life-long passion in photography. Award-winning photographer Yang is an exhibited and published artist in North America and Asia. His work is frequently featured on the front page of international media – CNN; CrowdSpark (formerly Newzulu, Citizenside) and Demotix;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Hong Kong Free Press; Hong Kong 01;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Monthly; Ming Pao; Apple Daily; TVB... His work is licensed by Lonely Planet travel guides and Dragonair's in-flight magazine Silkroad. Yang has held over 10 solo exhibitions in San Francisco, Washington DC, Beijing and Hong Kong including PMQ's opening photo exhibition. Yang won the Hong Kong Human Rights Arts Prize in 2015. 網站/Web phyang.org 電郵/email [email protected] IG @phyang81
View all posts
標籤: 六四支聯會李卓人維園限聚令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教授(中)與管理層陪與傳媒見面。
灼見報道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提升創科實力 延攬全球人才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2-08
李小加表示,公司希望解決一個mission impossible的矛盾。
灼見專訪

【專訪】港交所離巢後創立滴灌通 李小加當大園丁 要栽小花小草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2-08
布林肯表明今次事件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亞新社)
國際觀

布林肯押後訪華 指「氣球事件」不可接受 京智庫憂外部安全風險多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2-04
中總會長蔡冠深(中)與兩位副會長王惠貞(左)及楊華勇(右)出席記者會接受採訪。(灼見名家圖片)
灼見報道

中總會長蔡冠深:在世界舞台推廣香港優勢,為工商專業界提供服務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2-03
行政長官李家超主持「你好,香港!」啟動禮。(政府新聞處)
灼見報道

「你好,香港!」展開全球宣傳活動 50萬張機票送旅客 8萬張贈香港居民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2-03

影片

  • 基金教父雷賢達:平錢時代一去不返,今年美國經濟衰退無懸念?
  • 黃錦輝教授:飛船事件引發中美外交風波如何平息?為什麼美國對中國有所求?
  • 承繼600年輝煌傳統 如何仍是歐洲最具創新能力大學?如何在高端研究之餘,仍能創造盈餘?──郭位教授與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校長對話
  • 專訪陳致校長:愛國教育要怎樣推行才有效?香港高等教育有什麼機遇與隱憂?
  • 曾鈺成:中央與港人對雙普選期望有多大落差?完善選舉制度如何製造有利條件?
  • 陳妙霞博士:如何透過刺激腳底反射區自療? 怎樣按摩治療長新冠腦霧、鼻子、咽喉等症狀?
  • 專訪陳致校長:有75年歷史的珠海學院為什麼要改名?文科出身當校長有什麼優勢與挑戰?
  • 【兔年投資錦囊】基金教父雷賢達:中美關係繼續主宰中概股表現?哪些板塊能推動恒指向上?
  • 黃錦輝教授:美國死心不息打壓TikTok所為何事?華府一名官員的意見 反映美國文化自信不再?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泡腳對改善長新冠後遺症有什麼好處?配哪些中藥可以補陽、袪濕、活血、化瘀?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在電影中,捕捉永恆的片刻──專訪張婉婷導演在電影中,捕捉永恆的片刻──專訪張婉婷導演 馮珍今
  • 觀點與角度觀點與角度 常霖法師
  • 淺談教育未來學淺談教育未來學 馮穎匡
  • 如何培養健康的孩子?如何培養健康的孩子? 馮文正
  • 為師之道:當學生有新想法 千萬不可說不──獨家專訪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系終身教授、台積電首席科學家黃漢森博士為師之道:當學生有新想法 千萬不可說不──獨家專訪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系終身教授、台積電首席科學家黃漢森博士 本社編輯部
  • 中國「既濟」台灣「不濟」的現象中國「既濟」台灣「不濟」的現象 張建雄
  • 專訪陳致校長:有75年歷史的珠海學院為什麼要改名?文科出身當校長有什麼優勢與挑戰?專訪陳致校長:有75年歷史的珠海學院為什麼要改名?文科出身當校長有什麼優勢與挑戰? 本社編輯部
  • 生存的力量生存的力量 廖書蘭
  • 《毒舌大狀》觀後感《毒舌大狀》觀後感 張宗永
  • 兔躍新程萬事宜 喜迎綠色氣候行動兔躍新程萬事宜 喜迎綠色氣候行動 編輯精選
  • 中研院院士朱雲漢教授逝世 享年67歲中研院院士朱雲漢教授逝世 享年67歲 本社編輯部
  • 看破美國經濟和就業的真面目看破美國經濟和就業的真面目 張建雄
  • 可為配偶做的10件事可為配偶做的10件事 羅乃萱
  • 張楨出版新著《剎那芳華》:紀念永不散場的情誼張楨出版新著《剎那芳華》:紀念永不散場的情誼 本社編輯部
  • 美軍導彈擊落中國氣球 外交部強烈不滿抗議美軍導彈擊落中國氣球 外交部強烈不滿抗議 本社編輯部
  • 婚姻觸礁婚姻觸礁 黃珍妮
  • 美國務卿元宵節訪華 俄烏戰爭有望弭兵?美國務卿元宵節訪華 俄烏戰爭有望弭兵? 本社編輯部
  • 善用科技推動高增值物流業善用科技推動高增值物流業 黃錦輝
  • 布林肯押後訪華 指「氣球事件」不可接受  京智庫憂外部安全風險多布林肯押後訪華 指「氣球事件」不可接受 京智庫憂外部安全風險多 本社編輯部
  • 再談這片「三葉草」──交椅洲人工島規劃方案再談這片「三葉草」──交椅洲人工島規劃方案 張量童

推薦作家

  • 温愛詩
  • 卓王詠詩
  • 張樹槐
  • 常霖法師
  • 張宗永
  • 劉銳紹
  • 曾國平
  • 尹瑞麟
  • 段崇智
  • 彭泓基
  • 梁鳳兒
  • 馮穎匡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