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文憑試通識教育科考試結束不久,社會各界對考題分布、考問議題和命題模式仍有不少討論。有見於此,筆者嘗試在此對這份試卷的試題內容和議題分布作一些分析,並比較之前不同屆別的試卷,討論當中的變化和特質,以供各界參考。
社會憂慮試題 過分偏重香港
從考問的議題來說,高中通識科設有六大單元,當中包括「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單元二:今日香港」、「單元三:現代中國」、「單元四:全球化」、「單元五:公共衛生」、「單元六:能源科技與環境」。
以往爭議性最大的就是考問內容是否有同時和均衡地考問六大單元內容,是否過分偏重單元二有關香港社會的議題,忽視其餘5個單元,令有關現代中國的國民教育未有落實,令衛生和能源涉及的科技教學受到忽略,令全球化下的國際視野流於空談。
考題範圍平均、可接受
觀乎今次公開試卷,卷一第一題考問香港人參與義工服務的情況,當中涉及個人成長與今日香港的內容;第二題考問東京奧運一事,內容以全球化為主;第三題以遙距工作為主題,內容涉及今日香港單元內的生活質素範疇。
至於卷二,第一題考問網上拜祭和傳統習俗,是單元三現代中國之內有關「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的主題;第二題以香港故宮和巴黎羅浮宮博物館為背景,考問如何利用科技呈現歷史文化元素,以及其對生活素質的影響;第三題則主要涉及公共衛生和可持續發展的內容,考問素食主義和植物肉的議題。由此可見,今年通識試卷能顧及香港、中國、全球的不同背景,既有涉及香港社會主題的題目(如遙距工作、義工服務),也有包括中國國情(如網上拜祭)和國際社會(如東京奧運)的內容。
當然,相關議題仍然以香港的背景較多,但屬於可以接受的範圍,並未有過分偏重的問題。況且,考題中以香港為背景的題目,不少也兼有其他單元內容,體現跨單元的特質,如考問香港故宮博物館的同時,有加入巴黎羅浮宮博物館的例子,引導考生從全球的角度去思考科技進步對文化歷史保育和推廣的影響,而非只局限於香港一地。
評價出題偏差 須着眼長期趨勢
此外,本年度的通識試卷也有兼顧六大單元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生活素質(今日香港單元)、可持續發展(能源科技與環境單元)、家庭觀念(現代中國與個人成長單元)、飲食習慣與個人健康(公共衛生單元)、國際合作與融合(全球化)等,既緊扣課程的宗旨,也切合課室內學與教的情況。
當然,是次的考題也未有觸及一些社會人士關注的議題和概念,如香港人的身份認同、香港的政治議題、中國的改革開放、能源科技下的全球暖化問題等,但大家必須要明白,每一年度的考題有限,不可能將課程所有內容共冶一爐,有滄海遺珠的情況實屬正常。因此,要考察試卷內的議題和單元分布是否出現偏差,應着眼於長期的趨勢而非單單某一年的狀況。
況且,一些社會人士關心的所謂香港社會政治題,其實只是課程內容的一少部分,過往一段時間曾長期躋身卷一的必答題,令其他單元內容的考問空間收窄,故現在平均考問不同單元和內容,可說是合乎課程內容的安排,不能就說是有所規避。
如果大家有留意前一年度的考題,就會發現當年有考問香港的新聞自由和中國的國企民企發展等議題,所以之後若干年不出現相關題目,實屬合情合理。正如能源科技單元的重點、備受全球關注的可再生能源議題,也只是在本科試卷中相隔了很多年才出現一次,所以我們也不能單單以一兩年的考題,就得出甚麼政治題絕跡,或未有考問中國國情等等的結論。
本年試卷 合情合理
要言之,本年度文憑試通識教育科試卷的試題內容合情合理,切合課程宗旨和教學現況,議題分布亦大致均衡,沒有重大偏差,當中亦涉及課程內不少重要的概念和主題,而考卷採用的新聞時事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具有生活化和時代感的特色,相信考生可以應付之餘,更能將平日所學運用於現實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