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灼見名家 -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 -

返璞歸真小即是美

我們需要的東西,是否有很多是多餘的呢?(Pixabay)

孩子們開始放暑假,晚上在一起的時間較多。我們在蘋果電視看了一套紀錄片:Tiny,是有關一名美國青年,放下工作,把僅有的積蓄買了一部拖車架,跑到朋友的後花園建一間小房屋。他以前完全沒有建屋的經驗,計劃在拖架上蓋屋,大概100平方呎,高10呎。對香港人來說最大的震撼是辭退工作,花去全部積蓄,難得是女朋友十分支持,不時幫手。

美國青年為建小屋辭工

該片記錄他從第一步開始,茫無頭緒,拿起度尺,足足花了一年多才完成任務,把小屋子運到科羅拉多山上去。這青年人經歷了大雪大雨大風沙,也遇上財政緊絀;最後大功告成,裏面裝修精美,很多東西都是執回來,廢物利用,就是內部的木板,有森林的廢木材,也有被丟棄的殘料,湊合而成精品。

紀錄片探討這種小即是美的哲學。其實自梭羅開始,人與自然的關係,今天的大城市觀念,是方便自己犧牲地球,蓋一間大於需要的房子是宣示主權,而小房子是龜縮於山水叢林之間,是永續共享與大自然為鄰。

父母鼓勵獨立 不會說「傻仔嚟嘅」

美國最新一波的小屋子現象,源至2008年金融風暴,一下子發現房子不屬於自己的,吃下的垃圾食物又不是身體所需,勞累工作為的就是「多餘」,於是有部分人返璞歸真。小房子具備了小閣為牀,地層為廳的實用觀念,這種建築師和設計師也因此而興起,形形色色多姿多采製成品應運而生。

但這名青年讓我更體會的是美國人的家庭教育,讓小孩子獨立自主,鼓勵他們完成自己訂立的目標。在飯桌間,父母都是十分鼓勵,沒有一句「傻仔嚟嘅」。美國人消費了地球大部分資源,這種小房子,小即是美的想法,也許是另一種贖罪券。孩子們看到這種想法當然是嘖嘖稱奇,我們邊看邊討論了究竟我們需要的東西,是否有很多是多餘的呢?我跟太太說要來一次大清洗,她斜眼望着我說,你自己清洗咗先啦。

我也分享了我從前住的小牀位,棺材板面積,並非小即是美的哲學,而是「小即是生存」的現實。現在香港劏房與籠屋,是迫不得已的逼夾,主人翁放棄了主權,所以十分凌亂,是心靈的自我放逐。

什麼時候香港人看待一個人的成就,不以金錢名位計算,我們才可以在狹窄的空間有偉大的內在自信,那時,嘗試是一種偉大情操,而非一事無成或者無聊透頂。這紀錄片也成為我們家裏一則討論的課題,大家各有得着,我也很同情那些要應付考試的小朋友,因為他們失了蹤,花那麼多時間去補習、溫習,然後以極速時間去忘掉。我相信那套紀錄片傳送的理念,比半學期的功課更加紮實。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