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近代啟示如何幫助修例窘況

近代啟示如何幫助修例窘況

──修改《逃犯條例》:政府的認知漏洞 (五下)

「不移交則審判原則」 800多年前已納入普通法應成為修改《罪犯條例》的首要選項。至於如何和現在的條例和條約銜接,可參照英國的分類辦法。

黃賢 作者: 黃賢
2019-06-24
品味歷史

標籤: 不移交則審判原則普通法港人港審田北辰逃犯條例陳弘毅
對香港的啟示很清楚:引渡法從法理到實際操作都很複雜,任何改動,都必須全面、細緻平衡各方面的要求、顧慮。(灼見名家圖片)
對香港的啟示很清楚:引渡法從法理到實際操作都很複雜,任何改動,都必須全面、細緻平衡各方面的要求、顧慮。(灼見名家圖片)
0
SHARES
498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近代的啟示 邁向國際準則

到了近代,國際交往頻繁,跨國事務也大增,非個別管轄區能單獨處理,移交疑犯需要新的機制。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災難更表明,國家至上原則難免導致國際紛爭,因而有必要系統地訂定一些國際準則,包括引渡法。

但是,儘管時代需要擴大引渡法的適用範圍,前文所述1648年後的發展卻呈現相反的發展,而隨着法律的進一步完善,約束引渡適用範圍的做法愈來愈多:

「不移送國民原則」從身份角度,大幅度降低了引渡的適用對象。後續發展還增加了其他因身份不移送的合理原因,如有關疑犯已經或正在被邀請國審訊等等。

「涉及政治不移送原則」則從法律適用角度,限制了引渡的範圍,日後還增加了涉及軍事、情報、稅務等等方面。還有其他的不適用範圍,包括案情發生在第三國、不適用於屬地等等諸多技術性限定。也有地方性限制,如排除決鬥、通姦。

適用罪行卻大大增加。譬如1794年英美間第一條引渡條款僅適用於謀殺和偽造文書,1889年的條約,則擴大到十多大類罪行,到了1932年更增加到27大類。

另外,一系列的人權和程序方面的保證也逐漸出現,如特定罪行、雙重罪行等等。

以上的適用範圍的增損,都是平衡當時各種考量和權衡效益的結果,而非什麽「漏洞」。可以説,以個別案例炒作 「煽情」是罔顧法理,甚至是不道德的。關鍵是,如何在認識和接受各種限制引渡的合理因素的前提下,設計降低引渡的門檻。

在這大背景下,不乏有識之士企圖推動引渡法的規範化;可以説規範化的過程,殊途同歸,都指向「不移交則審判原則」。下文分別介紹一下這規範化的過程:

  • 1880年專業團體的探索
  • 20年代多邊條約
  • 1990年聯合國的《引渡示範條約》
  • 2002年倫敦方案

1880年專業團體的探索

帶頭探討引渡法的,是國際專業學術團,1876年已開始起草國際引渡準則並在1880年召開國際法協會會議;1912年國際法學委員會又提出新的草案等等。

1880年在牛津舉辦的國際法協會決議第六條把這階段的問題講的最透徹:

Between countries whose criminal legislation rest upon similar bases and which have mutual confidence in their judicial institutions, extradition of nationals would be a means of assuring good administration of penal justice because it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desirable that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forum delecti commissi be so far as possible called upon to render judgement.

(刑法體系相同並相互信任對方司法體系的國家之間,移送國民會是保證刑事妥善執行的辦法,因為盡可能由犯罪地點的機構裁決是可取的。)

這是智者真言,當今依然如是;也婉轉地説明,兩個地區間的法律和制度差異愈大,引渡的門檻自然要較高才能平衡各自的考量。問題是,能否找到適當機制,降低門檻促成移交。

20年代開始的多邊條約

另一方面的探討不是通過兩國雙邊協議,而是地區多邊協議或規範跨國行為的多邊條約。前者是由較同質的毗鄰國家提出,後者由國際組織(主要是國聯)推動。規範的行為都是國際公認的犯罪,不容包庇,反而促使引渡法的進展。

包含「不移交則審判原則」的地區多邊協議,前提都是「不移送國民原則」,最早是1928年美洲的Bustamante準則第345條。1957年的《歐洲引渡協定》第6(2)條算是最完整的表述。

1929年的國際禁止僞鈔條約是第一次提出「不移交則審判原則」的國際協議,針對的是違法行為。

此後,類似條款適用於一系列規範國際活動的條約,早期包括非法毒品(1936)、戰爭罪行(1949)、白奴(1950)……七十年代後有關條約多不勝數,如多項航空條約特別是《海牙公約》(1970)、人質(1979)、放射性資源(1982)、酷刑(1984)、海事(1988)……

這些國際條約的指導思想很簡單:滔天重罪,必須得到懲治,因而比較容易達成協議,這些經驗為雙邊協議提供了參考。雖然嚴格説,為達到治罪的目的,這些條約採用不同的管轄權,實施機制也不同,甚至連法理都不一致,但籠統來説都屬「不移交則審判原則」,讓疑犯無所遁形。

1990年聯合國的《引渡示範條約》

多邊條約的實踐,促使聯合國推動《引渡示範條約》。《條約》共18條,算是大膽平衡了此前各方面的考量,擴大了罪行的範圍。第3條列出七類「拒絕引渡之強制性理由」,保留了政治、軍事的理由,還加大了人權等方面的限制。

第4條「拒絕引渡之任擇理由」,列出八大類理由。第(a)款如下:

「遇下述任一情況,可拒絕引渡:

(a) 被要求引渡者為被請求國國民。如被請求國據此拒絕引渡,則應在對方提出請求的情況下將此案交由其本國主管當局審理,以便就作為請求引渡原因的罪行對該人採取適當行動;」

這似乎在試圖找一個新的平衡點,以「不移交則審判原則」 縮小 「不移送國民原則」的適用範圍。

1997年,聯合國大會不經投票通過「52/88國際刑事合作宣言」,第II.9(f) 款特別提到:「保證有效實施aut dedere aut judicare原則」。

以上條款,得到國際認可成為標準條款,本應可賀,然而僅適用于執行「不移送國民原則」地區,即大多數大陸法國家,卻未能規範另外三分一的普通法國家,實在遺憾。

2002年倫敦方案

「不移交則審判原則」800年後在普通法地區再度提出,是為適應兩個發展。其一是英國屬地陸續獨立,形成幾十國家的英聯邦普通法地區,需要協調引渡事宜,但更直接的推動力則是為落實國際多邊條約而必須修改刑法程序,如採證、口供等等。

1966年倫敦會議通過《英聯邦移送疑犯方案》,提出引渡法的規範,反映在英國的1967《疑犯條例》,但不包含「不移交則審判原則」,唯在附錄中提到「不移送國民原則」。另一方面,1976年後,為執行國際反恐義務,更新了有關取證、落口供的法律,方便處理有關案件。

到了2000年,面對複雜的國際社會發展,英聯邦也要改變。當年的《英聯邦移送疑犯倫敦方案》的任擇條款,比聯合國《示範條約》更進取:

第15條3(a)款第一次作為選項,提出「不移送國民原則」(包括公民和永久居民)。此前,普通法地區中只有塞浦路斯使用該原則,並在再加入歐盟後放棄使用。

第16條則肯定「不移交則審判原則」,並作出到那時為止最完整的表述,包括其原由以及建議有關立法的細節,兹不贅。(註1)

澳洲為貫徹「不移交則審判原則」,1988年已經立法,但當年主要是應對使用「不移送國民原則」的國家。日後幾經修改,響應聯合國的《示範條約》,更不堅持對等,並在2012年擴大到適用於第三國的國民。(註2)毫無疑問,澳洲是最徹底落實「不移交則審判原則」的普通法國家,香港大可效法。

後記

至此,無論國際社會、大陸法國家、普通法國家都認可「不移交則審判原則」作為可平衡當代各種對立訴求的引渡機制。普通法國家800年後終於回到初心;漫長的過程,豐富了對此機制的認識。可以預期,日後採用的國家只會有增無減。

對香港的啟示很清楚:引渡法從法理到實際操作都很複雜,任何改動,都必須全面、細緻平衡各方面的要求、顧慮。若刑法體系很不同、法治水平有差異,則必須動用「不移交則審判原則」等機制,確保引渡不被濫用,才能達到四贏。

當然,在相當一段時間内,不變應萬變,也不失為上策。

註1:The London Scheme for Extradtion within the Commonwealth

註2:Extradition Act 1988

修改《逃犯條例》:政府的認知漏洞之五下

本系列文章:

修改《逃犯條例》:政府的認知漏洞

修改《逃犯條例》如何令香港成為逃犯天堂?

“Asia’s Wild City”歡迎你!

修改《逃犯條例》的框架

不移交則審判原則:解套修例窘況

更多精采文章

  • 籲《逃犯條例》增保障 陳弘毅贊成港人港審籲《逃犯條例》增保障 陳弘毅贊成港人港審
  • 修改《逃犯條例》如何令香港成為逃犯天堂?修改《逃犯條例》如何令香港成為逃犯天堂?
  • 不移交則審判原則:解套修例窘況不移交則審判原則:解套修例窘況
  • 建制派宜借陳弘毅意見棄撐政府修例建制派宜借陳弘毅意見棄撐政府修例
  • 陳文敏:境外審理逃犯可行 政府無需迎合內地陳文敏:境外審理逃犯可行 政府無需迎合內地

0

黃賢

生於香港,畢業於拔萃男書院及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獲法律博士學位,曾在美國最大的國際事務法律事務所工作。1978應邀回國,在北大(77、78級法律系)和外經貿大學(1979碩士班)講授國際經濟法、公司法、兼任中信和多個中央部委法律顧問,也參與多項立法工作。曾擔任北京吉普車、訊達電梯、平朔煤礦等等眾多涉外談判的法律顧問。主持翻譯《美國標準公司法》。1982因間諜罪坐繫秦城;1989秋,罪名推翻。1992返港,今在兩岸三地從事策略顧問工作。黃氏自1970起即參加保衛釣魚台運動。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不移交則審判原則普通法港人港審田北辰逃犯條例陳弘毅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香港今年首次被剔出美國傳統基金會「經濟自由度指數」評級,與澳門一起列入中國評分。(Unsplash)
灼見報道

香港被剔出經濟自由度評級 政府指傳統基金會有政治偏見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5
葛來儀認為拜登政府沒有將中國標籤為「敵人」,為改善對華關係敞開了大門。(灼見名家製圖)
國際觀

美智庫專家爆料:華府將鼓勵兩岸重啟對話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3
林行止指出,本地金融機構明顯很難在中、美之間作出選擇;香港註冊的銀行,已陷入進退失據的兩難困局,而當中以滙豐銀行的處境最艱難。(灼見名家製圖)
名家觀點

林行止:反制美國力度升級!一拍兩散共踐雙贏?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3
夏寶龍指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權要掌握在愛國者手中。這是中國共產黨提出一國兩制方針的初心。(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政治

深圳座談會討論改革香港選舉 夏寶龍重申「愛國者治港」原則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2
林行止評論新年度的《財政預算案》,認為基本上並無凱恩斯鼓吹功能理財(Functional Finance)的痕跡。(灼見名家製圖)
名家觀點

林行止:百無一用驚懼槍桿 積極平衡設法開源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2

影片

  • 湯文亮:香港年輕人還有沒有機會?成功須腳踏實地 加強競爭力《灼見財經》
  • 雷鼎鳴:美國智庫對中國國情嚴重錯判 港人誤信「支爆論」害己害人《灼見財經》
  • 雷賢達:全球資金流向新興市場中港受惠 牛年股票貨幣投資策略《灼見財經》
  • 曾鈺成:《國安法》增門檻 黎智英案改變保釋規則 符合《基本法》與否法院無權覆核《主席開咪》
  • 黃錦輝教授:與疫情共存成新常態 人工智能新技術如何改善生活《灼見財經》
  • 白先勇主講:文壇大師與崑曲相遇 回溯牡丹還魂之路
  • 金耀基教授:大學無法與社會分離不涉政治 校長要有堅持不能跟着學生走
  • 鄭赤琰教授:緬甸軍事政變提防美國顏色革命? 中國、新加坡擔當關鍵角色《灼見政治》
  • 黃錦輝教授:預算案百億推動創科成及時雨 河套區發展太慢將被深圳拋離《灼見財經》
  • 曾鈺成:罵共產黨?一般市民可以 治港者不能!《主席開咪》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K11快速應變  要俾個LikeK11快速應變 要俾個Like 胡孟青
  • 第一名第一名 常霖法師
  •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揭幕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揭幕 本社編輯部
  • 林行止:百無一用驚懼槍桿  積極平衡設法開源林行止:百無一用驚懼槍桿 積極平衡設法開源 本社編輯部
  • 美國政府能從在華經營的跨國企業中學到什麼?美國政府能從在華經營的跨國企業中學到什麼? 謝祖墀
  • 公務員這座大山公務員這座大山 林沛理
  • 中美得人驚的變化中美得人驚的變化 張建雄
  • 林行止:反制美國力度升級!一拍兩散共踐雙贏?林行止:反制美國力度升級!一拍兩散共踐雙贏? 本社編輯部
  • 馬雲「落馬」 網紅落井下石馬雲「落馬」 網紅落井下石 黃錦輝
  • 茶道今生之心無罣礙茶道今生之心無罣礙 文相濡
  • 艾利森、胡祖六:對華政策應以利益為重 勿感情用事艾利森、胡祖六:對華政策應以利益為重 勿感情用事 本社編輯部
  • 國防大學劉明福:超越和戰勝美軍,建立國際軍事新秩序國防大學劉明福:超越和戰勝美軍,建立國際軍事新秩序 尹瑞麟
  • 教子之方教子之方 釋證嚴
  • 跑馬地神秘百年藝術樓「V54」,鍾家耀和林嘉恒從保良局、梁安琪談到香港電影海報跑馬地神秘百年藝術樓「V54」,鍾家耀和林嘉恒從保良局、梁安琪談到香港電影海報 李偉民
  • 霍小玉紫釵遺恨霍小玉紫釵遺恨 楊興安

推薦作家

  • 陳文鴻
  • 王耀宗
  • 湯文亮
  • 譚寶碩
  • 鄭明仁
  • 黃氏
  • 白先勇
  • 呂大樂
  • 盧兆興
  • 彭泓基
  • 楊興安
  • 羅海雷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