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與人的距離看來就要被全球化、國際旅遊、消費主義和社交媒體溶解之際,新冠肺炎這個未經邀請闖進宴會的不速之客卻向世界宣告:「派對已經結束」("The party’s over")。
「Covid-19」令「距離」成為炙手可熱的年度關鍵詞,但「距離」豈止是流行語,更是開啟人類社會奧秘的一條金鑰。人是群居動物(social animals),天生喜歡交際。可是,走得太近的結果不一定是彼此扶持,也可能是互相傷害。當「安全距離」提供的保護傘被拿去,人的自私、貪婪、控制狂和佔有慾便會傾巢而出。全球最大社交網站臉書的口號是"Be Connected"(把自己與外界/世界連繫起來),但就連它的創辦人和首席執行長扎克伯格也不得不承認,「把人連繫起來會帶來什麼後果,沒有人說得準」("When you bring people together, you never know where it will lead")。
如何可以把自己與別人安全地連繫起來(Be safely connected)?關鍵在於距離。一如在行車的時候,司機要與其他使用道路的車輛保持安全的距離;與人交往要做到親疏遠近得宜,已成現代人必須學懂的生活技能(life skill)。心理學家稱之為與「國界線」(national boundary)相對的「私界線」(personal boundary)。
看不見的社交距離
所謂「私界線」,就是與人交往相處時自定的底線和原則,用來保障安全、維護隱私和捍衛尊嚴;以免被人利用、侵犯或控制。有良好「界線意識」(sense of boundaries)的人懂得尊重別人的底線和原則,不會做出越界、不允許的行為。
「私界線」是看不見的社交距離,在這個意義上,它是規範社會運作的潛規則。的確,仔細一點看,人類活動的眾多範疇和生活的不同領域都涉及操控距離這門藝術。以人際關係而言,「相處好,同住難」固然是顛撲不破的真理,讓追求者「求之而不得」(play hard to get)也是代代相傳、母親授予女兒的傳統智慧。從戀愛到婚姻,是一個抹去神秘與距離的過程。那個讓你魂牽夢縈的「朦朧的慾望對象」(obscure object of desire),變成你家衛生間的共同使用者(co-user)。當熱戀中的男女跟對方說:"I need you so much"(我是那麼需要你),他們是真心的。當已成夫妻的男女想告訴對方:"I need you, but only so much"(我需要你,但也有個限度),他們也是真心的。
史上最偉大的管理大師(management guru)不是蘋果公司的喬布斯(Steve Jobs),而是《聖經》裏面的上帝。一言以蔽之,上帝的管理之道就是巧妙地操控分隔着祂與人的距離(the skillful manipulation of distance he puts between himself and people)。祂時而近在咫尺,像與我們同行;時而遠在天邊,令人高山仰止,心生敬畏,既無跡可尋又無處不在(everywhere and nowhere)。
英文有"too close for comfort"(過於接近,令人不安)的說法,其實過於接近,往往反而令人無法看得清楚,失去準確觀察的有利位置(vantage point)。這所以論者要與評論的對象保持「批判性的距離」(critical distance)。西洋畫的透視法(perspective)強調,繪畫與看畫的人與描繪的對象或欣賞的作品保持適當的距離。距離不但產生美,還產生認識、了解和領會。這就是距離之必要。
原刊於《亞洲週刊》,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